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術探索階段
20世紀50年代,由于電子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測攝與制圖學中的應用,人們開始有可能用電子計算機來收集、存儲和處理各種與空間和 地理分布有關的圖形和屬性數據。1956年,奧地利測繪部門首先 利用電子計算機建立了地籍數據庫,隨后這一技術被各國廣泛 應用于土地測繪與地籍管理。1963年,加拿大測貴學家首先提出 地理信息系統這一術語,并建立了世界上之一個地理信息系統 ——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統,用于資源與環境的管理和規劃。稍后,北美和西歐成立了許多與GIS有關的組織與機構,如美國城市與區域信息系統協會、國際地理聯合會、地理數據收集和處理委員會等,極大地促進了地理信息 系統知識與技術的傳播和推廣應用。
2.飛速發展階段
20世紀70年代,由于計算機技術的工業化、標準化與實用化,以及大型商用數據庫系統的建立與使用,地理信息系統對 地理空間數據的處理速度與能力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個時期,不同專題、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各具特色的 地理信息系統在世界各地紛紛研制,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典和日本等國對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等許多大學開始注意培養地理 信息系統方面的人才,創建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1972年,CGIS全面投入運行和使用,成為世界上之一個運行型的地理信息系統。1974年,日本國土地理院開始建立數字國土地理信息系統。瑞典在中央、區域和城市三級建立了許多地理倍息系統,如土地測量信息系統、斯德哥爾摩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信息系統等。但是由于計算機軟硬件、外部設備及GIS軟件本身價格相當昂貴等限制了GIS的應用范圍。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3.推廣應用階段
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迅速發展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統逐步走向成熟。在此期間,地理信息系統已進入多學科領域,由比較簡單的、單一功能的、分散的系統發展成為多功能的、用戶共享的綜合性地理信息系統,并向智能化發展,應用專家系統知識進行分析、預報和決策。
GIS在此階段應用的特點為:(1)關于GIS軟件、硬件和項目開發的商業公司蓬勃發展。到1989年,國際市場上有報價的GIS軟件達70多個,并出現一些 有代表性的公司和產品。(2)數字地理信息的生產標準化、工業化和商品化。各種通用和專用的地理空間分析模型得到深入 研究和廣泛使用,GIS的空間分析能力顯著增強。(3)有關GIS的具有技術權威和行政權威的行業機構和 研究部門在GIS的應用發展中發揮引導和驅動作用。
4.地理信息產業的形成和社會化地理信息系統的出現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互聯 *** 的發展及國民經濟 信息化的推進,地理信息系統作為大的地理信息中心,進入日常辦公室和千家萬戶之中,從面向專業領域的項目 開發到綜合性城市與K域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從 *** 行為、學術行為發展到公民行為和信息民主,成為信息社會的重要技術基礎。
21世紀是信息時代,隨著 *** 化WebGIS得到進一步發展,GIS進入信息化服務階段,地理信息產業在 *** 技術推動下逐漸走向成熟。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02dc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