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地質災害哪個部門負責,以及地質災害屬于哪個部門掌管的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目錄一覽:
地質災害屬于什么單位管轄呢
屬于防汛抗旱指揮部管轄。
如果是特大災害,會有省里甚至中央特設機構。
發生地質災害 *** 有沒有,義務幫忙處理?
*** 部門有義務幫忙處理的,可以看《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這條例的國務院頒布的,里面已經將 *** 職責寫清楚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組織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湖北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保護地質環境,防治地質災害,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地質災害是指山體崩塌、滑坡、危巖,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裂縫等。第三條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和“誰誘發、誰治理”的原則。第四條 全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由省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各地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由地區行署,市、州、縣(含縣級市,下同)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或本級人民 *** (行署)指定的機構負責。
地震、林業、水利、交通、能源、城鄉建設等部門負責本部門管轄范圍內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同時應結合各自職責,協助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部門,做好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第五條 各級人民 *** 應該對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加強領導,督促、協調有關單位和個人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地質環境、防治地質災害的義務;有權對破壞地質環境,誘發地質災害的行為進行制止和舉報。第二章 地質災害預防第七條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部門應采取多種方式,宣傳地質災害及其預防知識,使人民群眾正確認識地質災害,掌握科學的預防和救護 *** 。第八條 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市、縣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環境狀況進行調查,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防治規劃經計劃部門核準后,由本級人民 *** 批準實施,并報省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地質災害易發區由省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報省人民 *** 批準公布。第九條 經調查、勘查可能產生地質災害的區域,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部門應將其劃為地質災害危險區,報本級人民 *** 批準后,在該危險區周圍公布或樹立明顯標志。
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嚴禁采礦、削坡、炸石、破壞植被、堆放渣石和棄土、抽取地下水以及其他容易誘發地質災害的活動。第十條 所有單位和個人在生產或建設過程中,均應采取措施,防止誘發地質災害。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部門有權對本行政區域內破壞地質環境,可能誘發地質災害的行為進行檢查。被檢查單位和個人必須如實反映情況。對違反規定,破壞地質環境,可能誘發地質災害,又不接受勸阻、強行生產的單位和個人,經縣以上人民 *** 同意,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部門有權令其停止生產、建設活動。第十一條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部門應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具體情況,合理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報 *** 。城市居民委員會、農村村民自治組織,有關單位和個人應該積極支持監測預報工作,保護監測預報設施。第十二條 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內的企、事業單位,應當采取措施,對危及本單位安全的地質災害進行監測。所獲監測數據和資料在上報主管部門的同時,應報送當地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部門。
全省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制度,由省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組織實施;報警制度由省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報省人民 *** 批準后施行。第十三條 地質災害即將發生時,當地人民 *** 及有關部門,必須采取緊急防范措施。對拒不執行防范措施或者行動遲緩的單位和個人,各級人民 *** 和有關部門有權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第三章 地質災害勘查第十四條 在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城鎮和大中型水利、電力、鐵路、公路、廠礦、工業區建設,凡屬省審批或經省轉報國家審批的項目,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勘查評價,并且提出地質災害勘查評價報告。地質災害勘查評價報告,經主管部門初審并報省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方能作為立項和設計的依據。沒有地質災害勘查評價報告或者地質環境不符合工程建設要求的,有關部門不得批準該建設項目。第十五條 從事地質災害勘查的單位,必須取得地質勘查單位資格證書。未取得地質勘查單位資格證書的單位提交的地質災害勘查評價報告,不得作為建設的依據;承擔地質災害勘查項目的勘查單位,必須依法進行勘查項目登記,并接受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辦理勘查單位資格證書、勘查項目登記的具體辦法,按照地質礦產部的規定執行。第十六條 在山腰、山腳、廢礦頂部等容易誘發地質災害的區域修建旅游景點、通訊設施等建(構)筑物,必須由地質災害防治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確認無地質災害隱患存在或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后,方能按規定辦理其他審批手續。
自然災害找什么部門
自然災害一般為民政部門負責。
我國是一個大國,一些地區為自然災害的易發地區。因此,在災害發生前,應有所準備,其中包括傳染病防治工作。
1、基本資料的積累。為災害時期制定科學的防治對策,應注重平時的基本資料的積累,包括人口資料、健康資料、傳染病發病資料、主要的地方病分布資料以及主要的動物宿主與媒介的分布資料等。
2、傳染病控制預案的制訂。在一些易于受災的地區、如地震活躍區,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區以及分洪區等,都應有災害時期的緊急處置預案,其中也應包括傳染病控制預案。預案應根據每個易受災地區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同時期的防病重點。
可供派入災區的機動隊伍的配置,以及急需的防病物資、器材的儲備地點與調配方案等,也應在預防中加以考慮。
由于自然災害的突發性,不可能針對每一個可能受災的地區制訂預案,應根據一些典型地區制定出較為詳細的預案,以作示范之用。
3、機動防疫隊準備。由于自然災害的重點沖擊,災區內往往沒有足夠的衛生防疫和醫療力量以應對已發生的緊急情況。在突發性的災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隊伍也往往陷于暫時的混亂與癱瘓狀態。
因此,當重大的自然自然災害發生后,必須要派遣機動防疫隊伍進入災區支援疾病控制工作。
4、針對一些易受災地區,應定期對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進行訓練,使其對主要機動方向的衛生和疾病情況,進入災區后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了解。
在人員變動時,這些機動隊伍的人員也應及時得到補充和調整,使其隨時處于能夠應付突發事件的狀態。
擴展資料: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八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
民政部于12月7日發布2015年11月份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經核定,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247.3萬人次受災,47人死亡,4人失蹤;4000余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48億元。
據統計,低溫冷凍和雪災共造成全國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6萬人受災,4人死亡;農作物受災面積69.1千公頃,其中絕收3.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0.8億元。
2016年元月份,民政部、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對2015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經核定,2015年,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8620.3萬人次受災,819人死亡,148人失蹤。
此外,644.4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81.7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4.8萬間房屋倒塌,250.5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1769.8千公頃,其中絕收2232.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704.1億元。
綜合來看,2015年全國災情總體偏輕。與2014年相比,因災死亡失蹤人口、倒塌房屋數量偏少4成以上;與2000-2014年均值(不含2008年)相比,倒塌房屋數量偏少8成以上、因災死亡失蹤人口偏少6成以上。
2018年5月,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109.3萬人次受災,82人死亡,8人失蹤,6.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4000余間房屋倒塌,2.1萬間嚴重損壞,31.9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035.1千公頃,其中絕收162.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1.3億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自然災害
貴州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暫行辦法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地質環境,防治地質災害,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我省行政區域內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
地震災害防治管理工作不適用本辦法。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地質災害,是指因自然作用或人的行為造成地質環境惡化,給國家、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質事件。包括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面裂縫和礦坑突水等。第四條 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區域是城、鎮和人口集中居住區、交通干線、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重點水利工程和環保工程、礦山、風景名勝區及自然保護區等。第五條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按照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進行。第六條 省人民 ***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并負責組織地質災害事件糾紛的調處和裁決;組織實施重大地質災害的整治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 ***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地質災害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農業、林業、水利、交通、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部門管轄范圍內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并協助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地質災害的防治管理工作。第七條 各級人民 *** 應當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并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地質災害防治計劃,并對在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八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地質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破壞地質環境、造成地質災害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控告。第二章 地質災害的預防第九條 制定國土開發整治規劃和大型基本建設項目論證時,必須作出地質環境質量評價和預測,并制定合理利用、保護地質環境及防治地質災害的方案。第十條 區域性地質環境勘查評價項目由省人民 ***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規劃。
實施基本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中,必須開展地質環境勘查評價。第十一條 承擔地質環境評價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及其成果評價的單位必須持有相應的資質證書,資質證書的申請和頒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第十二條 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勘查評價成果的審批,應當按照計劃任務書的審批權限及相應規范要求,由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主管部門進行。未經審查批準的成果報告,不得作為規劃和建設項目的依據,有關部門不得自行批準。第十三條 進行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勘查,必須按國家、省的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勘查成果資料的匯交,按照《全國地質檔案資料匯交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第十四條 地質災害隱患區和危險區的范圍,由地、州(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劃定,經省人民 ***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報省人民 *** 批準。
在地質災害隱患區域內,不得進行可能造成地質災害的活動。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嚴禁采礦、削坡、炸石、破壞植被、堆放渣石、棄土、抽取地下水以及其他容易誘發地質災害的活動。第十五條 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環境狀況進行調查,編制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防治規劃經計劃部門核準后,由同級人民 *** 批準實施,并報省人民 ***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第十六條 省人民 ***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地質災害多發區域和重點區域地質環境的監測。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制度,由省人民 ***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組織實施。
在有地質災害的隱患區域,有關單位應當采取措施,對危及本地區安全的地質災害進行監測。所獲監測數據和資料在上報主管部門的同時,應當報送當地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第十七條 區域性地質災害趨勢預報經省人民 *** 批準后,由省人民 ***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向有關部門發布。可能發生的突發性地質災害預報,由地、州(市)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農業、林業、水利、交通、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在地質災害可能危及的區域發布。
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擅自發布或者擴散區域性地質災害趨勢和可能發生的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預報。第三章 地質災害的治理第十八條 地質災害發生后,有關部門應及時向當地人民 *** 和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當地人民 *** 和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有關部門采取緊急防災措施,減少災害損失。
關于地質災害哪個部門負責和地質災害屬于哪個部門掌管的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