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智慧,破解測量學的百年難題。你用心血,澆鑄強國夢的民族偉業。你是名副其實的千里眼順風耳,你的征途就是宇宙的脈動,穿越時空,傲視蒼穹!
――李德仁院士
榮獲2021 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頒獎詞
李德仁,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地球空間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主任。40 年來,他致力于提升我國遙感對地觀測水平,持續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和重大技術創新,倡導、推動和建立了我國高精度高分辨率對地觀測體系,推動了我國測繪遙感的跨越式發展,為我國從測繪遙感大國到測繪遙感強國的轉變做出了杰出貢獻。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近日,本刊在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對李德仁院士進行了專訪。
《中國研究生》:首先祝賀您榮獲 2021 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您的科研工作始終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帶領團隊持續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和重大技術創新,引領我國測繪遙感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您對攻克“卡脖子”難題于國家發展的意義有哪些認識和體會?能否分享其中令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李德仁院士:
測繪遙感地理信息是一個關系到國家 *** 、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性的學科。我們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需要借助測繪遙感地理信息做好地球上基礎性的自然、人類活動的精準、實時記錄,這樣才能夠滿足國家的需求。這件事情本身也是世界大國之間有關信息權掌控的斗爭,所以西方的主要大國,特別像美國是不大希望我們掌控這樣一個信息權的,因此在很多方面對我們是要“卡脖子”的。
舉一個例子,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世界形勢較好,王之卓老先生教導我們,做測繪、遙感的人,要堅持自力更生。在王老先生領導之下,我們武漢大學航天遙感這個學科沒有買過外國的軟件。王老先生帶著張祖勛院士做了中國的全自動化測圖系統?VirtuoZo,最后成為世界三大品牌之一。
1988年王先生就跟我說,我們要做中國的地理信息軟件,因為地理信息涉及各種要素,比如國家安全、自主性等,所以王先生建議當時入學的博士生龔健雅老師來做。時任科技部部長徐冠華也支持我們做國產的軟件。當時我們做自然科學基金大概3~12萬,重點項目80萬,但是做這個國產自主軟件徐部長給了我們 1200 萬。所以,我就帶著龔健雅等30個學生,潛下心來做了5年的地理信息系統的國產軟件吉奧之星,也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認可。當時 ISPRS 的主席 Trinder 教授同我們在北京開會,他說“Geo Star,the world leader of object oriented GIS”。GIS 我們不是更先做的 , 而面向對象的 GIS軟件,我們是世界做得最早的,當時我們抓住了計算機領域面向對象技術的出現,這個定位很好。
當時我把龔老師送到丹麥去留學,丹麥技術大學教授得知我們要研發面向對象的 GIS 軟件,就買了世界上最早的面向對象軟件 system 9,還有 *** all world 也是面向對象的。我的好朋友,丹麥技術大學雅可比教授,為了龔健雅買了這兩個軟件讓他學習,這個過程體現了國際交流和科學家之間的合作,學習是溝通的,是大家共同追求真理。龔老師回來以后就帶領大家做出了之一代面向對象的軟件,2001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之后又做了第二代 *** 的 web service 地理信息軟件,叫 Geo-global,支持了中國自主產權的“天地圖”網站。現在做智慧城市,我們讓吳華意教授又牽頭開發了 Geo- *** art時空信息系統軟件?能夠處理時空動態數據流的GIS。以前我們裝的是靜態的城市,房屋、交通、道路、水系都是靜態的,現在裝的是在靜態三維環境里面流動著的人、車、物、水、電、氣,所以 GIS 第三代我們又做出來了,因為我們的創新團隊堅持了這樣一個思想:緊跟學科的前沿,不停歇地做中國人自己的產品。
我們當老師,做科學家,學好真本事,看好學科發展的方向和國家的重大需求,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使命,站位要高。看學科的發展,要看得準;看國家的需求,既要看得高又要看得準。歸根究底,這輩子要感謝國家的培養,感謝老師的培養,讓我們打開了眼界,展望全球。
《中國研究生》:通過您的講述我們也體會到學科的發展離不開科研團隊的付出與建設,也看到您所培養的這些研究生在服務國家創新體系中已經成為生力軍,您對培養創新型人才有哪些想法和建議?
李德仁院士:
我們學科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從武漢測繪學院 1956 年創建以來,帶領我們的那一批海外留學回來的老師們就有很強烈的民族責任心和廣闊的學術視野,所以才能創新。我認為創新的過程實際上是讀書、思維、創新、實踐,周而復始地不斷努力的過程。就是說創新的源頭,一是國家的需求,二是你要了解國內外已有的科研成果。
讀書是不可或缺的,必須認真讀書。因為我們人類的一生大概率至多只有一百歲,歷史發展了幾千年,書是幾千年人類文化科學技術的精華,所以要讀書。比如說我們當學生的時候,如果不學習數學、計算機、物理、外語,就不能打下良好的科研基礎。所以要在大學打好基礎,在研究生階段按照專業方向讀書。我記得以前沒有 *** ,我跟王先生在閱覽室里面,從早坐到晚。我當時找到了所有外國的專業書和期刊,一篇不落,學校訂的所有的期刊,我都看,但我也不是全文看,先看目錄和摘要,看到感興趣的就再往下讀。這些都是重要的 *** ,讀書也要巧讀書。讀書是基礎,但是我希望同學們不要死讀書。
我常常教導學生要讀書、要思維、要創新、要實踐,而且還要記住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多年來我培養研究生,一直是按照國家的需求,按照學科的要求,我們每個學生都走這樣一條艱苦奮斗、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道路。
我們武漢大學形成了很好的學風,武漢大學測繪學科的學生一代一代傳承著這優良的學風,其中有一條就是:理論是放心的,成果是放心的,應用是過硬的。這個名聲一定要傳下去。中國現在也需要這種精神,不要把小成果說成大成果,不要把不完備的理論說成是完備的理論。要反復實驗,我們做了珞珈一號,我們現在要做珞珈三號(互聯網智能光學衛星),珞珈三號還是個科學實驗。我們還做珞珈二號,因為光學衛星試驗以后我們還要試驗雷達,試驗完了以后,我們明年可能就會有新的衛星。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推進,基礎一定要打好,態度一定要嚴謹,作風一定要求實,所以我們的學風很重要。在這個過程中不追求名利、論文,大家團結奮斗,一起攻關。
《中國研究生》:從王之卓院士到您,再到龔健雅院士,師生代代傳承,您如何看待導學關系?
李德仁院士: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導師要把學生領進門,這是導師的責任,導師要給學生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是國家需要的,是在學科前沿的,這很重要。
每個學生要發揮他的長處,我們起先主要做幾何遙感,可能還有人做物理遙感,每個人主攻的方向都可以不同。原來吳華意、朱欣焰就做地理信息,從二維做到三維,從靜態做到動態,從單機做到 *** ,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所以說學科要不斷發展,學生就要不斷接觸前沿領域的新內容,年輕的學生不一定跟著別人后面走,可以將他們盡早地送到學科前沿去執行任務,讓年輕的學生盡快成長起來。
作為老師一定要站得高,看得遠,要把自己所有的研究生看作個體創新的主力干將,不要把研究生當作自己做項目的工具和勞動力。老師要站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高度來培養每一名研究生,因為研究生代表中國的未來,我們帶年輕人就是要讓他們拼上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對于基本技巧,學生需要學習也需要訓練,不能偷工減料,但是也不能把年輕人束縛住,還要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做創造性的工作,變成有創造性的人才。所以我一直告訴大家不要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勞動力。到了今天這個時代,我認為我們應當把每個學生都作為下一代接班的棟梁人才來培養。所以我的博士生中出了很多 *** 、行業領導人才,還有院士、國家人才計劃學者等國內外知名教授。
《中國研究生》:“桃李滿天下,綠野追唐裴。”您也在言傳身教中培養學生們的理想信念和家國情懷。您培養了兩百多名博士生,對于研究生在讀期間參加社會實踐和學生工作,您持怎樣的觀點?
李德仁院士:
研究生的能力有很多方面,包括讀書、學習、思維、創新、實踐等,要全面培養。我也鼓勵研究生要學會做人,學會為團隊做貢獻,所以應當說我們培養人才要實現一個全面的目標。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長處有不同,不要強迫每個人都一樣。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這是老師的責任。因材施教是發揮學生的才華,有教無類是學生只要做了自己的研究生,老師就要把他培養好。不能把學生簡單化對待,學生有很多自己的專長,比如科研型的學生、社會實踐型的學生、公關型的學生等等。我們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去引導他,教育他。確實有的學生就不喜歡數學,而我們這個學科要求數學和計算機比較好,如果一個學生既不喜歡數學,也不喜歡計算機,我們也要根據他的優勢把他培養成才,讓他畢業以后發揮作用。
人是很復雜的動物,人才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是鼓勵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全面發展不代表每個人發展都一樣,有人是某一方面有一些才華,某一方面有一些弱點,所以我個人認為高等學校也好,教育單位也好,一定不要歧視那些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還是要發揮他的長處,引導他成才,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在學校學習不好的畢業生,到社會上煉成企業大咖,再給母校捐贈的例子比比皆是。這一點是基本規律,誰都不能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