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全息地圖gis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全息地圖的空間認知研究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目錄一覽:
- 1、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智能野外地質調查工作模式架起了橋梁
- 2、全息地圖最新消息,概念股票有哪些
- 3、什么是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簡述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與作用。
- 4、當今世界上最棒的50項發明是哪些?
- 5、GIS、RS、GPS的特點各有哪些?
- 6、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地圖怎么看
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智能野外地質調查工作模式架起了橋梁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2010年)中列了七大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其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其主要內容是“加快建設寬帶、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 *** 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和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和示范應用。著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件、高端服務器等核心基礎產業。提升軟件服務、 *** 增值服務等信息服務能力,加快重要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大力發展數字虛擬等技術,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最近科技部發布《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該規劃明確了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給出了突破三大核心技術:泛在精確定位,全息導航地圖,智能位置服務的具體目標。
科技部《中國云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指出:云計算是互聯網時代信息基礎設施與應用服務模式的重要形態,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集約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它以資源聚合和虛擬化、應用服務和專業化、按需供給和靈便使用的服務模式,提供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計算與數據服務,支撐各類信息化的應用。給出了“突破大規模資源管理與調度、大規模數據管理與處理、運行監控與安全保障等重大關鍵技術,研制按需簡約的云操作系統與服務管理平臺、EB 級云存儲系統、支持億級并發的云服務器系統、面向云計算中心 *** 大容量交換機,以及與其相適應的安全管理系統,形成面向區域、重點行業的各類云服務整體技術解決方案”的具體目標。
以北斗系統為主體的中國衛星導航加上云計算技術,將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信息產業的核心要素與共用基礎。它對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綜合數據業等多個產業改造升級有促進作用。對傳統地質調查工作來說,智能地質調查和智慧地質調查就是現代地質調查的典型標志,而導航與位置服務、云計算和網格計算等技術為智能地質調查和智慧地質調查帶來了契機。下面就云計算、網格計算和導航與位置服務等技術的當前進展綜述如下。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一、導航與位置服務
(一)國內外導航衛星技術發展現狀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能夠提供時間、空間基準和位置相關動態信息的天基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當前更具發展前景和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已經成為重大空間信息化基礎設施。由于GNSS系統在國家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領域的重要作用,世界航天大國都在發展各自的GNSS系統,如今美國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俄羅斯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歐盟GALILEO(“伽利略”)和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已經被聯合國確認作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此外,印度和日本基于本國的發展戰略,分別發展了針對亞太地區的區域衛星導航系統IRNSS(Indian Region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和QZSS(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國和前蘇聯分別開始研制全天候、全天時、連續實時提供精確定位服務的新一代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至90年代中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PS和GLONASS均已建成并投入運行。2002年3月,歐盟啟動GALILEO 計劃。全球各定位系統參數見表1-1。
表1-1 全球定位系統參數及性能表
我國衛星導航事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從陳芳允院士提出雙星定位理論開始。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導航衛星系統,其發展戰略分三步,之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北斗衛星導航(區域)系統,在2012年,建成由5顆GEO衛星、5顆IGSO衛星(2顆在軌備份)和4顆MEO衛星共14顆衛星構成的,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三步:2020年全面建成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屆時將包含5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27顆中軌道衛星,形成優于GPS定位精度并具備短報文通訊的覆蓋全球的導航定位系統。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完成第二步的建設,并開始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快速定位、簡短數字報文通信和授時服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和短報文通訊服務,分為開放服務和授時服務兩種方式。開放服務是指在服務區內為任何擁有終端設備的用戶提供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定位精度10m,授時精度50ns,測速精度0.2m/s。授權服務是指需要獲得授權方可使用的服務,包括更高精度的定位服務(更高可達1m)和短報文服務。
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按產業上中下游基本可分為:上游是導航與衛星制造、芯片、OEM板卡、模塊、天線等:中游是終端集成、系統集成;下游是銷售、運營、服務。2012年12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即日正式提供區域服務。根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預測,到2015年,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將超過2250億元,至2020年則將超過4000億元,屆時北斗產業有望占據70%至80%的市場份額。
北斗除在定位、導航功能方面不弱于GPS外,其授時功能主要應用于金融、電力以及通信等領域。北斗授時精度能達到10ns的級別,其特有通信功能有望成為無線移動通信的重要補充,對資源調度、安全監控和防災抗災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內外位置服務的發展現狀
位置服務(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稱定位服務,LBS是由移動通信 *** 和衛星定位系統結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種增值業務,通過一組定位技術獲得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如經緯度坐標數據),提供給移動用戶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統,實現各種與位置相關的業務。實質上是一種概念較為寬泛的與空間位置有關的新型服務業務。
2004年,Reichenbacher將用戶使用LBS的服務歸納為五類:定位(個人位置定位)、導航(路徑導航)、查詢(查詢某個人或某個對象)、識別(識別某個人或對象)、事件檢查(當出現特殊情況下向相關機構發送帶求救或查詢的個人位置信息)。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美國有3/4的智能手機用戶正在使用實時的LBS定位服務。Pew Inter ent& American Life Project對此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美國有74%的智能手機用戶使用實時的LBS定位服務,來查找附近的相關信息;另外,18%的用戶會使用諸如Foursquare的地理位置社交服務的“簽到”來確認自己的地理位置,并分享給朋友。
美國的智能手機用戶占有率由2011年的35%增長到2012年的46%,這意味著其中使用LBS服務的整體比例也在增加。此外,使用“簽到”的用戶量也從2011年的12%增長到2012年的18%,智能手機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越來越高。
Pew Interent&American Life Project成員Kathryn Zickuhr向Mashable透漏,長期的研究發現:位置與用戶的互聯網及手機使用情況無關,但是用戶定位服務意識的增長已經成為人們使用數碼科技產品的一部分。Zickuhr同時補充到,發現人們所處的位置,其重要性在于發現自我,發現與他人之間的社會聯系。毫無異議,LBS信息服務及地理位置社交簽到服務會更多地在年輕用戶中普及。研究同時表明,盡管低收入人群會較少使用LBS信息服務,但卻更可能成為地理位置社交服務的用戶群體。
2001年12月,日本的KDDI推出之一個商業化位置服務。在KD DI服務推出之前,日本知名的保安公司SECOM 在2001年4月成功推出了之一個具備GPSONE技術,能實現追蹤功能的設備。該設備也運行在KDDI的 *** 中。這一高精度安全和保衛服務能在任何情況下準確定位呼叫個人、物體或車輛的位置;NTTDoCoMo在i-mode套餐中提供了i-Area業務,但僅限于日常信息服務。基于高通MS-GPS系統開發的EZNaviWalk步行導航應用在日本市場大獲成功,成為KDDI與NTTDoCoMo競爭的殺手級應用。
在韓國,KTF于2002年2月利用GPSONE技術成為韓國首家在全國范圍內通過移動通信 *** 向用戶提供商用移動定位業務的公司。在LBS業務創新方面,走在世界最前端的是韓國移動運營商。2004年7月,韓國更大的移動運營商SK 電訊率先推出全球首項保障兒童安全的 *** 定位服務—i.—Kids,用來確認孩子當前的位置和活動路徑,一旦孩子的活動超出設置的范圍,就會自動發出報警短信。
加拿大的Bell移動公司可謂LBS業務的市場領袖,率先推出了基于位置的娛樂、信息、求助等服務,2003年12月,Bell移動的M yFinder業務已占盡市場先機。Bell移動還不斷推陳出新,2004年9月,Bel l移動發布全球首款基于GPS的移動游戲Swordfsih,利用移動定位技術,把地球微縮成了一個可測量的魚塘。據調查,大約2/3的美國用戶愿意每月支付費用來獲得引導駕駛的方向和位置信息。在市場的驅動下,在E911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SprintPCS在2004年9月份推出了LBS商用服務。
在歐洲,運營商應用LBS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服務主要是定位與導航業務。
2012年,科技部發布了《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指出“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在國際上已成為繼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后,發展最快的新興信息產業之一。”《規劃》明確了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突破泛在精確定位、全息導航地圖、智能位置服務三大核心技術;開展公眾、行業及區域應用示范,為 *** 、企業、公眾用戶提供位置信息服務:直接形成1000億以上的規模產業:初步建立5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
全球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已成為繼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后發展最快的新興信息產業之一,近年來保持著50%以上的年增長勢頭。據統計,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2011年產值接近700億元,與2000年相比,增長約20多倍,占全球的7.4%。我國地理信息位置服務產業在未來的5年內將進入黃金發展期,甚至是“鉆石”發展時期。
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我國重大的空間信息化基礎設施。以北斗系統為主體的中國衛星導航,將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信息產業的核心要素與共用基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綜合數據業等多個產業改造升級有促進作用,“位置”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元素將無所不在。
二、云計算與網格技術
(一)云計算
信息時代,新技術創新能力和新產業發展程度成為各國綜合實力的衡量標準。因此,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針對云計算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以及人才保障都制定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和保障措施。全球云計算產業雖處于發展初期,市場規模不大,但將會引導傳統ICT 產業向社會化服務轉型,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2011年全球云計算服務規模約為900 億美元,2015年將達到1768 億美元,發展空間十分廣闊。
近些年,美國 *** 制定了一系列關于云計算的扶植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統一戰略計劃、明確云計算產品服務標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標準、鼓勵創新:加大 *** 采購,積極培育市場;構建云計算生態系統,推動產業鏈協調發展。由當前的現狀分析,美國 *** 將云計算技術和產業定位為維持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國 *** 對云計算產業的扶植采用深度介入的方式,通過強制 *** 采購和指定技術架構來推進云計算技術進步和產業落地發展。
2012年9月,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一項旨在進一步開發歐洲云計算潛力的戰略計劃,旨在擴大云計算技術在經濟領域的應用,從而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歐盟委員會的云計算戰略計劃中的政策措施包括:篩選眾多技術標準,使云計算用戶在互操作性、數據的便攜性和可逆性方面得到保證,到2013年確定上述領域的必要標準:支持在歐盟范圍內開展“可信賴云服務提供商”的認證計劃;為云計算服務,特別是服務的SLA 制定安全和公平的標準規范;利用公共部門的購買力(占全部IT支出的20%)來建立歐盟成員國與相關企業歐洲云計算業務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確立歐洲云計算市場,促使歐洲云服務提供商擴大業務范圍并提供性價比高的在線管理服務。歐盟委員會制定的云計算戰略計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云計算能夠在歐洲創造250萬個新就業崗位,年均產值1600億歐元,達到歐盟國民生產總值的1%。
2010年8月,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云計算與日本競爭力研究》報告指出: *** 、用戶和云服務提供商(數據中心,IT廠商等)應利用日本的優勢,如在IT方面的技術優勢,并通過分析云計算的全球發展趨勢,解決云計算演進和發展過程中的挑戰和關鍵問題,構建一個云計算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通過開創基于云計算的服務開拓全球市場,在2020年前培養出累計規模超過40萬億日元的新市場。
2011年9月,韓國 *** 制定了《云計算全面振興計劃》,其核心是 *** 率先引進并提供云計算服務,為云計算開發國內需求。韓國通信委員會(KCC)報告指出:2010~2012年間,韓國 *** 投入4158億韓元預算來構建通用云計算基礎設施,將電子政務中使用的1970臺利用率低下的服務器虛擬化,逐步置換成高性能服務器,并根據系統服務器資源使用量實現服務器資源的動態分配。
我國云計算服務市場處于起步階段,云計算技術與設備已經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我國云計算服務市場總體規模較小,但追趕勢頭明顯。據Gartner估計,2011年我國在全球約900 億美元的云計算服務市場中所占份額不到3%,但年增速達到40%,預期未來我國與國外在云計算方面的差距將逐漸縮小。
大型互聯網企業是目前國內主要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業務形式以IaaS+PaaS形式的開放平臺服務為主,其中IaaS服務相對較為成熟,PaaS服務初具雛形。我國大型互聯網企業開發了云主機、云存儲、開放數據庫等基礎IT 資源服務,以及網站云、游戲云等一站式托管服務。一些互聯網公司自主推出了PaaS云平臺,并向企業和開發者開放,其中數家企業的PaaS平臺已經吸引了數十萬的開發者入駐,通過分成方式與開發者實現了共贏。
ICT 制造商在云計算專用服務器、存儲設備以及企業私有云解決方案的技術研發上具備了相當的實力。其中,國內企業研發的云計算服務器產品已經具備一定競爭力,在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服務器新增采購中,國產品牌的份額占到了50%以上,同時正在逐步進入國際市場;國內設備制造企業的私有云解決方案已經具備千臺量級物理機和百萬量級虛擬機的管理水平。
軟件廠商逐漸轉向云計算領域,開始提供SaaS 服務,并向PaaS領域擴展。國內SaaS軟件廠商多為中小企業,業務形式多以企業CRM 服務為主。領先的國內SaaS 軟件廠商簽約用戶數已經過萬。
電信運營商依托 *** 和數據中心的優勢,主要通過IaaS服務進入云計算市場。中國電信于2011年8月發布天翼云計算戰略、品牌及解決方案,2012年提供云主機、云存儲等IaaS服務,未來還將提供云化的電子商務領航等SaaS 服務和開放的PaaS服務平臺。中國移動自2007年起開始搭建大云(Big Cloud)平臺,2011年11月發布了大云1.5版本,移動MM等業務將在未來遷移至大云平臺。中國聯通則自主研發了面向個人、企業和 *** 用戶的云計算服務“沃·云”。目前“沃·云”業務主要以存儲服務為主,實現了用戶信息和文件在多個設備上的協同功能,以及文件、資料的集中存儲和安全保管。
IDC 企業依托自己的機房和數據中心,將IaaS作為云服務切入點,目前已能提供彈性計算、存儲與 *** 資源等IaaS服務。少數IDC企業還基于自己的傳統業務,擴展到提供PaaS和SaaS服務,如應用引擎、云郵箱等。
為加快推進云計算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科技部于2012年下發了《中國云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在規劃中,提出了重點突破的關鍵技術。這些關鍵技術也是該領域十二五技術發展趨勢。
這些關鍵技術主要包括云計算體系結構、計算、存儲、管理、應用支撐、海量數據處理等共性關鍵技術。如支持萬級并發任務的云服務器節點技術,支持十萬量級節點有效交互的數據中心互聯 *** 結構與通信棧技術,支持身份認證、加密與隔離的硬件安全技術:大規模分布式數據共享與管理技術;資源調度及彈性計算技術;用戶信息管理技術,運行管控技術,安全管理與防護技術;應用服務開發和運行環境技術,應用服務交互技術:云計算數據中心綠色節能技術等。
(二)網格計算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NASA 等組織、部門以及美國軍方都相繼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各自領域內的網格研究項目。到目前為止美國 *** 用于網格技術基礎研究經費已達5 億美元。NPACI(National Partnerships for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frastructure)Grid 是由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的網格研究項目。其目的是建立一個能夠滿足NPACI科學計算需求的先進計算機體系。其運作方式是:研究人員首先從試驗或是數字圖書館收集數據,然后通過運行計算網格上的模型來對數據進行分析,并通過Web 實現這些數據的共享,最后將分析結果通過數字圖書館發布。NPACI Grid 由一系列分布于各個資源站點的硬件資源、軟件資源、 *** 資源及數據資源構成。這些站點主要包括圣迭戈超級計算中心(San Diego Supercomputer Center,SDSC),得克薩斯先進計算中心(Te Axdvaanceds Computing Center,TACC)及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目前這些資源站點已經安裝了集成的網格中間件 *** 和先進的NPACI應用軟件。
TeraGrid 項目于2001年8月由美國NSF 支持啟動,旨在構建全球范圍最廣、功能最全面、支持開放式科學研究的分布式網格計算體系。該體系能夠使全美國成千上萬的科學家通過全球最快的研究 *** 共享計算資源。2001年8月資助5300萬美元支持四個站點: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CSA)、圣迭戈超級計算機中心(SDSC)、Argonme國家實驗室(ANL)和高級計算機研究中心(CACR)。2002年10月,匹茲堡超級計算中心加入,NFS追加35萬美元增補資金。2003年9月TeraGrid又增加了四個站點,NSF相應地增加了10萬美元。TeraGrid主要的合作伙伴是IBM、Intel和Qwest通信。到2004年為止,TeraGrid將向用戶提供20TeraFlop(萬億次浮點運算/秒)的計算能力,1PetaByte(250)的數據存儲能力,高分辨率的可視化環境,以及一系列支持網格計算的軟件工具包。TeraGrid的所有資源將通過一個具有40Gigabits/s交換能力的 *** 相連。
Globus是目前全球最有影響的網格研究計劃之一,主要項目成員有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芝加哥大學、南加州大學,IBM 公司現在也參與其中。其主要研究任務分4個方面:網格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軟件及工具的開發,試驗平臺的建立,網格應用的開發。
根據Globus的規劃,在網格計算環境下,所有可用于共享的主體都是資源,如計算機、高性能 *** 設備、昂貴的儀器、大容量的存儲設備、各種科學數據、各種軟件等是資源,分布式文件系統、數據庫緩沖池等也可以理解為資源。實際上,只要在網格計算環境中對用戶存在利用價值的東西都可理解為資源。Globus 實際上關心的不是資源的實體本身,而是如何把資源安全、有效、方便地提供給用戶使用。所以從共享的角度考慮,Globus將主要研究重點放在了資源的訪問接口或訪問界面上。目前,Globus 把在商業計算領域中的Web Service技術融合進來,希望能夠對各種商業應用提供廣泛的、基礎性的網格環境支持,實現更方便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網格研究已被列入國家“863”計劃。“十五”期間我國將研制具有每秒4萬億次運算能力、面向網格的高性能計算機;建設一個具有5萬~7萬億次聚合計算能力的高性能計算環境即“中國國家網格”(CN-Grid):開發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網格軟件;建設若干個科學研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急需的重要應用網格;形成若干網格技術的國家標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使我國在網格技術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大幅度地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
中科院計算所正在開展名為“織女星網格”的研究。其核心思想是基于寬帶和無線 *** ,讓現在位于一臺計算機內的各種部件都能獨立上網,共享資源和服務。計算所將重點研究通用服務、輔助智能、全局一體、自主控制4項技術,并研究開發出面向網格的服務器、路由器、操作系統、協議等具體產品和技術。
中國教育科研網格ChinaGrid計劃是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大專項。其科研網格支撐平臺由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聯合開發,它基于W eb服務的參考架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支撐平臺利用中國教育科研網和高校的大量計算資源和信息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共享,消除信息孤島,提供有效的服務器,形成高水平、低成本的計算服務平臺。
中國教育科研網格將充分利用中國國家教育科研網CERNET和高校的大量計算資源和信息資源,開放相應的 *** 軟件,配合 *** 計算機的使用,將分布在教育和科研網上自治的分布異構的海量資源集成起來,實現CERN ET環境下資源的有效共享,消除信息孤島,提供有效的服務,形成高水平低成本的服務平臺,將高性能計算送到教育和科研網用戶的桌面上,成為國家科研教學服務的大平臺。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野外地質調查工作應用需求
.1 從傳統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是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的需求
導航與位置服務是指基于導航定位、移動通信、數字地圖等技術,建立人、事、物、地在統一時空基準下的位置與時間標簽及其關聯,為 *** 、企業、行業及公眾用戶提供隨時獲知所關注目標的位置及位置關聯信息的服務。對帶動現代地質調查行業升級改造具有重要促進作用。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技術的進步,“位置”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元素將在野外地質調查中發揮重要作用。
野外地質調查工作通常在艱險地區開展,很多地方具有一次性到達的性質,野外一手獲得的信息就極為寶貴了。如果在野外觀察,受限于個人的能力和觀察環境的限制,可能就會漏掉極為有用的信息,導致失去發現“礦”的機會。其次,野外工作環境艱苦、學科交叉多、找礦難度大,通過現代化工具實現野外地質工作部署、專家會診、遠程指導,管理監控等方面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為有效在野外一線獲取地質數據,使其更大化和準確,需要利用北斗系統為主體的中國衛星導航的特點與優勢,與野外地質調查充分結合,搭建野外地質調查北京(中國地質調查局)、大區(華東、華北、西南、西北、東北、中南)、地調院或地勘單位(省級)及野外人員4級結點組網體系;以網格GIS技術為基礎,研究支撐中國地質調查局萬級用戶的位置信息搜索、智能推送和按需服務技術、通過基于BDS/GPS的野外地質調查智能位置服務系統與平臺的建設,為地質人員在野外地質調查主動地推送當前位置相關地質、礦產、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區域預警信息、區域人文地理背景信息等綜合信息,為智能地質調查和智慧地質調查的實施提供空間和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具體依托。
2.加強對野外地質調查人員的工作、管理服務能力的需要
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國家“青藏高原地質礦產調查與評價專項”,開展主要成礦帶大比例尺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和礦產資源遠景評價工作,通過面積性的地質、化探、物探工作,提高基礎地質調查程度,查明成礦地質背景、成礦條件和礦產資源潛力,圈定找礦靶區,進行礦產開發等人類活動對環境破壞的修復試驗,對于充分發揮青藏高原資源優勢,緩解我國資源“瓶頸”制約,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邊疆民族生活水平和鞏固邊防具有重要的意義。
現在每年都有大量地質技術人員涌入艱險的野外一線,實施國家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任務。由于野外地質調查工作具有移動性大、單獨工作(或2~3人一組)、分散性強等特點。我國現階段我國基礎地質調查工作的重點在西部地區,多為移動通訊和地面通訊 *** 的盲區,野外地質調查工作進度和動態、野外工作的應急救援主要是采用衛星電話的聯絡方式,其推廣應用受自動化程度低和成本高的限制,很難滿足野外地質調查移動目標的動態跟蹤與導航。急需通過高技術手段提高野外地質調查的工作精度和安全保障,完成國家基礎性地質調查隊伍精兵加現代化的轉型要求。
全息地圖最新消息,概念股票有哪些
全息地圖最新消息,概念股票如下:
000050深天馬A
002426勝利精密
002106萊寶高科
002308威創股份
002289宇順電子
600288大恒科技
300039金剛玻璃
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特別內涵的股票。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中國概念股就是外資因為看好中國經濟成長而對所有在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稱呼。也有稱中國概念股是"就是為了使人相信其謊言而編造的一切謊言"。概念股是與業績股相對而言的。業績股需要有良好的業績支撐。概念股則是依靠某一種題材比如資產重組概念,三通概念等支撐價格。而這一內涵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成為股市的熱點。其有具體的名稱,事物題材等,例如金融股,地產股,資產重組股,券商股,奧運題材股,保險股,期貨概念等都稱之為概念股。簡單來說概念股就是對股票所在的行業經營業績增長的提前炒作。
什么是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簡述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與作用。
遙感技術,即RS(remote sensing),遙感顧名思義,就是從遙遠處感知,地球上的每一個物體都在不停的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一種形式電磁波早已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人們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遙感是在航空攝影測量的基礎上,隨著空間技術、電子技術和地球科學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的主要特點是:已從以飛機為主要運載工具的航空遙感發展到以人造衛星為主要運載工具的航天遙感;它超越了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可見光的限制,延伸了人的感官;它能快速、及時地監測環境的動態變化;它涉及天文、地學、生物學等科學領域,廣泛吸取了電子、激光、全息、測繪等多項技術的先進成果;它為資源勘測、環境監測、軍事偵察等提供了現代化技術手段。概言之,遙感是運用物理手段、數學 *** 和地學規律的現代化綜合性探測技術。
全球定位系統,即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是一個中距離圓形軌道衛星定位系統,可以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地區提供準確的定位和高精度的時間基準。該系統是通過太空中的24顆GPS衛星來完成的。最少需要其中3顆衛星,就能迅速確定您在地球上的位置。所能接收到的衛星數越多,譯碼出來的位置就越精確。在汽車定位時,只需要在汽車上裝一臺比32開書本略小的“車載終端”就可以了。
在森林資源連續清查中應用GPS技術的優勢:
1.可直接按坐標確定樣地的位置。
2.解決了小比例尺地形圖找明顯地形地物為引點的難題。
3.克服了地形圖本身有誤差、傳統的羅盤儀引線測量引起誤差以及其它因素造成樣地定位不準的問題。
4.定位精度高于羅盤儀引線定位,大大減少了野外作業時間和工作量,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地理信息系統,即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隨著地理科學、計算機技術、遙感技術和信息科學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一個學科,是一門集計算機科學、信息學、地理學等多門科學為一體的新興學科,它是在計算機軟件和硬件支持下,運用系統工程和信息科學的理論,科學管理和綜合分析具有空間內涵的地理數據,以提供對規劃、管理、決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間信息系統。
數字地球是遙感、數據庫、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寬帶 *** 及仿真虛擬等現代高科技的高度綜合和升華,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制高點。林業資源信息具有數據量大、種類多、來源廣、結構復雜和獲取成本高等特點,隨著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數字林業的發展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林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今世界上最棒的50項發明是哪些?
1.感冒藥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正在研制一種可能治愈普通感冒的藥物。這種名為 DRACO的藥物可以有效殺死病毒,就像抗生素能殺死細菌一樣。DRACO是一種基因工程分子,可以引發受病毒入侵的細胞自我毀滅。
2.三維芯片
今年5月,英特爾公司展示了它們所謂的“三柵” 晶體管:在這種三維晶體管中,電子不僅可以平面傳導,而且可以沿鰭狀突起物三面傳導。明年,英特爾公司將推出以新的三維晶體管為基礎的首批芯片,它們的性能可提高37%,耗電約降低一半。
3.脂肪干細胞
在抽脂手術中從我們腹部和大腿抽出的脂肪將如何處置?以前的答案是:扔掉。新的答案是:它們可以轉化為心臟細胞,來彌補心臟病導致的壞死組織。脂肪合有可以在實驗室器皿中變為心臟肌肉的干細胞,因此研究者們研制出了一種從抽脂樣品中提取干細胞,然后把它們變成新細胞的 *** 。
4.瘧疾疫苗
作為發展中國家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瘧疾每年造成約78萬人死亡。經過24年的研究,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科學家喬·科恩及其團隊發明了一種瘧疾疫苗。這種名為Mosquirix的疫苗還在試驗階段,但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項分3個階段的試驗正在一些非洲國家進行,可以把兒童患瘧疾的幾率降低一半。
5.人造樹葉
每個小時都有足夠的太陽能照射到地球表面,供世界萬物的生長,但這些能量很少能儲存起來留作后用。大自然找到了問題的解決辦法:毫不起眼的樹葉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成可儲存的化學能。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丹尼爾·諾切拉從自然中汲取靈感,發明出一種人造樹葉,可以把陽光變為化學燃料。這種樹葉 兩面涂有廉價催化材料的薄型硅太陽能電池 在太陽光下能夠把水分離成氫氣和氧氣,這些氣體可以在以后為燃料電池提供動力。
6.更好的電池
鋰是一種驚人的元素,很少有像它這樣既能用來做電池又能做抗抑郁劑的東西。不過它有一個缺點:暴露在氧氣中很容易燃燒,哪怕在水中也是如此。這太糟糕了,因為能在空氣或水中利用鋰產生電的電池會提供比通常手機中的鋰離子電池更多的電能。這正是史蒂夫·維斯科和同事在PolvPlus公司所發明的東西:鋰水電池。PolvPlus制造了一種薄膜,將鋰密封起來,使之不與水接觸,從而防止燃燒。結果就產生了遠比普通鋰離子電池耐用的一種新型電池。
7.激光大燈
對于寶馬車來說,大燈和它的格狀標志一樣有特色:它們讓你老遠就知道道這是一輛寶馬。現在寶馬車燈照射的距離將會更遠。今年9月,寶馬公司宣布研發了一種使用激光而不是目前LED燈泡的前燈。激光消耗的能源只有LED燈的一半,而且用在車燈上的激光會被轉化為安全的光線,不像激光筆那樣刺眼。
8.下一代Wi Fi
當前的局面是:全球50億手機每月傳輸6拍字節的數據。也就是6后面帶17個零。我們用于無線局域網和無線通訊 *** 的無線電頻率所剩無幾。進入愛丁堡大學的哈拉爾德·哈斯博士發明的li-fi吧。和許多偉大的發明家一樣,哈斯的解決之道用的是我們身邊大量存在的東西:全球140億個電燈泡。他在普通燈泡中植入電子裝置,利用光線強度發生的微弱變化來傳輸數據。這樣的傳輸 *** 很快,而且因為光線不會穿透墻壁,所以這種傳輸方式也是安全的。
9.魔手
作為東京大學和索尼計算機科學實驗室聯合開展的項目,“魔手”是一種由28個電極片構成的臂環,它可以向佩戴者的關節和肌肉發送電流,讓手指不由自主地產生精確的動作。從本質上講,它控制了手。理論上說,它可以讓人彈吉他、打字,或者做任何它想讓人做的事情。
10.虛擬織物
芬蘭森塞格公司開發的E感技術讓用戶不僅可以觸摸屏幕上的圖片,還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圖片上的東西。觸覺像素會利用電場和振動,模擬眾多織物,這些織物有干有濕,有粗糙有光滑。從理論上講,作為界面的屏幕可以像智能手機顯示屏那么小,也可以像電影銀幕那么大。
11.令人最放松的歌曲
這有沒有可能是未來的安眠藥?英國氣氛音樂樂隊Marconi Union編寫了一首世界上最令人放松的歌曲:長達8分10秒的《失重》。實驗證明,隨著聽歌者的身體節律與歌曲的韻律同步,這首歌能減少'65%的焦慮情緒并能將心率減緩35%。實際上,《失重》這首歌在引發睡意方面如此有效,導致科學家告誡司機不要在開車時聽這首歌。
12.光場相機
當Lytro公司的光場相機拍照時,相機中的感應器捕捉的是整個光場,能夠記錄下每束光線的色彩、發光度以及矢量方向。用門外漢的話來說,這意味著一切盡在焦點之內。這種相機也沒有快門延遲的問題,因此照片是即刻拍攝的。不過,這種相機真正酷的地方在于:該相機利用一系列算法,可以讓用戶在照片拍攝后重新給照片對焦。你可以在你捕捉的瞬間過去很久之后,選擇遠近不同的各個物體作為焦點。
以下是其他38項發明:
13.Switch照明公司的60號(亮度相當于60瓦)LED燈泡
14.數字助手Siri
15.汽車內置酒精檢測儀(如果喝酒,汽車就無法開動)
16.隱身衣
17.完美剃刀(擁有銥刀架、鉑金螺絲和剛玉刀鋒)
18.能夠記錄書寫內容的下一代鋼筆
19.“蜂鳥”微型飛行器
20.讀心軟件
21.表達情緒的智能貓耳頭飾
22.可以食用的篝火材料
23可以彎曲卷起的太陽能板
24.基于推特網的對沖基金
25.用牛奶制成的衣服
26.旨在幫助非洲農村地區的“數碼鼓”太陽能計算機終端
27.電子滅火棒
28.利用微軟公司的Kinect運動感應器制成的 “魔鏡”
29.美國宇航局的雙子月球探測器
30.三維打印服裝
31.可以創造整個虛擬世界的無限游戲
32.足球機器人
33.全息地圖
34.“九倍視覺”體驗展覽
35.聚焦超聲技術
36.新火星探測器
37.綠色噴氣式飛機發動機
38.能夠帶來頂級體驗的電動汽車
39.IBM的沃森電腦系統
40.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汽車
41遙控直升機
42.飛行游艇
43.人造云
44.波音787夢想客機
45.萬年鐘
46.太陽能飛機
47.法棍面包販售機
48.預防犯罪治安軟件
49.與滑雪場合二為一的垃圾焚化爐
50.設計精巧的科威特城阿爾哈姆拉塔 如雕塑般的摩天大樓
GIS、RS、GPS的特點各有哪些?
該系統是通過太空中的24顆GPS衛星來完成的。最少需要其中3顆衛星,就能迅速確定您在地球上的位置。所能接收到的衛星數越多,譯碼出來的位置就越精確。在汽車定位時,只需要在汽車上裝一臺比32開書本略小的“車載終端”就可以了。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統 是一種基于計算機的工具,它可以對在地球上存在的東西和發生的事件進行成圖和分析。 GIS 技術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數據庫操作(例如查詢和統計分析等)集成在一起。這種能力使 GIS與其他信息系統相區別,從而使其在廣泛的公眾和個人企事業單位中解釋事件、預測結果、規劃戰略等中具有實用價值。 RS--遙感,顧名思義,就是從遙遠處感知,地球上的每一個物體都在不停的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的一種形式電磁波早已被人們所認識和利用。人們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遙感是在航空攝影測量的基礎上,隨著空間技術、電子技術和地球科學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的主要特點是:已從以飛機為主要運載工具的航空遙感發展到以人造衛星為主要運載工具的航天遙感;它超越了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可見光的限制,延伸了人的感官;它能快速、及時地監測環境的動態變化;它涉及天文、地學、生物學等科學領域,廣泛吸取了電子、激光、全息、測繪等多項技術的先進成果;它為資源勘測、環境監測、軍事偵察等提供了現代化技術手段。概言之,遙感是運用物理手段、數學 *** 和地學規律的現代化綜合性探測技術。
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地圖怎么看
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地圖看法:
1、在進入游戲之一章的劇情后,會解鎖全息地圖。
2、全息地圖的主要作用時描述目前角色所處的位置,以及一些尚未解開的謎題。
3、絕地隕落的武士團游戲中沒有任何地圖提示和走向提示。
4、打開地圖,查看下一個綠色(可行區域)的位置,是指向下一個劇情路線。
5、跟著路線即可。
全息地圖gis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全息地圖的空間認知研究、全息地圖gis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