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高德地圖gis用戶需求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高德地圖gis用戶需求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目錄一覽:
- 1、使用ArcGis地圖,高德提供數據什么意思
- 2、百度地圖與高德地圖誰的用戶數比較多?有沒有一些數據支持。另外誰比較好用一些呢?各位大神們~
- 3、高德地圖更大的客戶
- 4、聊聊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的優缺點有啥?
- 5、從核心功能角度說說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的體驗
使用ArcGis地圖,高德提供數據什么意思
要說數據來源,首先得對地圖數據做一個分類,因為不同分類的數據,其來源,采集 *** 都是有大不同的。要明白地圖的數據分類,必須先理解一個概念,就是地圖圖層的概念:如上圖,電子地圖對我們實際空間的表達,事實上是通過不同的圖層去描述,然后通過圖層疊加顯示來進行表達的過程。對于我們地圖應用目標的不同,疊加的圖層也是不同的,用以展示我們針對目標所需要信息內容。其次呢,我引入一下矢量模型和柵格模型的概念,GIS(電子地圖)采用兩種不同的數學模型來對現實世界進行模擬:矢量模型:同多X,Y(或者X,Y,Z)坐標,把自然界的地物通過點,線,面的方式進行表達柵格模型(瓦片模型):用方格來模擬實體目前在互聯網公開服務中,或者絕大多數手機APP里看到的,都是基于柵格(瓦片)模型的地圖服務,比如大家看到的百度地圖或者谷歌地圖,其實對于某一塊地方的描述,都是通過10多層乃是20多層不同分辨率的圖片所組成,當用戶進行縮放時,根據縮放的級數,選擇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圖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圖(由于一般公開服務,瓦片圖都是從服務器上下載的,當網速慢的時候,用戶其實能夠親眼看到這種不同分辨率圖片的切換和拼接的過程)對于矢量模型的電子地圖來說,由于所有的數據以矢量的方式存放管理,事實上圖層是一個比較淡薄的概念,因為任何地圖元素和數據都可以根據需要自由分類組成,或者劃分成不同的圖層。各種圖層之間關系可以很復雜,例如可以將所有的道路數據做成一個圖層,也可以將主干道做成一個圖層,支路做成另外一個圖層。圖層中數據歸類和組合比較自由。而對于柵格模型(瓦片圖)來看,圖層的概念就很重要的,由于圖層是生成制作出來,每個圖層內包含的元素相對是固化的,因此要引入一個底圖的概念。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包含了最基本,最常用的地圖數據元素的圖層,例如:道路,河流,橋梁,綠地,甚至有些底圖會包含建筑物或者其他地物的輪廓。在底圖的基礎上,可以疊加各種我們需要的圖層,以滿足應用的需要,例如:道路堵車狀況的圖層,衛星圖,POI圖層等等。底圖通常是通過選取必要地圖矢量數據項,然后通過地圖美工的工作,設定顏色,字體,顯示方式,顯示規則等等,然后渲染得到了(通常會渲染出一整套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地圖)當然,即便在瓦片圖的服務中,在瓦片底圖之上,依然能夠覆蓋一些簡單的矢量圖層,例如道路走向(導航和線路規劃必用),POI點圖層(找個飯館加油站之類的)。只不過瓦片引擎無法對所有地圖數據構建在同一個空間數據引擎之中,比較難以進行復雜的地圖分析和地圖處理。那么既然瓦片圖引擎有那么多的限制和缺陷,為什么不都直接使用矢量引擎呢?因為瓦片圖引擎有著重大的優勢:1.能夠負載起大規模并發用戶,矢量引擎要耗費大量的服務器運算資源(因為有完整的空間數據引擎),哪怕只是幾十上百的并發用戶,都需要極其夸張的服務器運算能力了。矢量引擎是無法滿足公眾互聯網服務的要求的。2.由于地圖美工介入的渲染工作,瓦片圖可以做得非常好看漂亮和易讀,比較適合普通用戶的瀏覽附:一張矢量地圖截圖:其實主要就是為了引入圖層和底圖的概念,以方便說明下面的地圖數據分類為了說明數據的來源和采集渠道,采集 *** ,將地圖數據分為以下幾個類型:1.底圖數據:其實就是地圖中最基本的地物外形數據及一定的相關附加信息(例如道路名,河流名等)。事實上隨著遙感和航拍衛拍技術的進步,這部分數據依賴實地采集的比例已經越來越小,商業地圖數據商,尤其以高德為代表,處于成本收益考量,基本已經很少采用實地采集的方式了。這部分的數據主要來源于3種:官方地圖:嚴格來說,這不能說是一種單獨的渠道,因為官方地圖的數據本身,也是來源于下面的兩種渠道,但是官方地圖一般來源于 *** 相關部門的權威測繪和發布,因此也單算成一種渠道。當然,需要說明的是,地圖廠商能從國家權威部門拿到或者買到的地圖,要比我們日常在街上商店里買到的地圖要精細豐富很多,當然,很多時候也是用電子格式提供的。當然,無論任何國家,真正高精度的地圖(例如1:200比例或更高)是受限制不會對外公布的。(相對應給大家參照的是,我國規定互聯網上可以公開發布的地圖,更高精度是1:10000)實地外采:說白就是測繪人員利用專業的儀器儀表,在實地環境中測繪所得到的。這樣的采集 *** 耗時耗人都非常厲害,一則成本高,二則周期長,三則是采環境要求高(去喜馬拉雅山去測測能弄吐血了),而且未必能夠完全跟得上中國現在的城市變化。但是優點在于精度高,置信度,準確度非常高。這是國家測繪部門主要采用的手段,對于像北京市這樣一個城市來說,一般幾年才會完整重新測繪一輪。一般對于大多數商用測繪時,只是用在少數局部需要時,重點測繪才用得到。這個大家馬路上應該也偶爾能見到當然,在精度和準確度要求沒有那么高的地方,實地采集也可以使用一些成本更低更便捷的工具,而不是專業測繪設備。例如用攜帶高精度GPS或其他定位的手持智能設備步行以繪制輪廓等。航片衛片制作:就是通過自己拍攝或者購買的高精度航空照片或者衛星照片或者遙感照片,在此作為底片的基礎上進行人為的矢量標注和勾勒,從而形成自己的矢量數據?,F在的航片或者遙感片的精度已經可以很高了,一般來說做到精度在0.05米的程度已經很容易。高德自己的航片據說已經可以做到0.03米的精度,對于商用地圖數據來說,通常已經夠用了。即便作為國家權威測繪,在大量荒郊野嶺的測繪,也主要依賴于這種手段。目前常用的航拍或者衛拍手段包括機載數碼攝像,機載遙感以及三維激光掃描(主要用于3D地圖數據采集)0.05米精度航片衛片路網標注航片/衛片標注和勾勒,前面是在底片上的操作,后面是勾勒標注后得到的矢量圖數據加工制作示意圖(來源于高德某公開資料)從這部分數據來說,百度是沒有自己的采集生產能力的,也沒有執照(沒有測繪資質)。百度的這一塊數據主要是向四維圖新買的。國內這一塊的數據,主要有兩家供應商,就是高德和四維圖新。四維圖新和國家測繪單位的關系非比尋常,其數據依賴國家測繪單位供給的占大頭(當然也有互相供給的)。高德也有一部分數據來源于國家測繪單位的供給,但是高德自己的航拍制作的能力還是不錯的(還承擔過一些國家測繪機關的測繪任務),相對來說,依賴國家測繪單位數據的比例要低一些??偟膩碚f,這部分數據的采集生產,在中國需要國家認定的資質,有資質的除了國家測繪機關以外,商業機構本來就不太多,而真正在這個數據供給市場上活躍的,現在主要就是高德和四維圖新這兩家。其他無論是谷歌地圖也好,蘋果地圖也好,這部分的數據,基本上都是從上述兩家購買的。2.POI數據:嚴格來說屬于矢量數據,不過是最簡單的矢量數據,換句話來說就是坐標點標注數據。也是電子地圖上最常用的數據圖層。我們日常在電子地圖上所使用的數據都是POI數據(就是地圖上常見的那種標個氣球的點)。POI數據只是信息關聯坐標點的數據,不涉及到線和面,是最簡單的矢量數據,用于簡單的地點標注而不需要相應地物輪廓的需求。POI數據的內容五花八門,一般POI數據的供應商提供的POI數據都是日常常用的場所數據,例如飯店,商店,加油站,銀行等日常常用設施。當然,在一些特殊的地圖應用領域,也可以委托這些數據供應商或者自行去專門采集特殊用途的POI數據,例如井蓋,消防栓等稅務GIS系統標注企業及納稅信息值得指出的是,POI數據的編輯更新簡單,同時也經常用于動態數據標注,最經典的莫過于車輛定位標注。POI數據的采集和生產來源五花八門,不能盡述,總的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a)通過整合GPS的攝像機,步行或者車行,進行掃街持續拍攝,回去以后,再根據拍攝結果手工進行輸入和標注,這種方式適合于大規模的進行采集標注,效率高,成本低,車行居多,尤其適合沿街的店面和場所的采集和標注,是目前數據采集供應商的主要采集手段之一b)通過專職或者 *** 人員,使用手持含GPS的智能設備(比如智能手機),進行拍攝(主要是為了取證),輸入,提交,進行采集。這種采集方式,大多用于上述 *** a的補充。在一些車輛不能達到的地方,或者商戶設施變動頻繁的某些區域使用c)地址反向編譯:通過門牌地址號碼,以及矢量地圖中的道路數據,運用算法進行定位標注。這種標注精度相對更低,準確性也不高,但是成本非常低。用在不需要特別高精度,成本控制也比較嚴的采集領域。大家在地圖服務搜索框中輸入地址門牌號,可以直接出現標注點,用的就是這個技術。d)互聯網或者企業獲?。褐苯訌囊恍I類服務網站上抓取或者購買(例如大眾點評,攜程),或者直接從大家在其公開的地圖服務上的標注中進行篩選和獲取。這就是google,百度,高德自己免費向社會開放其地圖服務所能夠獲得的利益。尤其對于開放API免費企業客戶的使用,這種獲取是很有價值的。國內POI數據的供應商沒有太多資質限制,相對底圖數據供應商,要多很多,例如圖吧等都是POI數據供應商,當然四維圖新和高德也提供POI數據,每個POI數據供應商,都有其自己的分類方式,數據定義等內容。很多時候,大家也互相買來買去,互補有無。百度地圖這方面的數據,主要來自四維圖新和道道通,當然也有其他來源,甚至有少量的自產數據。高德地圖這方面的數據以自產為主,輔以向一些專業服務商購買(口碑網,大眾點評,攜程,樂途,搜房)3.其他數據圖層或數據:常見的有衛圖圖層,交通狀況圖層,三維圖,街景圖。專業一些的領域有樓盤圖,室內圖,氣溫分布圖,商圈分布圖,地形圖,水文圖等等。微觀地圖樓盤市占圖地址災害圖電視有限 *** 分布管理圖人口密度圖人口密度圖三維實景地圖三維數據示意圖之所以貼這么多五花八門的圖,主要就是為了說明,基于電子地圖的數據圖層真的是應用范圍和應用領域極廣,不同的圖層,代表了不同的數據,這個領域有大量專業性的應用和數據,其采集 *** ,來源渠道也五花八門,難以盡述。簡單說幾種常用數據的來源:a)交通擁堵數據:這個一般來源于專業的數據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和交通部門有較深合作,其數據采集主要依賴于在出租車上安裝的GPS來采集實時車速為主,或者通過攝像頭,紅外探頭,雷達測速測量車速為輔b)三維數據:主要依賴激光掃描以及手工建模處理等c)假三維數據(那種不能旋轉的45度三維俯視圖):依賴照片拍攝和材質帖紋手工制作。d)街景:依賴實采拍攝百度地圖基本上只有最基本常有的一些圖層數據,例如部分三維數據,交通圖層數據,衛片圖層數據等,百度不具備這部分數據的采集和生產能力,都是向不同供應商外購的。高德地圖有一些專用數據,例如樓盤數據等,高德在一些數據領域有采集和生產能力(例如三維數據等),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專業采集生產過程,提供專業的圖層數據。不過一些特別偏,特別專業的數據領域(就像上面有的有電視網,地址災害圖)就需要應用者自己通過專業的工具進行制作了有很多特種數據圖層是不能在瓦片圖引擎上顯示,或者在瓦片圖引擎上顯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存在于矢量引擎的應用??偨Y:百度的地圖數據主要靠買,高德地圖數據以自己采集生產為主。就國內的情況來看,主要的數據都依賴于采集。這點和國外發達國家有比較大的差別。在國外發達國家,由于建設速度相對比較緩慢, *** 的信息化水平以及信息透明做得較好,其實不需要那么多采集工作。這個行業內有句話,叫做國外(發達國家)以內勤為主,外勤為輔,國內以外勤為主,內勤為輔。由于地物變化相對比較緩慢, *** 公開和發布的數據比較及時,透明,準確,可用,因此國外這個行業許多數據生產商直接拿 *** 公布數據做一下加工就可以了,改動的地方也不多,國內還比較依賴數據生產上自己采集。(舉個例子,這里面比較典型極致的是日本,哪里新安裝了一個紅綠燈都會在 *** 網站上及時準確公布,并標注位置,更不用說樓盤建設,城市建設等大動作了,因此數據生產商拿這些數據來就可以直接用,很少需要自己去采集了)
百度地圖與高德地圖誰的用戶數比較多?有沒有一些數據支持。另外誰比較好用一些呢?各位大神們~
百度地圖用戶其實算是最多的,百度地圖的優勢是市區。其實對比一下我們也可以發現百度地圖的標注更加的詳細,很多角落的地點也都能標記的清清楚楚。在加上百度的全景范圍廣,三維立體地圖又生動。獲得很多人的好評。百度地圖功能也非常豐富,還有騎行導航的功能,算是市內更好的導航軟件了。
高德地圖的優勢就是郊區范圍了。高德地圖收錄這非常多的路線,不管是國道省道還是無名的山區小路高德都有豐厚的收集資源。所以在市區外駕駛的時候高德地圖很少出現錯誤。再加上高德地圖的導航更加的人性化,使得高德地圖的優勢也一直很明顯。
高德地圖更大的客戶
日活破1億,同樣是地圖高德為何如此優秀?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景辰本人不僅是路癡,到新城市之后還分不清方向,2014年初到北京,研究生宿舍窗戶是朝東的,但是景辰總是認為那是北,所以每天早晨太陽都是從北邊升起,時間長了,這倒也見怪不怪了。
更要命的是出門,北京的交通線路交錯縱橫,地鐵公交穿插分布,想要到一個新的目的地,需要問路多次才能到達,極大的增加了出行的時間成本。后來就在朋友的推薦下使用了高德地圖,從此便愛不釋手,每當出門都是先用高德地圖搜索線路,而且還能根據路上的情況預估出行時間,這大大方便了作為路癡的出行,現在出門開車依然是用高德地圖進行導航避開擁堵路段,可以說,是高德拯救了我這路癡的出行。
10月1日晚間,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發布內部信宣布:10月1日19點58分,高德地圖日活躍用戶數(以下簡稱DAU)突破1億大關,成為國內首個DAU過億的出行平臺。
每年十一都是高德地圖的“101”尖峰時刻,因為十一出游人數眾多,而大多數人到了新的地方,會和景辰一樣成為一個路癡,靠問路的方式尋找目的地有各種問題,大城市還好,一些邊遠地區還會面臨口音問題,現在有了高德地圖,手機一點,從定位點到目的地,各種推薦線路一秒即出,方便快捷。
高德自有底層地圖數據
國內做地圖的有很多,除了高德地圖之外,像是百度地圖、騰訊地圖、搜狗地圖等等,不勝枚舉,雖然做地圖的多,但是有核心優勢的少。
中國的地圖測繪資質控制非常嚴格,因為測繪工作涉及國家機密,因此只有位數不多的幾家公司具有該資質,而成立于2002年的高德就是擁有甲級地圖測繪資質的公司之一,所以說從最開始高德就擁有自己的底層地圖數據資源。
高德的底層地圖數據資源不僅是自己使用,還同時為騰訊地圖提供數據服務,也就是說騰訊地圖最初的底層地圖數據是來自高德;而百度地圖和搜狗地圖則是使用了成立時間更早的四維圖新的地圖數據。
四維圖新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地圖內容、車聯網及動態交通信息服務、地理位置相關的商業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始終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專業化、高品質的地理信息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他并不直接面向C端用戶提供服務,而是選擇向B端客戶提供地圖數據服務。
和百度地圖、騰訊地圖等友商相比,高德地圖自有地圖制圖人員是高德地圖區別于其他友商的更大不同,在2014年的時候高德就有700多專業的地圖制圖人員了,這也是高德保障了底層數據無憂的關鍵。
在2014年,高德地圖加入到阿里巴巴的陣營,失去了高德地圖的騰訊地圖則是直接入股了四維圖新,而一直和四維圖新有數據合作的百度眼見失去了四維圖新,只好擁抱了同樣具有甲級測繪資質的公司長地萬方,自此,在底層數據層面上可以說BAT三家公司再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專注于地圖產品,服務用戶核心需求
在用戶體驗上,最初的時候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是地圖界的佼佼者,騰訊地圖慢慢的就失去了優勢,而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在地圖行業老大老二的爭論一直是一筆糊涂賬,因為引用的數據來源不同,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一直難分伯仲。
時任高德地圖CEO的俞永福當機立斷,停止老大老二的口水戰,專注于地圖產品,提供能滿足用戶核心需求的產品,如果不服,請友商允許第三方機構嵌入代碼監測驗證,高德奉陪。
說白了就是讓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開發一個SDK讓App接入以實現更準確地統計產品的真實情況,然而這樣的統計做法受到許多App的 *** ,理由均是不希望自家核心業務數據被別人掌握,事實如何大家心里也都清楚。
從2014年加入到阿里以來,高德一直專注聚焦在用戶體驗的提升,夯實地基并勇于創新。高德從來沒有宣布過超過百度地圖,最多也只是強調活躍用戶增長比對手更快。這次高德高調公布日活過億,也正是宣告今天的高德已經成為中國更大的人地關系大數據平臺,覆蓋了中國交通出行行業的完整生態;也是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這種自信得益于高德對地圖業務專注度的把控。
2014年阿里完成對高德地圖的整體收購以后,高德對業務進行了重新調整,逆勢砍掉O2O業務,實現汽車和手機的地圖引擎合二為一,研發智能駕駛,又重新整合各項出行服務。尤其是2014年7月到2015年3月期間,高德砍掉了大量功能,更是放棄O2O,專注于地圖服務。
這一決定讓高德戰略更加清晰專注,用戶規模迅速增長。而同一時期由于百度地圖深陷O2O泥潭,高德地圖迅速反超對手,成為行業之一,團隊士氣獲得明顯提升,從此踏入高速行駛的互聯網跑道。
其實,制定這一調整是需要巨大決心的。畢竟O2O在當年如火如荼,百度就將地圖放在了O2O流量入口的位置上,接入打車、餐飲、住宿等應用,利用百度地圖的巨大流量為其他業務導流。但高德認為,那個時候的O2O是一種生活電子商務,做O2O的都是從商戶角度出發,反而會忽視用戶需求,因此高德向馬云申請了高德三年不盈利的口諭,然后就毅然決然的砍掉了O2O的業務。
那年十一的“101攻堅”讓高德團隊看到,將用戶需求提煉出來后,地圖產品其實只有位置服務和出行服務這兩個需求。
用核心技術解決用戶出行的痛點問題
2013年高德地圖尚未退市之前,百度地圖導航宣布永久免費是地圖導航軟件進入免費時代標志性事件,這也是互聯網玩家進軍傳統行業并通過免費模式顛覆傳統行業的經典案例,這時候百度地圖的領先者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而2014年請到了馬云高德地圖三年內不進行任何商業化口諭后的高德地圖,比免費模式更進了一步,這樣既可以聚焦于產品和數據,也可以將體驗做到極致。
2015年,專注于地圖業務的高德再次制定了“一個高德,一云多屏”戰略:即讓手機、電腦、汽車諸多需要使用地圖的平臺使用一套核心引擎,數據、技術和運營都是同步的。
手機業務和汽車業務必須融合。“一個高德”是這次戰略調整的核心。
時任高德CEO的俞永福曾用足球陣型形容當時的業務布局:兩個前鋒,一個中場。左前鋒是手機應用,右前鋒是汽車應用,中場是數據。手機和汽車用的是兩套系統,無論是研發還是硬件體系都有差異。
汽車不用考慮功耗,器件性能遠高于手機;汽車業務是to B的,手機業務是to C的;汽車用的是離線數據引擎,手機用的是在線數據引擎。高德決定要做一個新的一體化引擎,將離線數據引擎升級為在線數據引擎,這一次大研發的內部代碼是“AE8”。
經過2015年上半年的評估,高德的研發人員在下半年停下了其他工作,集中投入AE8新引擎的研發,前后大概用了一年左右時間。俞永福說這個決定是“咬著后槽牙”做的,因為要停掉很多其他研發工作。他將引擎比作發動機,將在此之上的應用比作裝修,他認為只有有了好的發動機,上面的裝修才能順利進行,單搞裝修沒有意義。
此舉讓高德地圖可以從手機地圖順暢切入到車聯網這一增量市場,并且讓兩者產生聯動共振效應,現在高德地圖已在為全球30余家車廠提供包括地圖數據、導航引擎、交通信息在內的相關服務。
基于地圖可以做許多事情,但高德地圖只有一個目標,即專注于位置和出行本身,在汽車領域則專注于駕駛導航,并拓展到公交導航、景區導游等等。說白了,就是守好地圖的根基業務,沒有去做O2O、車載娛樂等地圖周邊業務。盡管未來高德地圖可能會做,但現在卻選擇了聚焦。
除了“一個高德”、“一個目標”之外,高德地圖在戰略上還明確要做四大標配:用戶、應用、汽車和交警,分別對應到四個核心場景:用戶是消費端市場實現高德 In Hand,應用是開發者市場實現高德Inside,汽車是增量市場實現高德In Car,交警則實現了與交通部門的深度合作進而對數據眾包等戰略實現反哺,實現高德In Government。這是地圖導航和位置最核心的四大基礎場景。
聊聊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的優缺點有啥?
優點:
1、兩款地圖數據都非常全,鄉下偏僻小路都能夠導航到,交通狀況數據在6縣小縣城也能用。
2、高德公交地鐵數據規劃比百度更合理,百度經常繞路,尤其是步行到地鐵的那段路,舉報反饋很多次也沒有改善。
3、百度則強在公交路線也有擁堵情況的顯示,并且在實時路況顯示上,百度地圖更近更快,而且開車導航的話,很多時候百度給出的路線會更合理,但我建議還是兩個地圖一起用,憑自己判斷。
缺點:
1、高速導航的過程中,兩款地圖測速提示太慢了,因為高速在沒人的時候往往都是開到120KM/h以上的速度,前方有測速照相的提示都是在600米左右(因為GPS誤差實際目測不到500米)才開始提示,這個時候如果平穩踩剎車,根本速度降不下來,如果猛烈踩剎車,又會導致乘坐人員不舒服。
2、高德的公交車導航沒有路況擁堵情況,百度有路況,能夠讓你知道選這條公交線路的時候,會不會造成擁堵,花費更多的時間,其實這個功能在2015年的時候高德是有的,但是后來不知為何去掉了,我打電話反饋過希望加上,但是2年過去了,仍然沒有加上。
擴展資料:
百度地圖主要走基于LBS的O2O方向,把更多生活的元素和地圖相融。從推出至今,已經覆蓋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范圍內的POI點超過1.4億,產品定位“科技讓出行更簡單”。百度結合自身的優勢,核心競爭力就是用人工智能去挖掘生活中更有價值的POI,用更智能的算法給人的生活提供便捷;
高德地圖是GIS服務商出身,在早期,高德也是全國之一家獲得導航地圖甲級測繪資格的企業,所以高德一直扎根于LBS,提供中規中矩的商務化位置定位服務。目前高德地圖基本已經做到了國內地圖全覆蓋,包含2000萬個國內POI點,產品定位“導航專業,數據準確”,它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給用戶提供優質的地圖數據庫和精準商務化的導航
從核心功能角度說說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的體驗
一直以來,我都是百度地圖的忠實+深度用戶,相信百度地圖是市面上更好用的地圖類軟件。
很多年以前也用過高德(大約五六年前),但當時的高德真的是一個既不智能也不人性化的傻瓜地圖,打那之后我就只用百度了。
但前一段日子聽說高德地圖的市場占有率為35%,而百度地圖是30%,高德已經超過了百度,遂引發了我的好奇心——高德地圖到底好用在哪里?
于是我重新下回了高德地圖,并把它和百度地圖在常用功能上做了一番比較。
相信大家都清楚8020原則,雖然他們的功能都非常豐富多彩,但百分之八十的用戶還是只會去用到其中百分之二十的功能,也就是它們的核心功能。通過比較這些核心功能,我們就可以看到兩款軟件給大部分用戶留下的體驗究竟如何了。
下面進入正題
現在O2O+LBS的概念越來越火,這是個非常好的趨勢。LBS本身是地圖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的跨界,像是一個擁有雙重血統的人,下半身是定位、導航、交通信息、地圖數據,上半身是云計算、大數據、UGC,讓用戶隨時隨地享受最適合現狀的服務;再加上O2O,完成精準推薦-線上預約支付-線下到店享受-線上確認反饋-推薦更精準的閉環。
首頁這塊地方寸土寸金, 既要給用戶更好的沉浸式體驗,又要巧妙地把想要推廣的功能放上去 ,在注重實用性的同時兼顧商業性。
經過比對發現,高德在首頁的設計上是完勝百度的。
以上分析說明, 高德在首頁設計上更細心考究 ,對于用戶需求的掌握和理解勝過百度。
不過百度也不是沒有亮點,它的全景地圖就讓我非常喜歡??梢宰屛以诋惖厝ナ煜ひ粋€全新的未知的地點,防止我在到達目的地附近之后,卻找不到目的地的情況發生。
另外在分析的時候,有一個小插曲讓我體會很深。
百度的右側有放大/縮小地圖的縮放鍵,我一度以為這兩個按鈕很多余,甚至因此覺得百度不夠與時俱進,這看起來就像是若干年前用戶還不熟悉觸摸屏的使用方式時候的遺留產物。
因為我認為, 普遍情況下用戶使用地圖時,可以通過雙擊放大地圖,兩指捏起縮小地圖,沒有必要加這兩個快捷鍵。
直到我在搜集高德地圖用戶評價的時候,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了這樣的吐槽:
當時恍然大悟,頓時明白了使用場景對一款產品的設計來說有多重要。
產品經理在決定一個功能的去留、優先級時,一定要梳理出自己產品的所有使用場景,越全越好。因為 對于地圖產品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來說,任何一個小的功能點,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使用到,他們的體驗和感受都是不可忽視的。
我以為兩個縮放鍵沒用,是因為我通常在走路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時候使用,完全能夠用兩只手來操縱屏幕。但對司機開車的場景來說,這兩個按鍵卻能幫助司機一只手握方向盤,一只手方便地縮放查看地圖。
所以,在分析任何一個功能點是否有必要、有多重要的時候,一定要結合使用場景來討論。
(后來我發現,高德并不是把這個功能給直接砍掉,而是隱藏起來了,在地圖設置里依然可以開啟縮放鍵。)
我按照用戶使用公交方式出行的時間線,劃分出了幾個場景。對于每個不同的細分場景,用戶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需要分別去滿足。
下面我們看看跟隨用戶的使用路徑,百度和高德分別是怎么做的。
前置條件 :用戶希望使用公交的方式出行,并且沒有具體的抵達目的地時間限制。
用戶心理預期 :
可以看出,就目前的公交路線規劃來說,百度和高德是比較相似的,但在細節的體驗上高德會略勝一籌,
比如高德在輸入目的地后就自動展示出計算好的路線,
但百度需要在輸入目的地后,點擊“搜索”按鈕,才展示路線。
雖然只是這一個小小的點擊動作的差別,卻會讓用戶無形中感覺到高德比百度智能很多。
除此之外, 還有很多其他的使用場景,兩家都未對其進行發掘 。(猜測可能是由于團隊精力有限的問題)。
但使用公交出行的人數非常多,在出行過程中也有很多痛點遲遲沒有被很好地解決,如果能解決這些問題,對于產品的體驗度、用戶好感度,還有商業化方面,都能有很大貢獻。
1
2
3
4
其中的等車推薦廣告的方案,和預計遲到推薦打車的方案,從體驗和商業化的角度來說,都是非常值得一做的。
公交路線的對比到這里告一段落,我們已經能從中看出兩家的優劣之處和上升空間。
同樣的拆解思路還可以用來分析導航路線、叫車路線的規劃等,就不一一展開了。
下面 從具體的功能點分析中跳出來,站在宏觀的角度看一看APP的整個迭代歷程 ,是不是有什么新發現。
趨勢:增加多種導航場景,布局單車、打車、順風車等各種出行方式
趨勢:AI化,提高高航準確度和易用度
最近兩家都針對新能源汽車上線了新功能,順應了新能源汽車和環保的發展趨勢。
也增加了AI化的比重,尤其體現在語音搜索和路線的規劃、推薦上面,以提高導航的易用性和規劃合理性
但是高德地圖明顯是更用心的。
高德地圖新增的駕車導航小地圖、無障礙地圖、貨車導航等這些功能,都能幫助用戶解決日常地圖使用中真正會遇到的麻煩,而且考慮到了不同的人群:長途自駕者、殘疾人、貨車司機等。不得不讓人心里一暖。
而且在其他出行方式的優化,比如增加單車、叫車功能,且增大其入口上,可以看出高德在布一盤很大的局,它希望能全方位包攬用戶的各種出行場景,無論對誰、選擇哪種交通工具、到任何地方,都可以在不跳出高德地圖APP的前提下輕松完成。
百度則始終在向度秘進行資源偏移,一步步增大度秘在幫助用戶搜索、決策時的比重,以期訓練出更智能的AI機器人,大踏步擁抱人工智能。
由于此次主要是體驗高德的產品,與百度的對比是希望看到為什么它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反超百度。
所以在最后,我搜集了一些近期高德地圖的用戶反饋,從中找到高德地圖在用戶增長上的瓶頸,和下一階段在用戶體驗上應該優化的方向。
綜上,整理出亟待改進的四點,并列出改進建議:
高德雖在路況更新和規劃上面被吐槽不少,但依然不能掩蓋它的亮點
經過上面一番對比分析,我也開始認同高德的進步確實是突飛猛進了。自高德被阿里收購之后,它的資源越來越多,發展也越來越好,還是祝福高德在地圖的路上腳踏實地,越走越遠!
高德地圖gis用戶需求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高德地圖gis用戶需求、高德地圖gis用戶需求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