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GIS中使用的數據包括考古遺址的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及其相互間的連接。空間數據是指各種遺跡所處的空間位置,屬性數據是指遺跡的內容、說明等。空間數據包括地形圖、專題地圖、遙感影像等等。空間數據的輸入就是將這些圖形或影像運用數字化儀、掃描儀等設備輸入到計算機中的過程。屬性數據包括現有的各種考古資料,即考古鉆探、發掘的所有記錄、分析資料、研究論文、報告、專著等等。各種數據都需要進行一些處理,然后才能在GIS軟件的支持下,分別建立考古GIS數據庫,依次調入配準好的柵格數據與矢量數據,建立與編輯屬性數據庫。
GIS數據庫中往往有很多數據,需要將數據按邏輯類型分成不同數據層進行組織和管理。在柵格數據結構中,每類屬性數據常用一個獨立的層來表示,因此,理論上柵格數據層的數量是不受限制的。在矢量數據結構中,常按空間數據的邏輯關系或專業屬性進行分層。例如,地形圖數據可分為地貌、植被、水系、道路、居民點等圖層。當對某地區的地形進行分析時,需要將相關的圖層進行統一的分析、處理和顯示。
空間數據分層后,各層數據常具有同類的空間特性(點或線或面)、相同的使用目的和方式、同類的數據源、同類的屬性信息、各層圖具有同樣的比例尺。空間數據可以按專題、時間和垂直髙度進行分層:
1.數據的專業類型是數據專題分層的主要依據,按空間數據的類型和屬性進行分層,可簡化處理過程和 *** ,如將一個區域內衛星影像、等高線、水系等分別作為一個圖層。但有時需適當考慮數據間的關系及不同數據類型的應用功能,例如為了分析水資源問題,可將河流、湖泊、水庫、溝渠、水井放在同一圖層,以便于分析。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時間序列分層的實質是用不同時間的圖層來表示時態空間數據,補償目前靜態GIS無力表示動態空間數據的問題。如一個區域內不同時期的古代聚落分布圖層。
3.按地面垂直高度分層是用不同高度的圖層來表示三維空間數據,補償目前二維GIS無法表示三維空間數據的問題。
GIS數據庫中諸多要素的排列方式也需要作合理的安排,以便在同時顯示諸多屬性時,上面圖層對下面圖層的疊壓和覆蓋最少。一般情況下,以遙感影像或數字地面模型等柵格數據作為底圖,然后再依次疊加等高線、水系、道路、居民地等現代地物,最后再依次加人面狀、線狀、點狀等的考古遺跡圖層。
在聚落考古GIS中排列聚落要素時,考慮到從早到晚的先后關系,一般都是從下到上排列。但是這樣排列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同一個地點晚期聚落的規模往往比早期有所發展,面積上有所增加。幾個時期的聚落同時顯示時,晚期聚落會遮擋早期的聚落。考慮到多時期聚落同時顯示的情況并不多見,空間分析時經常要研究某一時期聚落與環境要素的關系。所以聚落圖層的時間先后一般是從下到上排列。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fc94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