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間數據和信息具有三個基本特征。為簡明起見,下面僅就“地理空間數據”展開敘述,所述地理空間數據的特征,也適用于地理空間信息。此外,下文中“地理現象和事物”簡稱為地物。
之一,空間位置特征。地理空間數據必須包括指明 地物在地理空間中的位罝的成分,這部分數據稱為空間特征數據或空間位置數據,有時也簡稱為空間數據?空間特征數據又有兩層含義: 其一,地物本身的地理位置。位置通常用某種地理坐標 (x,y,z74或經緯度、高程等)或其組合來表達;也可用相對其他參照系或地物的位置來描述,如鐵路旁某地物在“鐵路以東6m”等。其二,多個地物之間的位置相互關系,或空間關系,如地物之間的距離、相鄰、相連、包含關系等。絕大多數空間特征數據具有明顯的幾何特點,因而有時也稱為幾何數據。
第二,屬性特征。除空間位置以外,地理空間數據還必須包括描述地物的自然或人文屬性的定性或定量指標的成分,這部分數據稱為屬性特征數據或屬性數據。例如,表述一個城鎮居民點,若僅有位置坐標(x,y),那只是一個幾何點,要構成居民點的地理空間數據,還需要其經濟(人口、產值等)、社會(就業率等)、資源和環境(污染指數等)等域性數據。
第三,時態特征。時態特征指地理數據采集或地理現象發生的時刻或時段,這部分數據稱為時態特征數據或時態數據。同一地物的多時段數據,可以動態地表現該地物的發展變化。時態特征數據51以按時間尺度劃分為短期 (如地震、洪水、霜凍)、中期(如土地利用、作物估產)、長期(如城市化、水土流失)和超長期(如地殼變動、氣候變化)等類型。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綜上所述,地理空間數據可以看作是三部分之和,即
地理空間數據=空間特征數據+屬性數據+時態數據
屬性數據和時態數據合起來,描述地理數據的非空間組成部分,有時統稱為非空間數據。
時態數據目前應用得還不多。近年來,時態數據越來越受到GIS學界的重視;時態空間數據模型(簡稱時空數據模型)或時態空間數據庫新技術,有機地、交互地組織時間維和空間維的數據,推動地理信息系統向動態、多維化方向發展。不過,盡管時空數據模型及技術發展較快,現今實用的地理信息系統一般仍是靜態或準靜態的;在這樣的GIS系統中,時態數據通常作為普通屬性數據的一部分處理,人們通過厲性數據表中的時態數據來調用不同時間的地圖。例如,某地區有一系列歷史地圖,每幅圖的(數據發生)時間放在屬性表中;利用這些時間屬性數據,可以調用或連續顯現各時期地圖。由于現在一般的G1S系統還沒有達到時態空間數據模型的層次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95ca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