為切實做好新型基礎測繪和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近日印發了新型基礎測繪與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四份技術文件。
其中,《名詞解釋》對新型基礎測繪與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相關名詞進行了規范。該文件明確,新型基礎測繪是新時期面向基礎測繪的新任務和新需求,在保持基礎測繪公益性要求前提下,以重新定義基礎測繪成果模式作為核心和切入點,帶動技術體系、生產組織體系和政策標準體系全面升級轉型的基礎測繪體系。實景三維是對一定范圍內人類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進行真實、立體、時序化反映和表達的數字空間,是新型基礎測繪的標準化產品,是國家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各部門信息化提供統一的空間基底。
《基礎地理實體分類、粒度及精度基本要求》明確,基礎地理實體是新型基礎測繪產品體系的核心,應按照“實體化、時序化、人機兼容理解”等要求,在充分考慮原有成果利用基礎上,結合對地觀測技術的最新發展及基礎地理實體自身特點,確定基礎地理實體的分類、粒度和精度。
《基礎地理實體空間身份編碼規則》明確,基礎地理實體空間身份編碼是適用于基礎地理實體管理和應用的一種標識代碼,具有可實現基礎地理實體全球專有標識、唯一標識以及信息關聯共享等特性。構建空間身份編碼,可以有效提高基礎地理實體數據的組織、處理、分析、傳遞和運用效率,實現基礎地理實體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基礎地理實體數據元數據》規定了基礎地理實體數據元數據的基本要求和元數據內容,適用于二維表達形式、三維表達形式基礎地理實體數據的生產、建庫、分發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