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第三次浪潮的實質,就是要將萬維網升華為網格。GIS的發展從誕生開始就與計算機技術緊密相連,因此,Grid在未來所面對的機遇與挑戰,是Grid GIS同樣要經歷的。
互聯網發展至今已經34年了,出現了3180個技術標準文檔(RFC)。我國科技界僅參與了一個技術標準文檔的制訂。那就是1996年3月(互聯網之一個標準發明27年后,TCP/IP協議發明22年后) 胡道元教授牽頭制訂的中文字符編碼標準(RFC1922)。Web發展至今已近14年了,出現了46個技術標準,從1994年制訂的URI標準到1996年的HTTP標準,我國科技界參與制訂的技術標準還一個也沒有。在之一代與第二代Internet協議的研究開發中,我國喪失了機會。在第三代Internet協議的制訂中我們應該發揮作用。我國已經確定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在實現信息化的時候要跨越式發展。一方面企業界要大力推廣第二代Internet技術,特別是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遠程教育等應用;另一方面學術界要大膽創新,積極發展第三代Internet技術,爭取早日實現技術跨越,使中國能立于信息化先進國家之林。
從1999~2000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聯合江南計算所、國防科大等十幾家科研單位,共同承擔了863重點項目——國家高性能 計算環境(NHPCE)——的研發任務。旨在建立一個計算資源廣域分布、支持異構特性的計算網格示范系統,把我國8個高性能計算中心通過 Internet連接起來,進行統一的資源管理、信息管理和用戶管理,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多個網格應用系統,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由教育部支持、清華大學牽頭的重點項目“先進計算基礎設施(ASI)” 也進行了部門內的網格計算試驗。
2004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曙光公司、上海超級計算中心研發制造的曙光4000A實現了對每秒 10萬億次運算速度的技術和應用的雙跨越,成為國內計算能力最強的商品化超級計算機。曙光4000A將作為中國國家網格更大主節點落戶上海超級計算中心,承擔國家網格、上海基礎科研平臺和華東地區信息服務三方面的重任,其將為華東地區各行各業提供海量信息處理、信息開發服務和科學研究高性能計算服務。曙光4000A以每秒80610億次Unpack計算值在全球高性能計算機 TOP500排行榜中列居全球第十位,這臺超級計算機的研究成果實現了多項全球之一,并申請了38項專利,其中包含31項發明專利,這是中國計算技術領域的一大創舉。曙光4000A的誕生必將為我國網格計箅提供一個堅實的發展平臺,同時為網格應用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它的研制成功地實現了對10萬億次計算大關的研發和應用的雙跨越,標志著我國高性能計算領域的技術和應用均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曙光4000A已成功運行了天氣預報、石油地震資料處理、核能開發利用、計算流體力學、基因與蛋白分析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30多項應用,表現出強大的科學計算、事務處理和信息服務能力。曙光4000A在體積、功耗、使用效能以及成本等方面優于美、日生產的髙性能計算機,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由于錯過了互聯網前兩次浪潮,即Internet和Web的時機,我國的計算機產業在總體上落后于西方國家。目前,國際科技界正醞釀著第三次浪潮——網格,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根據Internet和Web發展的歷史,網格的重要技術標準可能在近年出現,而這個技術將主導2004~2020年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趨勢。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023f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