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資質辦理流程和辦理條件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
測繪資質的專業范圍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制作、互聯網地圖服務。
一、測繪資質申請基本條件
1.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3.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4.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二、測繪資質申請材料
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法定代表人的簡歷及任命或者聘任文件;
2.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證,畢業證書與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年限證明材料或者任職資格證書,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繳
納證明等材料;
3.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所有權證明及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測繪儀器檢定單位出具的檢定證書;
4.單位辦公場所證明;
5.健全的測繪質量保證體系證明;
6.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材料;
7.測繪成果保密管理制度材料。
三、測繪資質申報流程
1.系統注冊
2.測繪資質申請
3.受理決定
申請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不予受理、補正材料或者予以受理的決定。
4.準予決定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
5.公示期
作出擬準行政許可,公示5個工作日后(無異議),準予行政許可后10個工作日內發證。
6.領取資質證書
山西有那些地質隊?效益哪家更好????
1.山西省地勘局二一七地質隊
2.山西省地勘局二一四地質隊
1.、單位概況:
山西省地勘局二一七地質隊組建于1954年、是原地質礦產部在大同、朔州地區唯一的綜合地質勘查單位,曾被地礦部授于“找礦有重大貢獻單位”、九二年至二00一年三次被省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進企業”榮譽稱號,多次被省地勘局、大同市委、市 *** 授予“模范單位”、“市級文明單位”稱號。2001年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
二一七隊現有職工956人,其中教授級高工5人,高級技術職務62人,中級技術職務96人。設有10個管理科室、14個二級單位。
二一七隊設備齊全、配套完善,擁有國內外各類先進設備:
各種類型的油壓鉆機、轉盤式水文水井鉆機、車載式反循環鉆機、工程勘察鉆機、日本產大口徑反循環鉆機、各種類型的地基處理工程鉆機以及多臺美國I-R公司和國產的空壓機;先進的各類物設備和GPS全站儀、紅外測距儀等多種類型的測量設備;巖土、巖石、礦物測試的各類設備以及礦山機械加工、修理的各種機械設備。能更大限度地滿足礦產地質勘查、工程地質勘察、巖土工程治理、監測、檢測、水文水井勘察、地球物理和化學探礦、巖礦測試等工作需要。
二、主要工作成果:
建隊近五十年,二一七隊相繼為國家探明了各種金屬、非金屬礦產三十余種,提交各類地質報告近1400份,累計探明各種礦石儲量30多億噸,其在沸石、珍珠巖、高嶺巖、膨潤土、石墨、螢石、冶金硅石、氧化錳及砂金等9個礦種,填補了省內礦種或儲量空白。積累了雁同及忻州地區礦產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等大量資料。
從1980年至今,二一七隊共發現水源地13處,建立大同、朔州兩市地下水長期觀測網,開展地下水動態長觀二十多年,積累了較豐富的動態資料,為大同、朔州兩市長遠建設規劃和廠礦布局提供了一定的決策依據。
主要定成以下項目∶
國家重點項目——嵐縣特大型鐵礦的發現與勘探;山西河東煤田的綜合性勘探;山西更大的金礦——義興寨金礦的發現與詳勘;渾源縣槍風嶺大型膨潤土礦的發現與勘探;靈丘縣塔地特大型沸石礦、珍珠巖礦的發現與勘探;國家重點項目——山西靈丘太白維山銀錳礦的發現與勘探;國家“一五”重點項目——山西大同七峰山特大型水泥石灰巖礦詳勘;河北省張北縣蔡家營特大型鋁鋅銀礦報告編寫;神河鐵路工程地質勘查;國家的重點項目——山西大同二電廠工程構造地質詳勘;山西大同廣播電視大樓、大同電視發射塔、大同農行辦公樓、大同農行高層住宅樓、大同郵政樞紐大樓等高層建筑的工程地質勘察;大同市迎賓大橋工程地質勘察;大同飛機場工程地質勘察及跑道強夯工程;施工水井一千余眼、勘察地基千余處。同時對大同地裂縫進行了工程地質評價和研究,對大同黃土坡煤礦、上深澗鐵路專用線、大同市南郊區第三發煤站進行煤礦采空區的地質災害治理以及山西省朔州市神頭水泥石灰巖勘探礦區工程測量、大同市云崗焦化廠1∶1000管線測量和大興高速公路線路測量等大量的工程測量和地形測量;提交的《大同市上深澗煤炭集運公司洗煤廠水源地勘察報告》可采資源量達103.40萬立方米/年、經省儲委批準的《大同水泥廠中深層地下水水源地勘報告》可采資源量達5000噸/日、《大同市黨留莊水源地勘察報告》求得可采資源量1.35萬立方米/日等。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二一七隊的施工領域也已拓展到全國各地、先后進行了河北省張北縣蔡家營特大型鉛鋅銀礦地質勘查;廣東廣深高速公路高架橋基礎施工;陜西蒲城發電廠工程基礎施工;陜西神延鐵路特大橋橋樁施工;寧夏石中高速公路橋樁施工; *** 高速公路登口段黃河特大橋橋樁施工;呼和浩特市小黑河大橋基礎樁施工;山西長邯高速公路基礎樁施工;京大高速公路基礎樁施工;大同飛機場道路強夯工程和原大高速公路下米莊特大橋及大同迎賓大橋的灌注樁工程;太原引黃工程指揮部調度樓基礎樁施工,河南焦作晉焦高速公路采空區治理等。
三、服務范圍
1、承擔各種金屬、非金屬礦產不同階段(普查、詳查、勘探)的勘查工作。
2、公路、鐵路、橋梁、機場、工業與民用建筑、水利水電、堤防工程的工程勘察和不同口徑的樁基工程施工,各種工業、民用高層建筑地基的加固施工。
3、各種地下管道(煤氣管道、地下電纜管道、輸油管道)的鋪設和探測。
4、水文地質勘查,水源地評價及各類工業、農業、民用水井施工。
5、地質測繪、計算機自動制圖。
6、災害地質勘查與防治工程(采空區、地面塌陷、地裂縫等)。
7、地質勘探工程(鉆探、硐探、槽探施工)。
8、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勘查。
9、巖礦分析測試及土工試驗。
10、機械加工維修。
在鞏固以上服務項目的同時,二一七隊積極拓寬環境地質、農業地質、災害地質等服務領域,并建有金礦、錳礦各一座;開辦了集住宿、餐飲、洗浴為一體的多種經營項目,制定了立足雁同、朔州地區、面向全省及沿海地區發展的長遠規劃。
近十五年來,二一七隊共獲國家地礦部、國家儲量委員會省、市各類找礦獎、科技進步獎、勘察設計獎、優秀工程獎三十余項。
詳細地址:大同市工農路79號
法人代表:熊 忠
聯 系 人:姚培楠
電 話:5022723
傳 真:5040795
乘車路線:乘15路公交車向陽里下車往北100米
郵 編:037008
2.山西省地勘局214地質隊成立于1953年,現有在職職工688 人,其中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25人(高級68人,中級 162人,初級95人)。擁有各種儀器設備450余臺(套)。注冊成立有山西地興巖土工程有限公司、山西省第八地質工程勘察院兩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地質勘查、施工類企業。1980年獲國家地質部“功勛地質隊”稱號;1986年,地礦部、山西省人民 *** 共同在垣曲縣樹立功勛紀念碑一座;1990年被國家計委授予“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連續6年被山西省工商局命名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2000年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至 2005年三次被山西省安委會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稱號;2004-2005年連續兩年被省直工委授予“雙文明單位”稱號。2005年被山西省授于“優秀政工企業” 稱號,并獲省直“先進基層黨組織” 稱號。
全隊目前在固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水利鑿井、工程勘察專業類巖土工程、工程勘察專業類工程測量、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等七個專業范圍擁有甲級資質。在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質災害冶理工程設計、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區域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巖礦鑒定與巖礦測試等專業范圍內擁有乙級或貮級專業承包資質。主要從事礦產地質勘查與施工;地質災害治理勘查與施工;環境地質調查與勘查;水文地質勘 查與鑿井施工;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測量、繪圖;巖土礦物及水質分析鑒定;礦業開發與咨詢等業務。
建隊50多年來,累計為國家提交各類地質報告500余份,提交了潛在經濟價值達上千億元的礦產儲量,為我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設和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全隊不斷開拓地質市場,服務區域擴展到上海、廣東、海南、安徽、河北、內蒙、山東、河南、陜西、四川、重慶、貴州、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 等十幾個省、市、自治區以及菲律賓、加納、塔基科斯坦等海外國家。先后參加并完成了西氣東輸(陜二級、張家灣、太行山、新疆鹽水溝)、萬家寨引黃工程、河津華澤鋁電、 *** 然烏公路隧道、川藏公路等百余項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工程的地質勘察、基礎施工和地質災害治理任務,創出了一大批國家和省部級優質工程;憑借專業技術實力,積極為我市經濟發展提供服務,承擔并高質量完成了解州鋁廠五萬噸電解鋁生產廠區和七萬噸擴建廠區、海鑫集團辦公樓和煉鋼廠廠區、南風集團科技大樓、運城市郵政大樓、運城市氣象局辦公樓、中建大廈等上百個項目的工程勘察和基礎施工;為臨猗、萬榮、河津、永濟、聞喜等地的單位和居民找水打井上百眼,解決了我市的農田灌溉和嚴重缺水區居民靠天吃水的歷史,贏得了晉南“水龍王”的美譽。
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是靠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再是靠我隊黨建工作中強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下造就出來的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我們將繼續堅持“質量為本、恪守信譽、科學管理、探索進取”的質量方針,憑借專業技術實力,與社會各界精誠合作,為地方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是什么2021?
測繪資質分級標準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企業法人中的甲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500萬元;乙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200萬元;丙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100萬元;丁級測繪單位注冊資金不低于50萬元。申請導航電子地圖制作資質的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6000萬元等。
凡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有法人資格,并同時達到通用標準和所申請專業類別的專業標準要求。取得乙級測繪資質的測繪單位應在專業標準規定的作業限制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甲級測繪資質無作業范圍限制。
測繪資質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測繪資質申報的流程大同小異,但是每個地方的審核節點會有些許小的變化,以湖南資質審批為例,其所經過的流程大概如下:單位申請-市經辦人初審-市級局長轉報-經辦人待受理-經辦人受理-省經辦人審查-省級處長審核-省經辦人發證;每個省份的資質審核周期不盡相同,整體來說一般是3個月左右能夠下證。
總的來講測繪資質辦理注意事項就是三大塊:技術人員部分,儀器設備部分,制度類文件資料和檔案室部分,在接到現場核驗之前一定要對上述信息分門別類的整理好,不要等到主管部門人員到現場以后才手忙腳亂開始操作。
山西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全省國土資源系統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省委省 *** 和國土資源部的要求,按照“守土盡責,依法行政,保障發展,服務基層”的總體思路,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全面推進改革、發展與穩定,切實做到了“抓大事,辦實事,不出事”,實現了保護資源更加嚴格規范、保障發展更加持續有力、維護權益更加切實有效、服務社會更加全面優質,在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 煤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實現預定目標
● 土地開發整理成效明顯
● 重點項目建設資源保障有力
● 土地供應和資產處置更加完善
● 礦產規劃和地質勘查得到空前加強
● 地質環境保護與災害防治扎實有效
● 國土資源管理基礎工作穩步推進
● 測繪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 土地礦產開發利用秩序進一步規范
● 領導班子隊伍作風建設得到加強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山西省土地總面積15.68萬平方千米,約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64%。土地資源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山地多川地少,山地、高原、丘陵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80.3%,且60%以上地區水土流失嚴重;二是人均占有耕地1.8畝,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9畝,但耕地單位面積產量不高,這幾年全省糧食總產量一直在90億~100億千克之間徘徊,人均占有糧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三是耕地質量總體較差,全省有2/3的耕地為中低產田,79.44%的耕地為旱地,64%的耕地分布在坡度7度以上的自然坡面上,60%的耕地有機質含量低于1%;四是近幾年耕地和未利用地大幅度減少,林地面積明顯增長。
1.土地利用現狀及結構
根據土地利用調查結果,到2006年底,山西省有農用地15 211.45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4.71%;建設用地1 287.51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5.48%;未利用地7 007.7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29.81%。與2005年同期相比,農用地和建設用地面積增加,未利用地面積減少。
在農用地中,耕地6 081.45萬畝、園地442.96萬畝、林地6 626.18萬畝、牧草地987.47萬畝、其他農用地1 073.39萬畝,分別占農用地總面積的39.98%、2.91%、43.56%、6.49%、7.06%。
圖1 2006年山西省土地利用構成情況
圖2 2006年山西省農用地構成情況
在建設用地中,居民點及工礦用地 1 145.02 萬畝,交通運輸用地92.89萬畝、水利設施用地49.60萬畝,分別占建設用地總面積的88.93%、7.22%、3.85%。
在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6 598.97萬畝、其他土地408.76萬畝,分別占未利用地總面積的94.17%、5.83%。
圖3 2006年山西省建設用地構成情況
與2005年同期相比,耕地、其他農用地、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呈減少趨勢,其他二級地類呈增加趨勢。
2.各類土地變化趨勢、規模
2006年山西省土地變更總量為102.17萬畝,占全省統計地類總面積的0.43%,較2005年增加34.39萬畝。各地類變化趨勢與規模見表1。
表1 山西省2006年度各類土地變化情況表 單位:萬畝
從一級地類看,近兩年農用地、建設用地呈增加趨勢,未利用地呈減少趨勢;從二級地類看,近兩年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大幅度減少,林地呈大幅度增長態勢。本年度山西省二級地類與2005年同期相比表現為“五減五增”,即:耕地、其他農用地、水利設施用地、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有所減少,園地、林地、牧草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和交通運輸用地有所增加。其中耕地面積減少最多,凈減少40.90萬畝,其次是未利用土地,凈減少16.82萬畝;林地增加面積更大,凈增加38.63萬畝,其次是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凈增加面積20.83萬畝。耕地和未利用土地減少、林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全省各地有計劃地實施了退耕還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歷年建設用地漏變更面積。
3.耕地變化情況及分析
2006年,耕地減少量為55.26萬畝,同期新增耕地14.36萬畝,耕地凈減少40.90萬畝。具體減少去向見表2。
表2 山西省耕地減少去向統計表
(1)建設占用耕地情況。2006年全省建設占用耕地19.17萬畝,占耕地減少總量的34.69%,較2005年3.95萬畝,增加了15.22萬畝。建設占用耕地主要集中在呂梁市、臨汾市、長治市和運城市。建設占用耕地以獨立工礦用地占用耕地最多,全省共10.06萬畝,占建設占用耕地總面積的52.48%,其次是農村居民點3.92萬畝,占建設占用耕地總面積的20.45%。
(2)農業結構調整占用耕地情況。農業結構調整占用耕地8.43萬畝,占耕地減少總量的15.26%,主要集中在太原市的清徐縣、尖草坪區和晉城市的城區、澤州縣。農業結構調整占用耕地的主要原因:①農民受經濟利益驅動,自發地將耕地發展為新品種果園;②一些地方推行生態農業,將部分耕地轉為林地。
(3)生態退耕情況。全省生態退耕26.99萬畝,占耕地減少總量的48.82%。山西省本年度土地變更調查體現出來的生態退耕,主要是因為過去幾年生態退耕漏變更的縣市2006年進行了變更,如忻州市的偏關縣、呂梁市的中陽縣和朔州市的山陰縣。2006年度山西省未安排生態退耕。
(4)災毀耕地情況。2006年全省災毀耕地58.60畝,占耕地減少總量的0.01%。
(5)其他減少耕地情況。其他情況減少耕地0.66萬畝,占耕地減少總量的1.20%。主要是耕地變更為其他農用地列入了“其他減少耕地”欄目中。主要集中在運城市的夏縣和晉城市的陵川縣,把耕地變更為農村道路,分別為0.26萬畝和0.07萬畝。
4.耕地增加來源情況分析
2006年全省新增耕地為14.36萬畝,較2005年增加8.70萬畝,具體來源詳見表3。
表3 山西省耕地增加來源統計表
(1)土地開發。土地開發增加耕地6.64萬畝,占耕地增加總量的46.30%,主要包括荒草地、鹽堿地、其他未利用土地和灘涂的開發。其中,荒草地開發為耕地2.87萬畝、鹽堿地開發為耕地0.58萬畝、其他未利用土地開發為耕地0.50萬畝、灘涂開發為耕地1.69萬畝,分別占開發耕地總量的43.16%、8.72%、7.52%和25.41%,主要集中在長治市、晉中市和忻州市等地。原因是由于國家建設占用耕地的“占補平衡”政策實施,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占用耕地必然要補充相應數量和質量的耕地,所以加大了對荒草地、鹽堿地和灘涂的開發力度和對建設用地的復墾力度。
(2)土地復墾。全省土地復墾增加耕地0.63萬畝,占耕地增加總量的4.38%。主要是廢棄的居民點、獨立工礦、道路等經土地復墾為耕地。集中表現在長治市,長治市當年復墾增加耕地0.22萬畝,占全省復墾增加耕地總量的34.92%。
(3)土地整理。全省通過土地整理增加耕地1.09萬畝,占耕地增加總量的7.56%,包括農村道路、溝渠及農用地整理為耕地。其中晉中市、忻州市和長治市土地整理面積更大,約占全省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積的77.49%。
(4)農業結構調整。全省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耕地5.33萬畝,占耕地增加總量的37.11%。園地、林地和牧草地轉為耕地是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耕地的主要來源,集中于臨汾市的曲沃縣和晉城市的陵川縣等地。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幾年來有些地方果品低產或滯銷,果園種植相對效益低下,農民自發地伐園還耕,如曲沃縣當年園地轉為耕地3.36萬畝。
(5)其他情況。其他情況增加耕地面積0.67萬畝,占耕地增加總量的4.65%。主要是農民自行將林地、牧草地或未利用土地轉為耕地或農民自發將未成活的退耕還林地復耕。如臨汾市的大寧縣將0.16萬畝未成林造林地轉為耕地。
5.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占補平衡情況分析
2005年全省耕地總量為6 122.34萬畝,2006年為6 081.45萬畝。本變更年度內共減少耕地面積55.26萬畝(凈減少40.90萬畝),其中生態退耕和農業結構調整分別減少耕地26.98萬畝和8.43萬畝,按照《關于搞好農用地管理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1999]511號)精神,生態退耕和農業結構調整占用耕地不作為耕地減少考核。依此計算,2006年全省除生態退耕和農業結構調整原因外共減少耕地19.85萬畝,非農業結構調整補充耕地9.03萬畝,增減相抵凈減少耕地10.82萬畝,主要是因為本年度漏變更建設用地占用耕地9.68萬畝,造成了本年度未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2006年土地變更顯示全省各項建設占用耕地19.17萬畝,同期開發復墾整理增加耕地8.36萬畝,增減相抵凈減少10.81萬畝,未實現耕地占補平衡,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及漏變更未批先建占用耕地10.91萬畝,未批先建占用耕地沒有補充耕地,造成耕地沒有達到占補平衡。但從整體來考慮,因為未批先建在補辦用地手續時還會補充同等數量和質量的耕地,所以最終還會達到占補平衡。
6.建設用地審批情況
2006年,全省批準用地面積6 283.85公頃,農用地面積6 094.55公頃,耕地 4 875.47 公頃,其中國務院批準583.91公頃,省 *** 批準用地5 699.94公頃。經國務院批準的用地中,農用地轉用394.62公傾,耕地366.01公頃;省 *** 批準的用地中,農用地轉用5 699.93公頃,耕地4 509.46公頃。批準分批次建設用地2 268.97公頃;批準單獨選址建設用地(含重點急需項目)4 014.88公頃,其中交通運輸用地164.99公頃。
二、礦產資源
(一)礦產資源現狀
山西省是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既分布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也是資源開發利用大省,在全國礦業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省已發現礦產118種(金屬礦產29種,非金屬礦產82種,能源礦產4種,水氣礦產3種),其中有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63種。與全國同類礦產相比,資源儲量居全國之一位的礦產有煤、煤層氣、鋁土礦、耐火粘土、鐵礬土、含鉀巖石6種。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礦產有35種,主要礦產為煤、煤層氣、鋁土礦、鐵礦、銅礦等。煤炭資源得天獨厚,資源儲量豐富、分布廣泛,煤質優良,保有資源儲量2 674.11億噸,占全國保有儲量的25.12%;煤層氣資源十分豐富,晉城、西山、河東等地為煤層氣高產富集區,保有資源儲量466.65億立方米,全國首屈一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鋁土礦資源廣泛分布于34個縣(市),保有資源儲量9.93億噸,占全國保有資源儲量的39.68%;鐵礦類型多,資源儲量豐富,分布廣泛,保有資源儲量38.51億噸,居全國第五位;銅礦集中分布于中條山區,保有資源儲量405.89萬噸,居全國第八位。
全省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中,具有資源優勢并在國民經濟建設、工農業生產和外貿出口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有煤、煤層氣、鋁土礦、鐵礦、銅礦、耐火粘土、水泥灰巖、熔劑灰巖、芒硝、金紅石、石膏、硫鐵礦等。此外,錳、銀、金、石墨、膨潤土、高嶺土、硅石、含鉀巖石、煉鎂白云巖、花崗巖、沸石等礦產也有著非常良好的發展前景。
(二)地質勘查投入與勘查成果
礦產規劃和地質勘查得到空前加強。鋁土礦開發利用規劃已經山西省、國土資源部批準付諸實施;10個國家規劃煤炭礦區礦業權設置方案,已經國土資源部批準、國家發改委同意實施;山西省地質勘查規劃(2006~2010年)得到國土資源部專家評審會的高度評價。省 *** 召開了全省地質工作會議,下發了《關于落實國務院加強地質工作決定的實施意見》,建立了地質勘查基金,落實2006年度找礦資金5.2億元、地質勘查項目102個。組織實施了2005年度地質找礦項目30個、完成投資9 195萬元,預期新增資源/儲量煤炭34.73億噸、鋁土礦2.7億噸、鐵礦5 082萬噸;代縣金紅石礦新增儲量136萬噸,達到特大型規模。
(三)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情況
1.頒發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情況
截至2006年底,全省有效的采礦許可證共計3 190個,批準登記面積7 216.75平方千米,收繳采礦權使用費542.55萬元;有效的勘查許可證282件,批準登記面積3 257.63平方千米,收繳探礦權使用費69.93萬元。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基本情況
山西省近年來主要開發的優勢礦產為煤、鋁土礦、鐵礦、銅礦、金礦、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巖、芒硝、硫鐵礦、石膏等十種礦產。全省煤炭開發程度較高,經過50余年的開發,其保有探明儲量為2 650億噸,2006年全省煤炭產量達到5.3億噸,非煤礦產產量也達到1億噸,礦產資源開采及加工業已成為山西省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煤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實現預定目標。91個產煤縣(區)由整合前的4 389座煤礦(井)最終保留3 026座煤礦(井),壓減和關閉淘汰1 391座礦井;征收采礦權價款167億元。
截至2006年底,全省共有各類礦山企業4 441個,其中大型礦山企業120個,中型礦山企業134個,小型礦山企業3 088個,小礦1 099個。按礦種劃分,煤礦企業3 607個,鐵礦241個,鋁土礦7個,銅礦17個,金礦15個,錳礦7個,硫鐵礦40個,石膏礦26個,耐火粘土礦16個,水泥用灰巖29個,其他礦山企業436個。礦山企業年產礦石總量為5.78億噸,從業人數787 362人,工業總產值974.22億元,利稅總額86億元。
煤礦分布在全省11個市。煤礦企業有3 607個,主要集中在太原市、大同市、朔州市、長治市、陽泉市、晉城市和呂梁市。煤礦企業年產礦石總量為5.41億噸,從業人數736 083人,工業總產值924.8億元,利稅總額81億元。
三、地質環境與災害防治
2006年山西省加大了地質災害基礎調查與地質災害治理的力度,全省共投入資金 2 765 萬元,全部為地方 *** 投入。開展了25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投入資金315萬元;開展了15個縣市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項目,投入資金2 450萬元;開展了10個地質災害治理項目。
省 *** 下發了《山西省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對1 678個地質災害點進行了巡查,發布汛期地質災害預報11次,防止了重大災害事故發生。全省申報10個國家級、批準38個省級地質環境保護治理項目。大同火山群、榆社縣新生代古生物化石分布區成為省級地質公園。
2006年,全省共發生地質災害30起,其中包括滑坡4起、崩塌5起、地面塌陷17起、地裂縫4起,造成17人死亡、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 098.60萬元。誘發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煤礦采空區造成的。
四、國土資源市場
2006年,全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1 553宗,土地出讓面積2 544.95公頃,土地成交價款58.23億元,土地純收益26.49億元。
表4 山西省2000~2006年土地出讓情況
續表
五、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山西省開展了農村集體土地“自發入市”、磚瓦窯違法占地、“以租代征”違法用地、閑置土地和別墅用地等專項清理活動,鞏固了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果。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采取突擊檢查、專項整治、駐點督辦、租用警用直升機航拍等方式,以及國土資源廳主要領導帶隊對重點礦區進行明察暗訪,全面落實限期鑒定、限期查處制度,使越層越界、無證開采得到有效制止。公開查處10起土地違法典型案件,對違法案件查處不到位的4個縣(市)暫時凍結了建設用地報批,與紀檢監察部門和司法機關開展了聯合執法。
1.土地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全省發現各類土地違法行為3 484起,涉及土地面積2 267.64公頃;立案查處2 792件,涉及土地面積2 080.42公頃,立案率80.14%;本年結案2 734件,涉及土地面積2 189.22公頃,結案率97.92%;罰沒款7 991.83萬元,收回土地122.92公頃,其中耕地34.74公頃。
2.礦產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6年全省立案查處各類礦產違法行為2 101件,上年未結案117起,查處結案 2 188 件,結案率為98.65%;罰款5 030.92萬元;吊銷采礦許可證29個。
六、測繪管理
測繪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省 *** 發布了《“十一五”基礎測繪專項規劃》和《山西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提供使用辦法》;完成了1∶1萬基礎測繪首次更新任務;《山西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建設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七、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2006年共申請行政復議案件53件;受理53件;審結45件,其中維持32件,確認違法1件,撤銷9件,撤回申請3件。
八、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情況
2006年,全省國土資源管理從業人員為13 052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2 685人,占總人數的20.57%。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6 841人,占總人數的52.41%;高中及中專以下 6 211 人,占總人數的47.59%。
圖4 2006年山西省國土資源從業人員學歷構成情況
2006年參加學歷教育的有745人,其中碩士5人、本科303人、大專437人。取得學位(學士學位)的有2人,參加黨校、行政學院、國外及其他培訓的1 105人。隨著國土資源部門機構改革的逐步的到位,行政人員編制逐年有所下降,國土資源管理人員素質有很大提高。
九、2007年的主要工作任務
2007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之年,是落實國家嚴格土地和礦產資源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資源節約和集約利用的關鍵之年。全省國土資源系統要以 *** 理論和“ *** ”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學習貫徹省第七次黨代會、省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會議精神,按照“守土盡責,依法行政,保障發展,服務基層”的總體要求,積極參與宏觀調控,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著力增強 *** 對土地、礦產資源的調控力度,有效提高國土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力,大力加強國土資源系統班子、隊伍和作風建設,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集約節約,有保有壓,保障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用地。
(2)深化整合,科學規劃,優化礦產資源配置。
(3)選好項目,用好資金,力爭地質找礦實現更大突破。
(4)以建促保,造地復墾,新增耕地30萬畝。
(5)以人為本,集中統籌,實施農村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6)依靠科技,信息共享,提高基礎工作管理水平。
(7)明確責任,強化執法,進一步規范土地、礦產開發利用秩序。
(8)充分激勵,嚴格要求,切實加強行業管理。
(9)完善體制,提高素質,全面加強領導班子、隊伍、作風建設。
大同市縱橫測繪有限責任公司怎么樣?
大同市縱橫測繪有限責任公司是2002-12-20在山西省大同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于大同市新建南路78號富臨寶城。
大同市縱橫測繪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40200746008447C,企業法人劉桂芝,目前企業處于開業狀態。
大同市縱橫測繪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工程測量. 控制. 地形. 市政工程. 線路管道測量. 地籍測繪丙級( 憑資質證開展業務)。在山西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91229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69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于良好。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大同市縱橫測繪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