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類地名涉及面多,內容廣泛,大致可分為三種,之一種為反映黃河傳說和典故的地名,如內蒙古托克托縣君子渡(原名喇嘛渡)、山西河曲縣娘娘灘、山西河津市禹門口等;第二種為反映黃河特產、黃河人物、新時期抗洪、引黃除害興利的地名;第三種為反映黃河渡口、期盼黃河安瀾和治理黃河的地名。這里,我們重點探討第三種地名。
其一,反映黃河渡口的地名。為了溝通黃河兩岸的交流,古往今來出現過許多與津渡有關的地名,如河津、孟津、延津、利津等縣級政區地名,以及遍布黃河上、中、下游的渡口,著名的有禹門渡、夏陽渡、風陵渡、茅津渡、孟津渡、滑縣李固渡、臺前縣將軍渡等地名。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山西運城風陵渡風光?圖/FOTOE
滑縣李固渡,位于今河南省滑縣西南沙店集南,是黃河曾經流淌過的地方。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留守杜充在此地掘開黃河大堤,由此造成黃河南泛奪淮700余年,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重大改道事件。
臺前縣孫口鎮將軍渡,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 *** 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12萬人以孫口鎮將軍渡為中心渡口,強渡黃河天塹,千里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戰略進攻階段的序幕,成為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
其二,期盼黃河安瀾的地名。黃河渾濁由來已久,“黃河清”便成了古人的期望以及天下太平的象征,由此也出現了反映黃河清的地名。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以縣界黃河清,因以為名”,改大基縣為河清縣,治所在黃河北岸北河清村;北宋開寶元年(968年),將縣治遷至今孟津縣城東北的會盟鎮;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改河清縣為孟津縣。另外,還有以“河清”為年號的,出現于北齊武成帝高湛在位期間,歷時3年(562―565年)。據《北齊書?武成帝紀》記載:“乙巳,青州刺史上言,今月庚寅河、濟清。以河、濟清,改大寧二年為河清,降罪人各有差。”
河南孟津黃河小浪底段風光 圖/FOTOE
其三,反映治理黃河的地名。如河南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原是清雍正帝在雍正元年(1723年)為治理黃河水患祭祀龍王特下詔建造的行宮和廟觀,現在是鄉級政區地名。開封市郊的鐵牛村,因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河南、山西巡撫于謙鑄造了一尊鐵犀牛而得名。鐵犀牛高2.04米,圍長2.66米,坐南向北,面河而臥,背上鑄有于謙撰寫的《鎮河鐵犀銘》。鎮河鐵犀是明代前期黃河在開封附近泛濫的催生物,表達了當時人們要求根除黃河水患的強烈愿望。另外,還有一些因治黃的官署、衛所、廳汛、堡所等機構而留下的地名,如位于豫東黃泛區的寧陵縣柳河鎮、孔集鄉的黃河故道邊上的“二堡”“五堡”“八堡”以及民權縣孫六鄉的“六堡”村。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的500余年,黃河在今寧陵縣境內流淌,當時為管護黃河大堤及通報汛期、洪水情況,在堤上修建有管理人員辦公、居住的建筑物,稱之為“堡”,于是,便出現了以“堡”命名的村。另外,寧陵縣柳河鎮桃園關,俗稱關上,因村后河堤多植桃樹曾名桃園,且當黃河要沖,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此設關卡,并置巡檢司,遂稱桃園關。
河南武陟縣嘉應觀雍正帝御碑詩文(局部) 圖/FOTOE
每一個與黃河有關的地名背后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時代價值,這些地名的形成與演變承載了豐富的文化信息,成為黃河文化的有力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