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人片 黄 色 大 片,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开心色,无码少妇高潮浪潮AV久久

山西省太原市測繪資質單位自查結果2023(實時/更新中)

2024-05-28 山西測繪資質 29
A?AA?

山西省省級太原傷殘定權威機構在哪家???

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

是根據司法部《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經山西省司法廳批準設立的首家面向社會服務的中立性司法鑒定機構。

山西省太原市測繪資質單位自查結果2023(實時/更新中)

該中心依托法醫學院,技術力量雄厚,儀器設備先進,擁有遺傳分析系統、氣質聯用儀、氣相色譜儀、液質聯用儀、液病理圖像分析系統等大型儀器設備所有鑒定人員均持有山西省司法廳頒發的《司法鑒定人執業證》,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或博士、碩士學位。

中心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遵循科學、客觀、獨立、公正的原則,接受各地公、檢、法、司機關、仲裁機構或當事人的委托,恪守職業道德,為社會提供科學的法醫學咨詢、檢驗、鑒定服務。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擴展資料:

關于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檢驗鑒定項目:

1、法醫病理檢驗鑒定

主要確定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推測死亡時間,判定損傷與疾病的關系,包括交通損傷、暴力性人身傷、疑為暴力性死亡的自然性猝死、涉及醫療訴訟的死亡及其它可能涉及法律問題的傷亡。

開展的項目有尸體檢驗、法醫病理組織學檢驗(切片和閱片)及硅藻檢驗等。

2、法醫物證檢驗鑒定

親子鑒定、血液痕、 *** 斑、組織塊的DNA分析(STR、SNP)和常規血型測定、骨髓移植監測等。

3、法醫毒物檢驗鑒定

體內外常見毒(藥)物的檢驗。包括氰化物、甲醇、乙醇、一氧化碳、亞硝酸鹽、農藥、殺鼠藥、砷、汞、生物堿類藥(毒)物、常見毒品、強酸、強堿及安定類、巴比妥類、吩噻嗪類等安眠鎮靜藥物。

4、臨床法醫檢驗鑒定

包括各種案件的損傷程度鑒定及傷殘鑒定。損傷與疾病的因果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山西醫科大學官網——司法鑒定中心簡介

山西拆遷農用宅基地政策有那些,請高人指點一下

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價格評估辦法

來源:太原市人民 ***

時間:2007-03-23

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價格評估辦法

晉政發〔2004〕48號

之一條

為規范城市房屋拆遷價格評估行為,維護城市房屋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及《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省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拆遷房屋涉及的房屋價格評估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城市房屋拆遷價格評估活動,是指具有房地產價格評估資格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規范,根據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的區位、用途、建筑面積等因素,確定被拆遷房屋補償金額的房地產市場價格評估行為。

第四條

省人民 ***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市房屋拆遷價格評估工作。

市、縣(區)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房屋拆遷評估價格管理工作。

第五條

從事城市房屋拆遷價格評估活動的評估機構,應當具有三級以上房地產價格評估資質等級。

設區的市、縣(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每年向社會公布具備城市房屋拆遷價格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名單。

第六條

確定城市房屋拆遷評估機構應當公開、透明,在采取被拆遷人投票或者拆遷當事人抽簽方式的基礎上,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拆遷當事人可以向城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隨機抽取。

第七條

城市房屋拆遷價格評估,應當遵循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干預城市房屋拆遷價格評估活動。

第八條

設區的市、縣(市)人民 *** 應當根據當地各類房屋的重置價格和房地產市場交易價格,每年至少公布一次不同區位的房屋拆遷評估指導價。

房屋拆遷評估指導價,由設區的市、縣(市)人民 *** 建設(房地產)主管部門會同價格主管部門編制,報設區的市、縣(市)人民 *** 批準后公布。

第九條

房屋拆遷價格評估包括分類評估和分戶評估。

分類評估應當依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結構、用途等因素,對拆遷范圍內被拆遷房屋進行分類,確定各類被拆遷房屋的市場平均價格。

分戶評估應當依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結構和建筑面積,結合分戶房屋的樓層、朝向、成新等因素,確定被拆遷房屋的市場價格。

第十條

集中或者成片安置的住房,按幢或者住宅區實行分類評估;非住宅房屋或者零星安置的住房,實行分戶評估。

第十一條

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拆遷人,應當依法委托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與受委托評估機構簽訂書面委托評估合同。

受委托的評估機構應當依據被拆遷房屋所在地人民 *** 公布的房屋拆遷評估指導價,對被拆遷房屋進行評估,確定拆遷范圍內被拆遷房屋的市場價格。

第十二條

受委托評估機構不得 *** 或者變相 *** 受委托的評估業務。

評估機構或者評估人員與拆遷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者是拆遷當事人的,應當回避。

第十三條

拆遷當事人應當向評估機構如實提供拆遷估價所需要的資料,協助評估機構進行實地查勘。

第十四條

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為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查閱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權屬檔案和相關房地產交易信息提供方便。

第十五條

被拆遷房屋的性質、用途和建筑面積應當以房屋所有權證和房屋權屬檔案的記載為準。

被拆遷房屋未領取房屋所有權證的,應當根據被拆遷房屋的規劃手續確定其性質、用途;規劃手續難以確定的,由拆遷人和被拆遷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應當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確認。

被拆遷房屋未領取房屋所有權證的,可以委托具有房產測繪資質的房產測繪單位測量建筑面積。

第十六條

拆遷評估人員應當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實地查勘,做好實地查勘記錄,拍攝反映被拆遷房屋外觀和內部狀況的影像資料。

實地查勘記錄應當由實地查勘的評估人員、拆遷人、被拆遷人簽字。

因被拆遷人的原因不能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實地查勘、拍攝影像資料或者被拆遷人不同意在實地查勘記錄上簽字的,應當由除拆遷人和評估機構以外的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見證簽字。

第十七條

城市房屋拆遷價格評估機構,應當根據國家《房地產估價規范》等規定進行,并向委托人出具評估報告。

評估報告應當由專職注冊房地產估價師簽字,并加蓋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專用章。

第十八條

評估報告中的評估目的應當表述為確定被拆遷房屋貨幣補償金額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格。

第十九條

拆遷人應當在拆遷范圍內公示被拆遷房屋的評估因素、評估依據,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時間不得少于10日。

對分類評估的初步評估結果,評估機構應當在拆遷范圍內進行公示,聽取有關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并在公示期間內進行現場說明。公示時間不得少于10日。

第二十條

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由拆遷當事人參照被拆遷房屋的分類評估價格或者分戶評估價格進行協商。

集中或者成片安置的住房,參照分類評估價格達不成協議的,可以參照分戶評估的價格確定。

第二十一條

同一個拆遷項目的被拆遷房屋、集中或者成片安置住房的分類評估,應當委托同一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第二十二條

實行貨幣補償的,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由拆遷雙方當事人參照分類評估價格協商確定。

實行產權調換的,被拆遷房屋的補償金額確定后,在結算被拆遷房屋與安置用房的差價時,集中或者成片安置的住房,按照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的分類評估結合樓層差價確定價格;非住宅房屋或者零星安置的住房,按照分戶評估的價格確定。

第二十三條

對評估結果有爭議的,拆遷當事人可以自收到分戶評估報告之日起5日內,向原評估機構書面申請重新評估。

原評估機構應當自收到重新評估申請之日起3日內向申請人出具書面復估結論;原評估機構調整評估結果的,原評估機構還應向委托人出具調整后的評估報告并注明調整原因。

第二十四條

對重新評估結果有爭議的,拆遷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評估報告之日起15日內,向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技術鑒定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原評估機構應當及時向專家委員會提供評估報告、評估技術報告及其他有關資料。

第二十五條

專家委員會受理鑒定申請后,應當對評估報告的合法性、規范性、合理性進行鑒定,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日內,出具鑒定意見。

專家委員會成員與原評估機構、拆遷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者是拆遷當事人的,應當回避。

經專家委員會鑒定,評估報告合法、規范、合理的,專家委員會應當出具維持原評估結果的鑒定意見。

經專家委員會鑒定,評估報告不合法、不規范、不合理的,拆遷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專家委員會鑒定意見之日起3日內,要求原評估機構重新評估,或者另行委托其他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受委托機構應當自收到委托書之日起7日內,出具評估報告。

拆遷當事人對新做出的評估結果無異議的,評估結果作為拆遷補償的依據;拆遷當事人對新做出的評估結果仍有爭議的,拆遷人應重新向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專家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5日內出具鑒定意見。

第二十六條

從事房屋拆遷評估活動的評估機構或者評估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山西省城市房屋交易管理條例》、《城市房地產中介服務管理規定》、《房地產估價師注冊管理辦法》等規定給予處罰,并記入信用檔案:

(一)出具虛假評估報告的;

(二)與拆遷當事人一方串通,損害另一方合法權益的;

(三)以回扣等不正當手段獲取拆遷評估業務的;

(四)允許他人借用自己名義從事拆遷評估活動或者 *** 、變相 *** 受委托的拆遷評估業務的;

(五)多次被申請鑒定,經查證,確實存在問題的;

(六)違反國家《房地產估價規范》和本辦法其他規定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七條

評估機構或者評估人員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由市、縣(區)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據《山西省城市房屋拆遷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處罰。

第二十八條

城市規劃區外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涉及的房地產評估活動,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安陽市國土資源局

安陽市地處河南省最北部,與河北、山西兩省交界。地理坐標:北緯35°12′~36°22′,東經113°38′~114°59′。轄區東西22公里,南北128公里,總面積7354平方公里,總人口567.4萬人。中部有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貫穿南北,南距省會鄭州190公里。交通便利,素有豫北要沖、四省通衢之稱。轄4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林州市)、4個縣(安陽縣、安陽市、湯陰縣、內黃縣、滑縣)、1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50個鄉、42個鎮、43個街道辦事處、202個社區、居委會(市區142個社區),3280個行政村。

楊學文 黨組書記、局長

鄧永生 黨組副書記、調研員

田樹林 黨組成員、副局長兼安東新區建委辦副主任(正處級)

逯建修 黨組成員、調研員

鐘會學 黨組成員、副局長

陸新生 黨組成員、副局長

郭利民 黨組成員、副局長

楊學文簡介:河南林州人,漢族,1955年12月28日出生, *** 黨員。1974年12月參加工作。1974年12月~1986年10月,在部隊服役;1986年10月~1990年1月,任安陽市紀檢委干事;1990年1月~1992年12月,任安陽市紀檢委副科級紀檢員;1992年12月~1995年5月,任 *** 安陽市紀檢委案件審理室主任(正科級);1995年5月~1999年3月, *** 滑縣縣委常委、紀檢委書記;1999年3月~2004年3月,任安陽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2004年3月至今,任安陽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局機關內設辦公室、法規監察科、科技與調控監測科、規劃科、財務科、耕地保護科、用地審批科、地籍管理科、測繪管理科、土地利用科、礦產開發管理科、勘查儲量環境科、人事科、離退休干部工作科、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室、審辦科等17個職能科室;轄土地儲備中心、地產交易中心、土地監察隊、礦產資源監察隊、開發區分局、國土資源調查規劃與測繪院、征撥用地事務所、地租征收處、土地整理中心、信息中心等10個二級機構。全局共有干部職工315人(其中在職人員262人,離退休人員53人)。

【土地資源】安陽行政區總面積735154.45公頃,其中,耕地411377.85公頃,園地5877.03公頃,林地69917.04公頃,草地35807.98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02278.12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9739.97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21488.31公頃,其他土地68668.15公頃。第二次土地調查全市基本農田保護區總面積346955.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率為84.34%,其中耕地面積346722.8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的99.93%;其他地類面積232.2公頃,占基本農田總面積的0.07%,其中園地面積187.29公頃,占基本農田總面積的0.05%,林地面積44.91公頃,占基本農田總面積的0.01%。

【礦產資源】安陽市礦產資源豐富,主要存在兩種類型。一類是和地層沉積程序有關的沉積礦產;另一類是巖漿侵入后自身產生的,或巖漿與圍巖發生變化產生的礦產。安陽市西部山區沉積巖和巖漿巖大范圍出露,發現大量有用礦產,如鐵礦、煤炭、石英砂巖、白云巖、石膏、含鉀(砂)巖、石灰巖、大理石、錳礦、石棉礦、長石礦、蛭石礦等;東部平原區被新生代地層掩蓋,礦產賦存情況不得而知;西部山區的已知礦產,由于受開發緩急的影響,勘察程度也大不相同。

地熱資源已勘探發現地下熱水,主要分布于青洋口斷裂(安封存一線)與湯東斷裂(大韓村、高莊一線)之間,沿湯陰地塹呈北東向帶狀分布(安陽市境內)長約30公里,寬約15公里范圍內;另外,在林州市城關鎮小菜園一帶經物探工作發現地熱異常,有地下熱水存在的可能。地下熱水勘探開發程度較低,僅限于石油、金屬礦產、地質構造、水文等勘察工作的同時對地熱資源有所發現。

安陽西部山區有較好的成礦條件,還發現有銅、鈮鉭、水晶、冰洲石等多種礦點。由于沒有進行系統的基礎地質工作,許多有益礦產未被發現;對已經發現的礦產未能做出正確評價,影響了安陽礦產資源及時開發利用。

【耕地保護】2010年,安陽市、縣、鄉各級 *** 層層簽訂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依據新一輪規劃確定的基本農田保有量,對基本農田布局進行合理劃分調整,并納入 *** 年度綜合目標考核體系,實行嚴格獎懲。2010年,安陽市耕地面積為40.88萬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35.25萬公頃。2010年3月,安陽市通過省 *** 組織的2009年度耕地保護目標驗收,并代表河南省迎接國家三部(局)對省級 *** 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的檢查,受到了國家三部(局)的充分肯定和好評。

【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基礎性工作】一是重新設立和完善大型宣傳標志4塊,鄉級固定永久性標志101塊,設立(更新)田間地頭標志牌1152塊,刷寫宣傳標語620余條。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基本農田補劃儲備制度。對已驗收的國家、省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和占補平衡項目,符合基本農田條件的,及時納入“基本農田補劃儲備庫”管理。

【全市耕地占補平衡及總量動態平衡】2010年,安陽市上報建設用地項目占用耕地17789畝,按照“占一補一”的要求,補充耕地17789畝。為確保全市耕地占補平衡,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工作力度,合理開發利用耕地后備資源。全年補充耕地項目通過驗收合格15批146個,新增耕地面積29084畝,并及時納入“補充耕地儲備庫”進行統一管理,連續12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有余。

【國土資源規劃修編】2010年,積極推進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審批;同時,積極完善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成果,全市5縣(市)的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成果已全部經省 *** 批準,全市100個鄉(鎮、辦)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全部由市 *** 批準。按照礦產資源規劃修編工作總體部署,完成了新一輪市級礦產資源規劃編制成果,2010年5月,通過省國土資源廳預審,按照預審意見和要求,正在積極完善礦產資源規劃修編成果。

【開展土地綜合整治試點】2009年,安陽縣被省廳確定為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縣。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正逐步建立起“ *** 主導、國土搭臺、部門聯動、統籌規劃、整合資金,整體推進”的工作機制,實行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重點開展農田整治。2010年8月,河南省土地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啟動第二批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的通知》,耕保科積極籌劃,認真組織各縣(市、區)上報試點項目。經過篩選,全市共上報試點7個,分別為林州市3個、滑縣2個、湯陰2個,涉及52個行政村。

【用地報批】2010年,河南省下達安陽市的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6000畝左右,但全市市區用地需求量約為1.5萬畝左右,用地計劃指標與用地需求存在巨大的差距。為緩解用地計劃指標不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安陽市國土資源局積極組織用地報批,并于年初主動向發改委、規劃局、重點辦等單位征求項目用地情況。同時,加大與省廳、國土部的溝通力度,積極將市重點項目協調列入國家和省重點項目。2010年,全市報國務院批準城市批次實際申報面積達8741畝,其中農用地7935畝。

【重點項目用地服務】2010年,安陽市對167個省、市重點項目、聯審聯批項目與174個市城建三年計劃項目全部建立臺賬并定期更新,積極與市重點辦、項目單位聯系溝通,建立健全市、縣兩級聯動機制,同時,采取提前介入、主動服務、跟蹤督辦的方式,將推動重點項目進展與審辦窗口受理、業務科室辦理相銜接,對重點項目用地手續實行統一協調、現場會審,確保高效有序辦理。協調有關聯審聯批項目土地手續加快辦理,確保了老干部活動中心、京港澳高速南北出口、職教園區、公交南停車場、市委黨校等一大批省、市重點項目及時申報。

【土地征收指導與協調】2010年,安陽市繼續做好土地征收的指導協調工作,進一步規范征地程序,推進征地補償新標準的全面實施。建立健全溝通聯系機制,用地、征地工作配合更加密切,通過征地工作臺賬、項目分析會等多種形式,使征地工作中的問題得以盡早解決,同時在包干征地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和完善征地工作模式。積極探索多元安置途徑,逐步完善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機制,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全年土地征收共涉及貞元廣場南側用地、開發區物流園區、永明路南段等用地項目42個,合計3926.06畝,其中已完成征地項目9個,面積1132.523畝,確保了重點項目用地順利實施。

【供地保障】2010年,安陽市國土資源局簡化手續,加快進度,積極主動服務各類建設項目,特別是重點工程用地的供地工作。先后完成了安陽市第八中學、安陽市會展中心、安陽義烏國際商貿城等項目,同時加強居住用地結構調整,切實保障民生工程建設用地,先后完成了星月灣、北辰家園二期、豫北棉紡織廠棚戶區等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項目。2010年,全市土地供應總量為40宗,供應總面積252.239公頃,其中出讓土地為26宗,供地面積133.5585公頃,出讓價款57142萬元,全部為“招拍掛”出讓項目;劃撥土地14宗,供地面積118.6805公頃。

【地政地籍】截至2010年11月上旬,安陽市市區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發證256宗,城鎮住房分割登記發證7906宗,辦理各類抵押登記29宗,盤活土地資產3億多。為單位、個人、司法、仲裁機構等部門依照規定提供土地登記查詢100多人次,同時,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妥善解決群眾辦證難、各區發證工作中成套住宅劃撥用地 *** 、成套住宅出讓年限到期的后續辦證等問題,并為企業融資用于土地抵押登記開設綠色通道,為促進我市經濟發展、優化投資環境提供了有效保障。

【完善土地公開出讓制度】2010年,安陽市國土資源局采取 *** 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收回、置換等方式,以實物儲備和信息儲備為手段,將閑置未用、低效利用和改制企業的土地,全部納入收購儲備的范圍,統一安排,推向市場,公開供給。同時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繼續推進經營性用地公開出讓,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出讓比率達到100%。全年共完成土地 *** 27宗, *** 金額4622.9824萬元;土地掛牌出讓18宗,成交價款54872萬元;成交采礦權2宗,成交價款109萬元。

【節約集約利用土地】2010年,安陽市積極把產業聚集區和標準廠房建設作為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的著力點。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的原則,引導項目進入各類聚集區,同時,加大對產業集聚區的用地管理,各縣(市、區)新建工業項目一律要進入產業集聚區,鼓勵建造和使用多層標準廠房,各類產業集聚區范圍內,嚴禁進行房地產開發,提高用地容積率,加大投資強度。全市已累計建成標準廠房用地總面積124.43公頃,多層廠房建成用地面積73.515公頃。

【建立節約集約用地考核制度】2010年,安陽市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調整來促進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保證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可持續性。一是強化了項目用地預審職能,突出用地預審對用地規模的控制作用,引導項目節約集約用地,防止新增土地低效和閑置,通過節約集約用地保障更多的建設項目落地,促進發展模式的轉變;二是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綜合手段,提高利用效率,新增建設用地,劃撥土地在現評估價格上上浮10%,房地產開發在現評估價格上上浮30%,利用存量建設用地,拆遷安置成本高于土地評估價格的按成本價掛牌;三是建立健全項目用地批后監管機制,國土、發改、規劃等部門共同組成評估機構,建立節約集約評價系統,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將集約利用納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批而未用土地清查處置】2010年,根據年初調查結果,安陽市批而未用總數339.37公頃。安陽市國土資源局要求各縣(市、區)對每個項目進行梳理,摸清情況,明確責任,了解每個項目的進展情況,未供地原因,下步措施,實施跟蹤催辦,同時分門別類,靈活處置。

【礦業權市場建設】2010年,安陽市國土資源局下發了《關于印發地礦行政服務規則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完善了內部會審制度和相關工作程序,健全了嚴格的采礦權審批與管理制度,推動礦業權管理上了一個新臺階。進一步規范完善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工作,全年有償出讓采礦權2起,價款79.98萬元。同時,繼續加大力度查處和規范采礦權 *** 與非法承包行為,督促 *** 礦山企業及時辦理 *** 變更手續,激活礦業權二級市場,促進礦業權正常流轉。

【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2010年,按照部、省廳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安陽市繼續加強轄區內勘查開采秩序的監督管理,著力維護重點礦區、重要礦種的開發秩序,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嚴防各類違法現象反彈,進一步鞏固整頓規范成果。據統計,全年查處無證采礦4起,非法開采案件8起,立案5起,查扣非法生產設備10臺件。

【礦產資源整合】2010年,安陽市出臺了《安陽市非煤礦山開發整合實施方案》,全市采礦權數、探礦權數比2009年底減少20%以上,優勢骨干企業占有及控制的鐵礦、石料灰巖等資源達到全市的60%以上,同時,配合搞好煤礦兼并工作。安陽市國土資源局積極配合安陽市煤礦兼并重組領導小組委托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安陽市誠信礦業服務有限公司及時完成了15家剩余資源儲量價值評估工作,并積極組織指導重組后企業準備相關換證資料,在市、縣審查后報省廳辦理兼并重組 *** 變更手續,現已有13家煤炭企業報省廳辦理 *** 變更手續。

【地質災害防治】2010年,安陽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共同擬訂了《安陽市2010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并對本市內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制訂了應急預案,明確了監測 *** 、險情發生時報警 *** 、疏散路線,對排查出的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均編制了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加強宣傳,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全市共發放防災明白卡2000余份,印發地質災害防治宣傳頁萬余份。通過天氣預報、電視廣播、電話和短信等方式,發布氣象預警預報12次,更大限度地減輕和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礦山儲量動態監督管理】2010年,安陽市國土資源局深入礦山企業和動態檢測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積極為礦山企業提供服務和技術咨詢,通過組織人員參加培訓,進一步規范全市儲量動態檢測的程序,統一相關技術要求,完善臺賬、圖紙等資料,加強人員和設備的保障,同時把礦山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工作與礦權登記、年檢和礦產資源開發監督管理等工作結合起來,用嚴格的制度強力推進礦山儲量動態監管工作。保證儲量動態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安陽地區甲類礦山儲量動態監測率達98%以上。

【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監管】2010年,安陽市認真貫徹落實礦山地質環境管理的有關文件,努力促進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全市共復墾土地面積187畝,礦渣土石方回填11848.22立方米,治理山體裂縫3條,總長度140米,耕植土整平4286.22立方米,植草綠化面積2365平方米,植樹3720棵。

【動態巡查】2010年,安陽市國土資源局開展縣(市)區互查以及國土資源村級協管員推廣等工作,強化動態巡查的規范管理和制度建設,嚴格抓好動態巡查責任制的落實,在制度規范、組織實施、工作構架、考核獎懲和工作實效性上不斷探索完善,呈現出巡查全覆蓋、工作無盲區、制止爭主動等特點。全年全市共發現土地違法案件391件,立案查處各類土地違法案件220件,涉及土地面積79.79公頃,其中耕地36.07公頃。目前已結案207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1起,向紀檢監察部門提出黨紀政紀處分建議3份。

【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在衛星監測時間段即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內,安陽市實際占用新增建設用地594宗,總面積15085.86畝,涉及耕地面積14038.71畝。其中,違法用地133宗,總面積853.39畝,涉及耕地面積572.89畝。違法用地宗數、面積、占用耕地面積占新增建設用地總宗數、總面積、占用耕地總面積的比例分別為22.39%、5.66%、4.08%。

【測繪管理】2010年,安陽市將測繪管理工作的各項要求納入了與各縣(市、區)簽訂的2009年度目標責任書,建立健全測繪管理體制,落實基礎測繪投入機制,加強測繪市場監管,堅持多部門聯合的市場監管機制等。同時,積極協助省測繪局對安陽市測繪資質單位資質證到期換證進行初審,共對10家測繪單位提供的換證資料進行了審查并報省測繪局審核。

【“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2010年,安陽市國土資源局深入開展“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制定下發了專項行動工作量化細則,認真開展廉政風險查找與防范活動,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下發了市國土資源系統廉政風險點防范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突出重要崗位,認真查找在思想道德、崗位職責、制度機制、外部環境等方面可能發生腐敗行為的風險,采取前期預防、中期監控、后期處置等防控措施,通過查找風險點、貫徹執行、檢查考核、調整修正等環節,著力構建廉政風險防范機制,并制定下發了廉政風險點排查和自查自糾階段工作實施意見,確保“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工作實效。

【基層國土資源所建設】2010年,安陽市國土資源局制定下發了《安陽市國土資源局關于建設規范化國土資源所工作的意見》、《關于盡快理順國土資源所機構編制和人員經費的通知》,對國土資源所建設進一步作出部署安排,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共76個鄉鎮國土資源所達到規范化建設要求。根據省國土資源廳《關于推薦基層國土資源所建設先進縣(市、區)及優秀、先進、達標國土資源所通知》,積極行動,精心組織,按照要求逐級民主推薦上報2個先進縣、10個優秀國土所、15個先進國土所、51個標準國土所,達到了促進國土所規范化建設的進度。

(武文峰)

中國土地利用現狀

一、土地資源

根據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全國耕種的耕地面積為12339.22萬公頃,園地1108.16萬公頃,林地23396.76萬公頃,牧草地26311.18萬公頃,其他農用地2550.83萬公頃,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2535.42萬公頃,交通運輸用地214.52萬公頃,水利設施用地356.53萬公頃,其余為未利用地。與上年相比,耕地減少2.01%,園地增加2.70%,牧草地減少0.16%,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增加1.03%,交通運輸用地增加3.30%。

全國凈減少耕地253.74萬公頃,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頃降為0.095公頃。其中生態退耕223.73萬公頃,包括退耕還林211.7萬公頃,退耕還草11.95萬公頃,退田還湖0.09萬公頃。生態退耕是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因素。

新增建設用地42.78萬公頃,非農建設占用耕地22.91萬公頃,比上年增加3.27萬公頃,增長17%。其中獨立工礦占用耕地11.1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3萬公頃,增長37%;公路建設占用耕地3.7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76萬公頃,增長25%。

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36.41萬公頃,增加耕地3.28萬公頃,凈減少耕地33.13萬公頃,比上年多6.27萬公頃。災毀耕地面積5.04萬公頃,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耕地占補平衡制度逐步完善,24個省(區、市)不同形式建立省級耕地占補平衡目標責任制;26個省(區、市)實行補充耕地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掛鉤制度;27個省(區、市)建立耕地儲備庫;21個省(區、市)建立耕地占補平衡統計臺帳;城市建設用地補充耕地基本實現“先補后占”;逐步開展按建設用地項目考核耕地占補平衡工作。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31.08萬公頃,其中整理增加耕地6.44萬公頃,復墾廢棄地增加耕地3.25萬公頃,開發增加耕地21.39萬公頃。補充的耕地比建設占用和災毀耕地多3.13萬公頃,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補充耕地大于建設占用耕地。

2001—2003年國土資源部共安排國家投資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731個,項目建設總規模47.39萬公頃,其中,土地整理31.43萬公頃,土地復墾4.01萬公頃,土地開發11.95萬公頃。新增耕地17.17萬公頃。

土地管理為經濟建設服務,重點抓好國家重大工程用地協調和報批:三峽工程淹沒用地在庫區淹沒蓄水前報經國務院批準;西氣東輸從陜西靖邊至上海白鶴鎮涉及河南、山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境內的永久性用地已經國務院批準;西電東送廣東、湖北等省境內輸電線路塔基、換流站用地已隨工程進度報國務院批準;青藏鐵路青海段工程用地已經國務院批準;南水北調江蘇、山東、河南等省境內控制性工程按有關規定辦理先行用地手續。

出臺一系列耕地保護嚴格措施。基本農田實行“五不準”:不準非農建設占用基本農田(法律規定的除外);不準以退耕還林為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減少基本農田面積;不準占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造林,發展林果業;不準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魚和進行畜禽養殖,以及其他嚴重破壞耕作層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準占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和綠化隔離帶建設。非農建設用地實行“六不報批”:對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工作驗收不合格的不報批;未按規定執行建設用地備案制度的不報批;城市規模已經達到或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規模,年度建設用地指標已用完的不報批;已批準的城市建設用地仍有閑置的不報批;未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建設用地預審的不報批;建設項目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不報批。

二、礦產資源

2003年初,全國有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共158種,其中,能源礦產10種,金屬礦產54種,非金屬礦產91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原油、煤等能源礦產,鐵等黑色金屬礦產保有的查明資源儲量不同程度下降。

第三輪礦產資源可供性論證之一期工作完成,摸清了45種主要礦產對國民經濟建設保證程度情況。《中國的礦產資源政策》白皮書發表。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正式啟動。

國土資源調查及地質礦產勘查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57處,其中能源礦產15處,黑色金屬礦產4處,有色金屬礦產73處,貴金屬礦產34處,冶金輔助原料礦產2處,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11處,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產14處,其他水氣礦產4處。新查明(預測)礦產資源量:石油7.99億噸,天然氣5035.39億立方米,原煤51.95億噸,鐵7.02億噸(礦石),銅443.26萬噸(金屬)。

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開發取得重要進展,主要礦產品產量有所增加。我國更大的海上自營氣田東方1?1氣田一期工程順利投產。全國煤炭產量超過16億噸,生鐵產量超過2億噸,10種有色金屬產量超過1200萬噸。大慶油田在連續27年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后,降至4840萬噸。

全國礦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突破1600億美元,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2003年礦產品進口量大幅度增加,其中原油進口9112萬噸,鐵礦石進口14813萬噸,錳礦石進口286萬噸,鉻鐵礦進口178萬噸,銅礦石進口267萬噸,鉀肥進口657萬噸。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引進來”成效明顯。2003年有效的涉外勘查許可證108件,采礦許可證332件。加拿大TVI太平洋有限公司在湖南省常寧市成立首家外商獨立勘查公司。加拿大西南資源公司與云南核工業209地質隊合作,在云南東川拖布卡發現了規模較大、品位富的金礦。

礦產勘查開發“走出去”取得新進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蘇丹發現了一個世界級大油田,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在伊朗卡山打出高產油氣井。

三、海洋資源

全國海洋經濟快速發展,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全國海洋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一萬億大關,達到10077.71億元,增加值達到4455.5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82%。海洋產業結構調整發生積極變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8:29:43。其中,之一產業增加值1302.8億元,增長6.4%;第二產業增加值1221.88億元,增長46.5%;第三產業增加值1930.86億元,下降3.8%,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非典”影響造成了濱海旅游業的負增長。沿海各海洋經濟區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實行優勢互補、聯合開發,開始呈現海洋經濟聯合的趨勢,區域海洋經濟初具規模,其中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海洋產業總產值更高,首次超過3000億元。

我國在海域使用管理工作中取得重大進展。全年共發放海域使用權證書6500多本,確定海域面積約19萬公頃,征收海域使用金約2.5億元。開展了《海域使用管理法》執行情況大檢查及“海盾2003”專項執法活動。國務院批準發布了《省級海洋功能區劃審批辦法》、《報國務院批準的項目用海審批辦法》,海洋功能區劃審批更加規范化、程序化。

國務院批準實施《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地提出了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指導原則與發展目標、主要海洋產業發展方向及布局、發展各具特色的海洋經濟區域、加強海洋資源與環境保護以及需采取的措施等。

四、土地市場和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治理整頓

采取嚴厲措施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黨中央、國務院及時采取果斷措施,對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做出一系列部署;五部委聯合組成10個督查組,對全國31個省(區、市)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工作進行全面督查;先后就治理整頓工作下發5個通報,三次致函各省(區、市)人民 *** ,兩次召開全國省級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辦公室主任會議;先后召開兩次新聞發布會,宣布對9起涉及嚴重違反土地法規的案件進行公開調查;通報治理整頓檢查驗收的標準及檢查驗收工作安排。

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取得重要成果:各地停止審批設立新的開發區和開發區擴區;原有各類開發區6015個,已撤消3763個;各地發現土地違法行為17.8萬件,立案查處12.7萬件,結案12.4萬件,罰沒款12.2億元,收回土地面積5878.4公頃。有925人被依法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32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排查出違規出讓經營性土地使用權2822宗,有效規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行為。

完善土地市場宏觀調控政策,土地市場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全面實行,市場配置國有土地使用權范圍更加廣泛;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確立, *** 對土地市場宏觀調控的力度不斷加強;土地市場運行制度和組織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市場服務體系逐步形成;土地產權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土地權利體系日益完善。

全國出讓土地面積18.68萬公頃,其中招標0.62萬公頃,拍賣0.89萬公頃,掛牌3.68萬公頃。以招標拍賣掛牌等市場方式供地的比例由2002年的15%提高到2003年的28%。

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工作全面深入開展,加強對治理整頓工作的領導和具體部署安排。進一步打擊非法采礦,關閉浪費資源、破壞環境和不具備生產條件的礦山。

印發《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管理辦法》,取得明顯成效。共出讓探礦權采礦權26080件,出讓價款達到52.56億元。其中采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探礦權采礦權11752件,出讓價款26.98億元。加強礦產資源執法監察,2003年共處理案件1.7萬件,罰沒款5942.69萬元。

五、國土資源調查和規劃

國土資源調查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完成地質調查實物工作量:1:25萬區域地質調查及修測72.3萬平方千米。1:5萬區域地質調查0.5萬平方千米。1:25萬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15.6萬平方千米。1:50萬環境地質調查151.8萬平方千米。1:20萬物化探遙感調查47.7萬平方千米。1:100萬重力23.4萬平方千米。航空遙感8.2萬平方千米。機械巖心鉆探12.6萬米。

農業地質調查全面部署,基本覆蓋我國東部和中西部主要農業經濟區,面積達108萬平方公里,目前已與浙江、四川等17個省(區、市)合作,簽訂了農業地質調查合作協議,2003年已完成調查面積14萬平方公里。

完成三峽庫區1:5萬航空遙感勘查面積達32000平方公里,全面覆蓋三峽庫區及周邊地區,記錄了三峽大壩蓄水前長江更低水位時庫區歷史狀態,為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與防治、庫岸變遷、生態環境演化、監測、相關研究等提供了珍貴的基礎資料。

完成新一輪地下水資源評價。全國地下水天然資源量多年平均為9235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淡水天然資源為8837億立方米,地下微咸水天然資源為277億立方米,地下半咸水天然資源為121億立方米。全國地下淡水可開采資源多年平均為3527億立方米。

查明首都地區地下水資源總量、開發潛力及地下水環境質量,調查評價懷柔、平谷等5處地下水應急水源地;查清華北平原淺層和深層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空間分布及演化過程;完成西南巖溶石山石漠化現狀調查,并實施動態監測;西南巖溶石山典型流域地下水調查與開發示范在貴州大小井、云南小江流域初見成效。在四川、重慶和云南等省(市)的紅層地區,完成探采結合示范淺井868眼,在西北、東北缺水地區施工示范深井25口,直接解決了近11萬人的飲用水問題。

查明我國耕地后備資源數量、質量、分布等數據。國家級耕地后備資源734.33萬公頃,其中西部地區547.53萬公頃,中部地區65.40萬公頃,東部地區121.40萬公頃。

加強土地市場監控。建立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制度,運行土地市場動態監測系統和城市地價動態監測系統,發布土地市場信息,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場環境。加強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分析,為 *** 適時制訂土地市場宏觀調控政策提供依據,保障土地市場健康、穩定、有序發展。

國土資源規劃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采取綜合措施,加強國土資源規劃實施管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前期準備工作有序開展,12個縣級、14個市(地)級和2個省級規劃修編試點工作相繼展開。31個省(區、市)的礦產資源規劃全部發布實施;已有260個市(區)、705個縣(區)完成規劃編制工作。開展天津、深圳、新疆、遼寧國土規劃試點。國家級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和省級礦產資源規劃管理信息系統投入使用。

六、地質環境與地質災害防治

國務院頒布《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內容包括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地質災害預防、地質災害應急、地質災害治理、法律責任等方面,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國土資源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建立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制度。2003年汛期,共在中央電視臺發布當日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56次,在國土資源部網站和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上共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109次。

在地質災害多發區開展縣市地質災害調查和群測群防工作,成效明顯。截止2003年底累計完成545個縣市調查,并建立了相應的信息系統和群測群防 *** 。建立國家和省兩級地質災害應急指揮系統及地質災害報告制度,全國成功預報地質災害697次,避免人員傷亡近3萬人。

全國共報告發生各類突發性地質災害13832起,造成743人死亡、125人失蹤、56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8.65億元。地質災害比較嚴重的有四川省、陜西省、湖南省等。

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取得初步成果。組織完成對三峽庫區二期治理工程的驗收,確保135米水位蓄水前的二期工程治理和地質安全評估任務的完成。繼續抓好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程建設,對庫區136處重點隱患點和庫岸實施了專業監測,近1800處地質災害監測點納入群測群防體系,初步實現庫區地質災害監測數據和預警信息的 *** 化管理。壩前135米水位蓄水以來,已成功預警16處滑坡,其中群測群防系統預警10處,專業監測系統預警6處,使3000余人的生命和財產得到有效保護。

加強地質遺跡保護工作。完成安徽黃山等8處世界地質公園的審查報批。完成對44個國家地質公園的審批。

積極推進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礦山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建設。重點推進省級礦山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的實施,江蘇省、浙江省取得實質性進展。組織開展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工作,完成了河北省鹿泉市、江蘇省盱眙縣等18個典型礦山的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示范工程。

繼續開展全國地質環境監測站網建設工作。重點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的地面沉降監測工作。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上海市已建設基巖標30座,分層標組28組,GPS基準監測網點36座,地下水監測孔320個。

七、科技與信息化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非營利科研機構組建工作。開始制定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籌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期國土資源科技發展戰略部署。承擔國家重大科學工程1項,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4項,高技術研究發展項目11項,科技攻關計劃11項,國土資源科技創新計劃重點項目27項,實施科技創新人才工程,新建6個部級重點實驗室。

組建國土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7個分技術委員會,制定了《國土資源標準化管理辦法》,發布《國土資源信息化標準化指南》和《農用地分等規程》、《農用地定級規程》、《農用地估價規程》、《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與評價技術規程》、《國土資源信息核心元數據標準》5項行業標準。

中國大陸科學鉆探工程的主孔已鉆至3665.87米,在超高壓變質帶研究、科學數據庫建設等方面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在遼西發現第二件初鳥類化石?東方吉祥鳥。首次應用深地震三維精細反射、流體地球化學示蹤、深穿透地球化學等高新技術,建立長江中下游大型礦集區深部三維成礦模型,形成探測深部成礦建造的新技術和 *** 。開發成功直接提取滑坡變形量的高精度快速GPS解算技術、新型多功能鉆孔傾斜儀、巖土體推力監測系統及光纖監測系統,已直接應用于三峽庫區專業監測工程。

開展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研究,建立了國家尺度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集成“3S”技術和PDA技術,研制成功經濟、可靠、高效、高精度的土地調查作業系統。開發成功低空無人遙感監測系統,可直接應用于突發事件及土地利用現狀的高精度調查和監測。

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國家級建設用地審批管理信息系統投入使用,基本實現了審批過程的網上運行。國家級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運行,對全國、31個省(區、市)、81個重點城市(50萬以上人口)的規劃文本、規劃圖件、規劃控制指標數據綜合管理。礦業權管理信息系統在部機關及全國2400多個節點推廣應用,實現國家、省、地(市)、縣四級系統間遠程數據查詢和網上數據共享。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地信息數據模型和土地信息參考模型,形成一套完整的土地信息標準框架技術體系。

加強了基礎數據庫建設和數據的集中統一管理,數據中心運行環境得到完善,1∶50萬全國地質圖、礦產資源規劃、全國1∶50萬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規劃、全國地質資料目錄等一批數據庫系統集中管理,并統一對外提供服務。

八、測繪管理與服務

測繪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全面貫徹實施修訂后的《測繪法》,發布實施《重要地理信息數據審核公布管理規定》。完成了《測繪資質管理規定》等8部草案審議前的各項工作。地方測繪立法取得重要進展,已有3個省(區、市)出臺測繪管理條例,13個省(區)的測繪管理條例草案已報當地人大或 *** 審議。

測繪管理與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地圖市場整頓取得顯著成效,全國共查處地圖違法案件5000多余件,沒收各類違法地圖制品150多萬件。

測繪市場監管進一步加強。全國6800多個測繪資質單位開展了質量自查,取消資質165個,降低等級36個,緩登36個。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發布實施2000國家重力基本網、全國1:5萬地名數據庫、全國1:100萬、1:2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完成國家基礎測繪設施項目。

測繪科技創新取得新成績。《國家中尺度基礎地理信息工程與空間決策》、《遙感影像處理原型系統設計》等投入使用。

測繪系統對外提供地形圖約65萬張,大地成果約6.9萬點,航展成果約31萬片,數字地圖約7萬幅,數據量約為63TB;編制出版了各類地圖1572種、圖書454種,總印數1.2億多冊(幅)。

山西金甌土地礦產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怎么樣?

簡介:山西金甌土地礦產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于2000年經太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成立,注冊資金100萬元人民幣。公司具有估價機構A級資質,以及山西省測繪局頒發的測繪資質證書和山西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土地勘丈許可證。現有員工40余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人、高級工程師5人、中級工程師10人、注冊會計師1人,各類專業人員11人,是一個擁有雄厚技術力量的集土地評估、征地服務、城鎮地籍勘丈、土地登記勘丈、宗地測量、土地礦產資源利用技術咨詢等服務為一體的知識密集型正規專業化中介機構.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本著“人才是關鍵,質量是根本”的原則,著重培養了一批年輕、業務能力強、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優秀的技術型人才。經過近五年的發展,公司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控制管理辦法,實施土地評估人員互審、土地估價技術部會審的質量控制模式;建立了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實施了積極有效的獎懲激勵機制;實行人性化管理,使企業成為一個自主經營、自我發展、公平競爭的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和勃勃生機的經濟實體,并正在向集團化邁進。

法定代表人:馬智

成立時間:2002-10-10

注冊資本:1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4010020015730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太原市萬柏林區前進路南段5號59幢4單元3層7號

客服微信號碼

客服微信號碼

客服微信號碼

客服微信號碼

留言咨詢
提交留言

您將免費獲得

  • 全面診斷

    您將獲得專家對您公司申請資質所需條件的全面診斷服務,我們不同于傳統代辦公司,僅是提供一些通用的,淺顯的建議

  • 找出疏忽點

    我們在了解您公司的基本情況之后,將挖掘出您公司目前不利于資質申請的疏忽點,還將詳細說明您在申請資質時應當改善的確切的事項。

  • 分析需求

    我們通過豐富的從業經驗,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確認好符合您實際經營情況的資質需求。

  • 定制方案與報價

    對您的需求深入了解后,將結合您公司目前的情況,我們將為您量身定制一份資質代辦方案及報價單。

獲取方案

×
請設置您的cookie偏好
歡迎來到資質參謀
我們希望在本網站上使用cookie,以便保障本網站的安全、高效運轉及服務優化,有關我們使用cookie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查看了解更多。
接收Cookies
決絕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