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針對民政工作,在社會行政事務管理、災害快速響應,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可以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如面向社會行政事務管理的 “地名管理系統”和“行政區劃系統”等,幫助 *** 進行社會福利管理的“社會福利管理系統”,實時跟蹤減災、救災工作狀態并輔助監管人員決策的 “減災救災管理系統”等。
綜合來看,民政工作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層面,包括社會行政管理方面、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為軍隊和國防建設服務方面,以及維護和保障困難群體 的基本生活權益方面等工作,從民政工作體系可以看出,民政工作面臨協調多個不同種類的矛盾,首先,具有工作內容繁多、工作對象復雜的特點,每部分都包括有多項均為自成項目的實務工作。其次,民政工作還含有大量的社會整體性活動,既需要進行社會管理的社會事務,又含有民政部門自行管理的民政行政事務(如民間組織登記管理)。這些自行管理的行政事務更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地名普查)。再次,牽涉部門多。民政工作中,有許多工作具有廣泛的社會聯系,牽涉到多個有關部門,甚至有時要牽涉十幾、二十幾個部門。
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氣候條件復雜,自然災害種類繁多,水災、旱災、地震、臺風、風雹、雪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病蟲害、森林火災等,幾乎每年都有發生。災害預餐機制和監測預報體系的建設,涉及民政部和國家氣象局、地震局、海洋局以及水利部、農業部、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門的協同工作。就民政部而言,尤其需要著手加強部門間的災情會商研究判斷機制,并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迅速實現災情信息的統計報告和發布工作。
嚴重災害一且發生,應急管理預案被啟動,民政部門需要指導區域內下一級民政部門迅速設立災民安置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站,做好災民安置和救濟款物的接收、發放、使用與管理工作,確保受災居民的基本生活。在這個過程中,科學的分析手段、先進的救災管理模式將是保障災害中人民生命財產的關鍵。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民政機構數以百計的業務功能中,絕大部分的業務功能都和地理空間相關,各種統計分析數據更是離不開地域分布的基礎。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可以提高其工作的效力、效率。充分利用基于服務的模型來提供全方位的地理信息系統和IT功能,其業務就可滿足多元化的用戶需求。基于 *** 的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程序和服務一旦被開發、管理和安裝,就能提供給多個部門,并滿足每個特殊需求。
GIS在民政方面的應用主要體現在:
(1)行政區劃管理。所有的區劃都要在一定的地域空間內進行。GIS可以提供行政區域界線詳圖制圖、區劃變更調整分析、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處理等功能支持。
(2)地名管理。地名信息化的重要性無需多言,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名是無形的基礎地理信息,在無法通過技術手段直接獲取之前,一般是由專業人員進行收集、整理、譯寫、標準化處理的,相對于自然地理信息,地名變更速度快、時效性強。社會變化越快,對地名信息更新的壓力就越大。如何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集中、統一進行地名信息系統 (Geographical Names Information System,GNIS)建設,是地名信息化的關鍵。
(3)地理信息與社會資源、社會關系的展示、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整合社會救濟、殘疾人福利、兒童福利、老人福利、雙擁、優撫、婚姻管理、萌葬管理、民間組織、收養等各項民政主要業務,將使得民政業務數據能夠更加人性化展示與進行專題分析,也加強了民政業務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建模預測。
(4)選址分析。GIS提供的商業分析組件能夠幫助民政機構進行設施建設選址或改、擴、建合理性分析;通過基于人口數據、經濟數據、區劃數據等建立的選址模型規劃進行養i院位置分析;其他民政服務機構(如社區服務中心、救助捐贈接收點、老年活動室、居家兼去服務中心i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等)分布密度分析。
(5)支持民政工作的協同工作與快速響應。在減災、救災管理方面,依托環境減災影像數據,充分利用國內外遙感數據資源,結合地理信息系統的空間分析,將幫助 *** 建立穩定髙效的災害遙感業務運行系統,通過國家、區域、省級應用服務 *** 體系,實現“天一地一災害現場”一體化的空間技術減災服務能力。
建立運作準確高效的災情收集和管理信息系統。綜合氣象、資源衛星或遙感飛機獲取的災區遙感信息,各級行政組織上報的受災情況和統計信息,災區現場采集到的地面調查信息,由水文、氣象、地震等部門提供的特定觀測信息、數據庫信息以及收集到的其他與災害有關的信息等,GIS能夠幫助救災管理部門對各種災情信息進行規范化管理以及相互間的疊加、融合、校正,從而利用它們對災害進行分析和研究,保證災情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建立重大自然災害的歷史災情數據庫和背景數據庫。沒有背景數據,對災情的分析就無從談起。在進行災害研究、預防,災情評估的過程中,背景數據,歷史數據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可以構建各種災情管理需要的數據庫,如歷史災情數據庫 (歷史災情統計數據庫、重大歷史災情案例數據庫等)、災情評估背景數據庫(遙感背景數據庫、地形背景數據庫、行政區劃背景數據庫等)。在GIS中,通過對歷史數據庫的建立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明不同區域對特定災害響應程度和成災規律,保證減災工程更大效用。而評估背景數據庫的建立,則可以有效提供進行災情評估的參照背景。通過對自然致災因子多度、自然致災因子相對強度、自然致災因子被災指數、區域特征等多類專題圖分析,有助于發現提高發現自然災害分布范圍、等級評定、發生頻次等規律,為災害預防起到積極的作用。
建立快速有效的災害評估模型。救災的重點在于能夠建立起快速有效的災害評估模型。可以使用GIS進行災后采集到的災情信息與背景數據庫的對比分析,也可以根據其他災情信息與災害的響應模式進行計算,從而盡可能正確客觀地反映災害的實際范圍、程度,損失的大小,并保證相應的時效性,以利于及時進行救災決策。
應對突發性災害的預案。經驗表明,出現突發性重大自然災害時,能否做出快速反應,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應急響應的平臺能夠融合各類資源(交通、氣象、地質等),通過對災情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評估,并最終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救災決策并統一協調救災步驟、救災人員、救災物資、救災器材、救災資金投向和救災的力度等。
(6)災害應急管理。在災害應急管理中,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是自然災害緊急處置的首要任務,為了更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民政部門將協同各個單位,充分利用衛星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創建無障礙的災害會商研究判斷機制使災害監測預報防災、抗災、救災、援助等環節緊密銜接,提高對自然災害發生發展全過程的緊急處置能力:通常,民政部門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下會設定綜合協調、后勤保障轉移安置等各種專門工作小組。GIS將幫助這些專門工作小組制定合適的應急救災物資運輸路線根據本地區成災規律、人口密度、地理環境等情況,制定轉移疏散方案,確定疏散轉移的范圍路線,或指定安置場所。
來源:開源地理空間基金會中文分會
來源鏈接:https://www.osgeo.cn/post/1e1af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于 ***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