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人片 黄 色 大 片,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开心色,无码少妇高潮浪潮AV久久

攝影測量與遙感精品課,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2024-05-22 攝影測量與遙感 52
A?AA?

今天給各位分享攝影測量與遙感精品課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目錄一覽: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測繪系的專業介紹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

一、專業介紹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為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河南省示范專業和國家首批示范性建設重點專業,并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該專業下設一個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方向。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GPS測量定位技術》、《工程測量》2門;擁有省級精品課程《數字測圖》、《控制測量》、《工程變形測量》、《土地調查與地籍測量》4門。本專業教學團隊2010年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工程測量技術專業《面向新世紀高職高專工程測量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高職高專示范建設工程測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獲教育部高等學校高職高專測繪類專業教學委員會教學成果一等獎,制定了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測繪類指導性專業規范《工程測量技術專業規范》;2008年全國水利職業院校“楊凌杯”測量技能大賽團體第三名,個人二等獎;2010年全國首屆高職高專測繪類專業“拓普康杯”測量技能大賽,獲團體一等獎(之一名)和3個單項一等獎(之一名)的好成績,其中郭海俊同學獲國家測繪局測量 *** 資格,高林、劉波、陶洪業3位同學獲國家測繪局高級工程測量員資格;2010年全國水利職業院校“南粵杯”測量技能大賽,獲水準測量單項特等獎。現有專 *** 教師40余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職稱20人。擁有地形測量、控制測量、工程測量等5個綜合性實訓室,擁有性能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GPS接收機50余套,尼康、索佳等多品牌全站儀120余套,計算機200余臺,總資產價值1400萬元,具有較強的辦學實力和辦學經驗。

二、培養目標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工程測量技術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誠信、敬業、吃苦耐勞、遵紀守法的高尚思想品德,掌握必需夠用的測繪成圖、施工測量和變形監測等專業知識,具有從事“控制測量、地形測量、工程施工及運營管理測量、測繪監理”等生產和測繪項目組織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2.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方向)

本專業培養具有誠信、敬業、吃苦耐勞、遵紀守法的高尚品德養德;掌握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基本理論知識;具備數字地籍圖測繪、土地管理、工程測量應用能力,從事房產地籍測繪與管理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三、課程設置

1.工程測量技術專業

在學習高等數學、計算機制圖、大學英語等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本專業主要學習地形測量、數字測圖、控制測量、規劃測量、GPS定位測量、攝影測量外業、施工測量、變形監測、工程監理、地理信息系統、測繪英語、測繪法規等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訓練。

2.工程測量技術專業(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方向)

在學習高等數學、計算機制圖、大學英語等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本專業主要學習地籍測量與土地調查、土地信息系統、土地與房產管理、土地經濟學、地形測量、數字測圖技術、控制測量、GPS定位測量等。

四、培養特色

本專業注重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特別增設專業素質培養課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基于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兩大就業面向,即測繪企業和施工企業,根據崗位工作需要培養學生的地形圖測繪和工程施工測量兩大方面專業技能,實施“兩輪頂崗、五化教學”,專業技能訓練與與實際生產任務相結合,創建了“實習·生產”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寓教學于生產,在服務社會、服務企業的同時,提高了學生技能水平。

五、就業深造

本專業就業面廣,適應性強,社會需求量大,畢業生可在城市建設規劃、交通、國土與房產、工業企業、建筑、水利、電力、石油、冶金、國防、測繪、工程勘察、城市與企業信息管理等部門,從事測繪及相關信息工程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等工作。同時學生可以選擇升入本科院校進一步學習。

本專業已向社會輸送優秀畢業生5000余人,近五年本專業畢業學生1982人,平均就業率為97.41%,專升本錄取率95%。畢業生到企業后深受用人單位歡迎,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大河報等媒體均有相關報道,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總體滿意率在90%以上,畢業生在企業行業中有良好的社會聲譽。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

一、專業技術概況:

“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隸屬于地球空間信息科學的范疇,它是利用非接觸成像和其他傳感器對地球表面及環境、其他目標或過程獲取可靠的信息,并進行記錄、量測、分析和表達的科學與技術。該技術運用廣泛,例如我國嫦娥工程中月球三維地圖的繪制,汶川地震災后重建三維地形圖的繪制等。

本專業是國家教育部審定的首批全國高職高專重點建設專業群。

二、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精益求精、遵紀守法”的高尚思想品德,具備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基本理論,具備攝影測量影像獲取、圖形圖像信息處理、影像解譯和分析的能力,掌握數字地形圖測繪、計算機地圖制圖、航空攝影像片控制與調繪和從航空攝影及衛星遙感影像中恢復重建三維空間信息和識別影像上目標屬性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為測繪類新技術密集專業,是測繪技術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三、主要課程:

航空攝影測量、數字攝影測量、像片控制測量、像片調繪、遙感技術應用、GPS測量定位技術、地形測量、計算機制圖(CAD)、Microstation、數字測圖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工程測量、GIS原理與應用等課程。

四、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業教師9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4人,助教3人。其中河南省教學名師1人,測繪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資格2人,測繪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資格4人。

五、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面向:測繪與城市勘察設計部門,從事國土資源利用調查、土地利用變化監測和土地利用規劃決策支持等工作;鐵路、公路、電力勘測設計部門,從事線路工程勘測、獲取基礎數字空間信息和生產數字基礎圖件等工作;水利、環境保護和自然災害防治等部門,從事環境遙感監測、數據提取與分析等工作。

六、實訓條件:

本專業實訓室是在首批全國高職高專示范性建設期間,由中央財政資金和河南省教育配套資金支持建設的。

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制圖技術專業

一、培養目標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一個集空間衛星遙感、地面自動化測量技術、計算機圖形圖像信息處理技術與地球科學完美結合于一體的現代高新科學技術。我院于2002年設置了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制圖技術專業,是之一所開設本專業的高職院校。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熟練的職業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追求完美的創新精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能力,掌握必須夠用的專業知識,面向國土資源、城市規劃、房產、測繪、交通等行業生產之一線從事GIS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建庫、電子地圖、導航地圖制作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本專業學生所具有的技能特點與專長是能熟練掌握水準儀、全站儀、GPS等測繪儀器和軟件的使用,能熟練進行水利水電、線路工程控制測量和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具有地圖制圖中級或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擅長數字城鎮建庫和各種地圖編制等工作。

二、主干課程

地理信息系統(GIS)、GPS定位測量、地形測量、數字測圖、計算機制圖(CAD)、電子地圖制作、普通地圖編制、專題地圖編制、數字攝影測量、遙感(RS)制圖、地籍測量、MapInfo軟件應用、ArcGIS軟件應用、GIS數據庫、GIS設計與開發、計算機圖像處理等。

三、專業教學團隊介紹

本專業具有一支素質良好,年齡、專業、職稱和學歷結構合理,理論知識與技能水平并重,專兼結合,能適宜專業發展需要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講師12人。本專業教學團隊關注國內外GIS 學術和技術前沿,從基礎性、前沿性、能力性出發,把學生的就業與發展看成是更大的事情。建設了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院級精品課程。

四、教學條件

本專業具有能夠滿足“教、學、練、做”一體化的現代教學場所。擁有一流的實驗實訓設備。全站儀、GPS—RTK接收機、移動 GIS 數據采集系統、手持激光測距儀、彩色工程掃描儀、圖形工作站、計算機、繪圖機、GIS軟件(MapGIS、ArcGIS、MapInfo)。

五、畢業生就業

本專業已培養6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分別為:2005屆100%、2006屆98.11%、2007屆100%、2008屆97.86%、2009屆98.32%、2010屆100%。畢業的學生中,已有多名學生成為單位的專業技術骨干。如:2005屆畢業生井小偉現為恒華集團上海恒樺可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2006屆畢業生陳新剛現為北京天一佳信科技有限公司GIS項目部部門經理,2009年被公司評為優秀員工。2008屆畢業生吳濤現為北京天拓天寶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技術支持,2009年被公司評為優秀技術員。

六、專業前景

我國正處于地理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階段,目前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和地理信息服務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了極大的市場需求。縱觀國際國內現狀,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表現出高速增長的強勁勢頭,高于同期國民經濟的增長率。近年來,國外地理信息產業產值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5%,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年增長率超過25%,且這一增長趨勢將繼續保持較長時間。2009年我國地理信息產業市值達到750億元,2010年突破1000億元。當前在地理信息產業爆炸性成長的背景下,互聯網地圖、消費電子導航、數字城市、行業應用等領域出現強勁的市場需求,地理信息產業企事業單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在不斷增加,未來幾年用人單位的總體 *** 量還將持續擴大,地理信息產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十分看好。

攝影測量與遙感精品課,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的教育教學

現設有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市政工程系、力學部、實驗中心5個教學單位;學院現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10門。 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和建筑與土木工程、項目管理2個專業學位授予權,在結構工程、巖土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建筑節能與設計、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市政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工程力學等8 個二級學科方向(含2 個目錄外二級學科)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設有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學、城市規劃 4 個本科專業。其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山東省品牌專業,結構工程為校級重點學科,土木工程專業為學校品牌專業,2012年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專業評估,積極實施“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

力爭到2015年,申請土木工程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加強建筑學學科建設工作,力爭申請獲得建筑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工作,力爭在1~2個二級學科實現省級重點學科的突破。 堅持人才引進與培養相結合,面向海內外廣攬優秀人才,重點引進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加大高層次學歷人員培養力度,鼓勵和支持在職年輕教師攻讀博士學位或到博士后流動站學習,每年選派部分老師到國外著名大學進修或科研合作,提高博士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近年來,引進培養博士17人,取得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由30%提高至70%以上;學院現有師資隊伍中有教職工85 人,其中高級職稱41 人,碩士以上學位61 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名,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2人、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3人、國家一級注冊規劃師1人、中國城鎮供排水協會(CWA)工業給水排水委員會委員1名、中國核心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理事1名、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3人,學校優秀教學獎獲得者3名,學校青年教學能手4名,8名教師具有國內外著名高校訪學經歷,一支高層次的學術梯隊和骨干教師隊伍已基本形成。

力爭到2015年教師總量達到100名左右,高層次學科帶頭人達到2名左右,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達到30名左右,具有海外訪學背景的教師達到15名左右。

名師簡介

于衍真

女,1957年7月出生,1982年畢業于武漢工業大學給水排水專業。1999年獲教授任職資格,同年受聘教授職務。現任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黨委書記,全面主持學院黨務工作 ,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教學名師,山東省三八紅旗手,濟南大學市政工程、環境工程學科碩士生導師,任濟南市飲用水安全研究會常務理事、濟南市土木建筑學會常務理事、濟南市土木建筑學會綠色建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衛生廳涉水產品評審專家、濟南市自主創新產業重大專項評審專家、山東省土木工程學會教育委員會理事、山東省建筑學會教育委員會理事。

在教學方面,任國家精品課程、山東省精品課程——《水力學》課程負責人,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水力學》課程教學團隊負責人,山東省品牌專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負責人。濟南大學特聘崗——重點崗教師,環境工程學科及市政工程學科的建設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作為市政工程學科的學科建設負責人,積極承擔教學與科研工作,擔任了《水力學》、《水質工程學》、《城市市政工程規劃》、《給水排水管道系統》等多門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教學,教學認真、教學質量好,教學效果優秀,得到了廣大學生的好評,在2004年濟南大學之一屆教學工作會議上被評為濟南大學之一屆優秀教學獎(共10名),多次被評為濟南大學優秀教師。在教學中主持了“強化土建類學生創新意識與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與實踐”、“適應開放式教學需要的實驗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等多項國家、山東省的教學研究項目,并獲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獲山東省優秀學士論文指導教師,主持的水力學課程被評為山東省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課程,主編教材《水工藝處理技術與設計》、參編《鋼鐵工業環保技術手冊》,發表教學研究論文20余篇。

在科研方面,申請人圍繞著環境保護的課題,科研方向明確,積極探索廢渣的綜合利用與廢水處理的研究,其科研成果在環境學科及市政學科領域里有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廢渣的綜合利用與廢水處理的研究中,創新性地提出了以廢治廢的科研思路,為環境保護領域開辟了一個新的發展前景。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與完成了國家自然基金“氧化聚硅鐵協同介孔磁性濾料BAF脫氮除磷機理及生物相原位分析”,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高藻引黃水庫水常規工藝強化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子課題——藻渣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活化沸石曝氣生物濾池中生物相分析及凈化效能機理研究”等國家、省級研究課題十多項;并完成了多項與企業聯合的項目,獲得了山東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及市級科研獎勵十多項,獲得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中國給水排水》等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近20篇學術論文被SCI、EI、ISTP收錄。

邱立平

男,教授,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院長,分管學院學科建設、科研、研究生教育及國有資產管理等工作。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博士后,市政工程學科教授、學位點負責人、碩士研究生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工程學科博士生聯合指導教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工業給水排水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給水排水研究會理事、山東省土木建筑學會市政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山東省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山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衛生廳涉水產品評審專家,美國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高級訪問學者(2009.09-2010.02)。

主要從事給市政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主講《廢水處理理論與工藝》、《水質工程學》、《給排水工程管道系統》、《水處理微生物學》、《水及廢水處理工藝系統》、《環境生物化學》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課程,2008年獲山東省優秀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指導獎,目前主持《水質工程學》省級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多年來致力于廢水生物處理理論與技術、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及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的研究,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在研項目,完成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科研獎勵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高校科研計劃等多項課題研究工作,完成省級鑒定2項,已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 、EI 等收錄20余篇,已獲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目前重點關注及感興趣的領域:1)水及廢水的生物過濾處理理論與技術;2)水及廢水的物化-生化組合處理技術;3)微污染水源水處理;4)回用水的深度處理技術;5)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

劉增夕

男,碩士學位,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副教授,副院長。1986年6月畢業于蘭州大學數學力學系,1995年6月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建筑工程系。主講《結構力學》,《有限元法》,《高等結構動力學》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FRP加固混凝土結構性能研究,近年來在國內外刊物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10余篇。參與的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強化土建類學生創新意識與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與實踐》(已結題,2位),主持濟南大學教學研究項目《深入貫徹學分制全面提高學院教學教務管理效率》。近年發表的教學研究論文《完全學分制下高等教育技術問題》,《二級學院教學質量監督、反饋體系的構件》等。濟南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一項,2006年教學管理先進個人。近年來主要從事加固混凝土結構性能研究及設計理論研究工作。主持濟南大學科研基金《C/GFRP加固混凝土梁受彎性能試驗研究》,第1位;高性能碳纖維復合筋-CFRP 筋的開發及利用(省教委科技攻關項目,第 4 位);唐山市陡江電廠灰壩工程對李家峪村房屋開裂影響原因分析(部級鑒定,第3位);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用于混凝土梁柱節點的抗震加固技術,山東省科技廳鑒定,第2位;高性能碳纖維復合筋-CFRP的開發及利用,山東省科技廳鑒定,第4位。

徐新生

男,1963年3月生,博士,濟南大學A4級教授,結構工程、巖土工程學科碩士生導師,濟南大學第二、第三屆重點崗教師,濟南大學第二屆優秀教學獎獲得者,兼任山東省土木建筑學會鑒定加固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混凝土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同時被聘為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專家。主講土力學、基礎工程、結構CAD等課程,參與編寫教材2部,主持國家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省級精品課程1門和校級精品課程1門,主要參與3項省級教改項目,獲得省級教學三等獎2項。近年來主要從事FRP筋混凝土結構性能及設計理論研究工作,在國內外刊物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EI收錄5篇,ISTP收錄5篇,主持省教委科技計劃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累計投入研究資金120余萬元。其中一項獲得省級鑒定,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年度科研經費60萬元以上。

劉俊巖

男,現任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土木系副主任、院聘教授,建筑與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濟南大學城市環境巖土工程研究所所長。山東省土木建筑學會施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高校施工學科研究會理事。

20多年來一直從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巖土工程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在教學方面,為本科生、研究生主講了“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學”、“高層建筑施工”、“項目管理”等多門課程,并承擔了指導本科學生畢業論文、生產管理實習等教學任務。

在科研方面,劉俊巖教授主要圍繞著工程建設標準、現代施工技術等課題,積極探索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標準,其科研成果在國內建設工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基坑工程的研究方面成果較為豐富,著有《深基坑工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高層建筑施工》(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等學術專著;主編完成的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是我國之一部關于基坑工程監測的專項技術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還擔任國家標準《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的編制組長,推動了我國基坑工程監測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為基坑工程安全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劉俊巖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建設部專項課題研究項目2項、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科技發展計劃項目1項,廳級科技項目多項。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山東省安全生產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

在社會服務方面,劉俊巖教授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積累的工程實踐經驗,積極為社會提供技術咨詢服務。近年來主要在基坑工程的設計、施工與監測、樁基工程、地基處理與加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術推廣與應用等方面承擔了多項工程項目和技術服務,并擔任了工程建設標準的咨詢專家和宣貫教師,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彭曉彤

男,1973年10月生,2005年畢業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副教授,結構工程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鋼結構。主要從事鋼結構穩定理論、鋼-混凝土混合結構抗震性能、設計 *** 、節能方向的研究。主持和參加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山東省教育廳科技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鋼結構設計規范組項目、濟南大學博士基金等項目研究,在國內外重點期刊上發表論文十多篇,多篇被EI檢索。

彭亞萍

女, *** 黨員,教授,工學博士,結構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2005年畢業于天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主要從事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工作以及結構工程、抗震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2004年獲濟南大學首屆青年教學能手榮譽稱號。目前任土木工程專業校級品牌專業負責人,“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學位點負責人。

燕彬

男,1997年碩士畢業于天津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獲得碩士學位;2001-2004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攻讀結構工程專業博士學位。2009年晉升教授職稱,2005被批準為結構工程專業的碩士生導師。土木工程學科負責人,主講《高等土力學》、《基礎工程》、《土力學》等課程。

胡偉

男,本科,教授,之一批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山東省土木工程學會理事,結構工程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高層混凝土結構設計、結構抗震、建筑結構可靠度分析評估、建筑物改造與加固技術等領域的研究。承擔山東省建設廳科技攻關項目數項,獲得《后裝組合錨具》、《現澆混凝土肋梁樓蓋用石膏模板》實用新型專利和《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樓蓋開洞改造技術》發明專利。發表論文數十篇。目前主要從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研究。

楊令強

男,工學博士,1972年9月出生,現為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副教授,結構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結構工程和生命線工程的破壞分析與安全評價,2003年6月畢業于天津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獲博士學位,主講《有限元及大型程序設計》、《混凝土非線性原理》等研究生課程和《混凝土原理》、《結構抗震設計》和《特種結構》等本科生課程,主持和參加“利用水彈性模型研究小灣拱壩壩踵的破壞”(國家電力公司)、“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拱壩溫控措施優化和橫縫開度仿真計算研究”(96-221-05-05-0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拱壩強度裂縫的產狀研究和人工縫的理性設置”(597780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拱壩系統破壞過程的計算機仿真研究”(5907938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拱壩變協調、變維、非保守系統的隨機分析”(59449003)等國家級科研項目,云南省章鳩河調水、糯扎渡導流洞分析、天津市引灤入津模型試驗、地下防滲墻研究、日照水庫加固效果研究等省部級研究課題,在國內外重點期刊上發表論文四十多篇,多篇被SCI、EI檢索。

付英

女,1970年生,遼寧開原人,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山東大學博士后。現任濟南大學副教授,市政工程系主任,水處理技術研究所所長,市政工程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美國UMBC高級訪問學者。民革山東省優秀黨員。德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顧問,山東土木工程學會會員。主要從事市政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水工藝設備基礎》、《專業導論》、《水工藝與工程新技術》、《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及《專業外語》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在科研上始終致力于混凝劑制備及應用技術、水的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及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應用技術的研究。主持參與了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的授權,在國內外主要學術期刊物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近60篇,其中近30余篇被SCI、EI收錄。

段琪慶

男,1964年出生,1986年7月畢業于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航空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后在山東省測繪局工作,歷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局長業務助理等職。1997年7月在濟南大學工作,任建筑系系主任,高級工程師。山東省建設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國土廳專家組成員,山東測繪學會理事,山東省測繪學會教育分會副主任委員。主講測量學、測量實習、地理信息系統、攝影與航空、城市規劃系統工程學、電力電訊規劃等多門課程。

劉寒芳

女,1969年出生,1987年就讀于沈陽建筑大學建筑學專業,1991年分配至山東省紡織設計院,1993年被派往上海,與香港A1建筑事務所合作,2002年調至濟南大學土建學院任教。擔任的主要課程有:建筑設計原理、建筑設計、中國古典園林等。現為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建筑學教研室主任。

謝群

男,1979年2月出生,山東聊城人,副教授,同濟大學工學博士,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結構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建筑物鑒定加固改造以及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抗震研究,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參編“十一五”精品規劃教材一部,發表教研論文兩篇。主講《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高層建筑結構》等專業課程,并指導土木工程專業高層建筑框剪結構畢業設計。

劉燕

女, 1978年4月生,2001年畢業于山東建筑工程學院,獲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于青島理工大學,獲碩士學位,2007年在同濟大學獲博士學位。主講基礎工程、建設法規、土木工程施工等課程,近年來主要從事地下建筑結構與基坑方面的研究工作,發表論文14篇,其中EI、ISTP收錄共4篇。目前承擔一項院級教學研究課題,1項校級博士基金項目

秦磊

男,1974年7月生,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土木工程系講師,研究方向為:結構檢測加固、建筑結構可靠度分析評估;發表論文10幾篇,其中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多篇、SCI收錄論文3篇、EI多篇,承擔濟南大學博士基金1項;

張守彬

男,1980年生,副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市政工程系教師。先后承擔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給水排水管道系統》(Ⅰ)、《給水排水管道系統》(Ⅱ)、《水質工程學》(Ⅱ)、《水處理生物學》、《專業外語》、《工業水及廢水處理》、《水工藝儀表與控制》以及環境工程專業《水污染控制工程》(Ⅰ)等本科教學任務;作為組長或骨干教師承擔承擔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本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教學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為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理論與技術研究。在曝氣生物濾池填料開發、處理機理研究、脫氮除磷效能及工藝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優異成果,授權國家發明專利申請2項(第二位)。

目前主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余篇,被SCI/EI/ISTP檢索5篇,IWA(國際水協)論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

王曉東

男,1971年生,工學博士,現為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副教授,建筑與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市政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高等水化學》等研究生課程,以及《專業外語》、《水分析化學》等本科生主干課程;以水處理理論與技術為研究方向,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的理論研究工作及示范工程建設工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其中SCI、EI、ISTP收錄多篇。

張剛

男,1975年生,山東桓臺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工學博士,現為濟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市政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給水處理工藝理論》、《水處理反應動力學與數值模式》等研究生課程,以及《水質工程學》、《給水排水管道系統》、《水工程經濟》等本科生主干課程;以水處理理論與技術為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接觸絮凝機理及動力學方面的理論研究,以及高效固液分離技術與裝備的開發與應用研究,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的理論研究工作及示范工程建設工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其中SCI、EI、ISTP收錄多篇。

孫和利是隨州人嗎

孫和利,漢族, *** 黨員,武漢大學副教授。中國第6次、第8次南極考察隊隊員。1986年畢業于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專業為攝影測量與遙感。曾先后主持參與了十幾項科研項目。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測繪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精品課程一項,武漢大學師德標兵一次。

??? 主講本科生“數字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航空與航天攝影”等課程,主講研究生“模式識別”、“圖像處理與分析”、“現代地籍技術”等課程,教學效果優良。

??? 合作編寫出版《模式識別的理論與 *** 》、《攝影與空中攝影》教材。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學什么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學課程體系《普通測量》、《控制測量》、《數字攝影測量》、《GPS測量技術》、《遙感技術與應用》、《工程測量》、《測繪CAD》、《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航空攝影測量》、《地籍測量》

面向基礎性事業單位從事:測繪信息的獲取、農業植保、環境能源保護、農林國土災害監測、交通規劃管理等工作;面向測繪事業單位從事:數字測繪與調查、衛星定位、國家基礎地理信息建設與應用等工作;面向工程設計單位從事:地形勘察測量、地質水文勘探測量等工作;面向建設施工單位從事:道路橋梁測量與設計、隧道管網與設計、土建工程測量與監測等工作。

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習哪些知識?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

一、培養目標: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專業培養具有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和責任意識,掌握航空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備從事航空攝影測量內、外業生產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職業能力, 能夠勝任航空攝影測量內業成圖、外業調繪、外業控制測量、內業加密、工程測量和地形測量等專業崗位一線生產的高級應用性人才。 二、主要課程: 航空攝影測量、數字攝影測量、遙感技術、數字測圖技術、地形測量、工程測量、控制測量與GPS衛星定位技術、計算機制圖(CAD)、計算機圖象處理、地籍測量等。 三、主要實踐環節: 航空攝影測量實習、數字攝影測量實習、數字測圖技術實習、控制測量與GPS衛星定位技術實習、地形測量實習、地籍測量實習、工程測量實習、計算機制圖綜合實習、計算機圖像處理實習、計算機程序設計綜合練習、MicroStation綜合練習、頂崗實習、畢業設計。 四、擇業方向: 畢業生面向基礎測繪、勘測規劃設計、國土資源、水利、電力、交通、地礦、測繪儀器銷售等行業單位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運用前景廣闊

日前在我國舉行的第21屆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大會技術成就展上,我國展區展示的“影像中國”演示系統吸引了眾多觀眾:站在“影像中國”演示系統屏幕前,戴上特制的眼鏡,原來重疊模糊的圖像變得清晰而立體。如果利用人機互動進行操作,就可以身臨其境地在影像中遨游了。專家介紹,之所以有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是因為該系統采用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疊加了數字高程模型制作的三維影像。觀眾利用操縱桿或觸摸屏,不僅可以隨心所欲地欣賞各地風光,還能在全國范圍內查詢給定的位置。以影像為基礎的攝影測量與遙感,開辟了人類認知地球的嶄新視角,提供了認識世界的新 *** 和新手段,實現了測繪業的歷史性跨越,并為我國信息化建設筑石鋪路。測繪技術飛速發展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的發展。截至目前,以攝影測量與遙感為代表的現代測繪技術在我國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促進了測繪行業信息化發展步伐,并確立了我國在攝影測量與遙感領域的大國地位。在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帶動下,我國測繪事業發展進入了以數據獲取實時化、數據處理自動化、數據傳輸 *** 化、信息服務社會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新階段。目前,攝影測量與遙感已同大地測量、衛星定位、地圖制圖與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工程測量等一起構成了整體的測繪學科與技術體系,使我國的測繪行業在經歷了模擬攝影測量、解析攝影測量后,步入數字攝影測量時代。特別是進入21世紀,數字航空傳感器的傳入讓國內測繪業如虎添翼,城市大比例尺航空攝影測量制作的正射影像圖得到迅速發展,我國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從二維走向三維,地圖產品不再只由線條組成,而是以影像和三維立體形式來表現。測繪技術得到飛速發展。我國自主研制的數碼航攝儀不僅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而且已轉化為生產力,應用于地形圖生產。據介紹,通過數碼航攝儀獲取的汶川災區全部圖像,分辨率已經達到了0.2至0.3米的高清晰水平。我國自主開發的自動道路測量車,是目前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車載移動測量產品,已應用在基礎測繪、電子地圖、鐵路、公路、地理信息系統等領域,在北京奧運會建設工程中也得到大量應用。現代先進測繪技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過去大地信息的數據采集,要靠測繪工作者的雙腳“丈量”土地。如今,衛星和飛機帶著攝像機或照相機在空中飛一遍整個測區就可以完成,而且不受地形地貌限制。2007年我國成功發射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就是利用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在完成月球表面的高度測量后,將繪制立體的月球地圖,到時候普通人也能一睹月球的真實容貌。此外,采用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已經構建起1:5萬以上的全國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地名數據庫和土地利用數據庫等,各省區市已經或者正在建立1:1萬全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許多大中城市還建立起更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成為構建“數字中國”、“數字省區”、“數字城市”的重要基礎,為信息化社會搭建了堅實的平臺。助力行業信息化我國和平利用地理空間技術的成就和成效顯著,以應用帶動發展,促進了我國攝影測量與遙感的廣泛應用,成為各行各業的好幫手。近年來,攝影測量與遙感已在測繪、農業、林業、水利、氣象、資源環境、城市建設、海洋及防災減災等領域廣泛應用,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作用。在汶川大地震的危急時刻、在災后重建的關鍵階段,攝影測量與遙感成為快速獲取災情的更佳途徑。據執行災區測量任務的四川測繪局同志介紹,災情發生后,在空中航線被視為“生命線”的危急時刻,空管部門卻為執行災區航空攝影測量任務的測繪工作者“擠”出了一條航線。因為前線指揮救援急需的就是災后最新影像圖,有了圖,就如有了“千里眼”,救災救援才能更精準定位。統計結果也證明,災后影像圖以及地理信息數據在抗震救災中的不可或缺性。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測繪系統為100多個部門和單位提供了大量測繪保障服務,累計提供災區地圖5.3萬張,其中,新加工制作3.1萬張;遙感影像等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約12000GB,滿足了有關部門和單位抗震救災對地圖和地理信息的急需。及時為空降空投提供控制點數據近1200點,讀取坐標數據3000多個,極大提高了空降空投的準確率。衛星遙感系統廣泛服務于工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據介紹,山東省國土測繪院借助衛星數據,有效地監測省內全部露天和井采圖斑信息,解決了以往地面檢查難以達到“全面覆蓋、準確發現”的問題。專家認為,其技術成果在礦山開采動態監測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整體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統計顯示,山東省在蒼山試點期間,國土部門通過衛星圖像數據檢查、結合日常巡查,查處違法采礦40多起,越界采礦7處,對20多處無證采礦進行了礦坑回填,取得了良好的礦產資源執法監管效果。攝影測量與遙感為北京奧運會提供了多項服務。開發了應急服務系統,為奧運場館應急信息管理提供技術支持;為奧運交通運行中心建成了北京奧運服務車輛GPS衛星定位監控調度綜合管理系統等。綜合水平仍待提高隨著我國攝影測量步入全數字階段和遙感進入高分辨率及三維立體觀測階段,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將日益拓展。中國科學院院士、遙感應用專家徐冠華十分感慨:“如果沒有現代攝影測量與遙感,我們就不可能對人類目前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有像今天這樣的認識,有這樣的緊迫感。如果沒有現代攝影測量與遙感,我們就不可能對重大自然災害、資源環境等問題作出快速反應。”可以說,攝影測量與遙感作為一種重要的觀測技術和利用手段,已深入人心。盡管我國遙感技術取得了巨大成績,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徐冠華指出,還必須努力提高我國遙感技術的綜合水平。首先,加強對地觀測衛星的整體規劃和總體設計。“要充分考慮對地觀測衛星的光譜分辨率、空間分辨率和它的運行轉道等因素。”在此基礎上做出更好的規劃,安排好先后順序,從而把有限資源集成起來,獲得更大的成果和更好的效果,滿足各方需求。第二,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要更加強調數據共享,這是有效利用衛星遙感數據的關鍵。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必然會造成大量資源和人力浪費。”第三,加強傳感器的研制。我國在這方面與發達國家差距比較大。“要加強傳感器的研究,增強傳感器的工作能力,延長工作壽命,爭取在短時間內使中國傳感器研制水平有比較大的提高。”此外,在數據處理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多工作要做。把這些工作做好了,中國衛星遙感的潛力將會得到更大的發揮。業內人士預計,未來10年中,遙感技術將步入一個能迅速、及時提供多種對地觀測數據的新階段。隨著空間技術發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的發展及相互滲透,其應用領域將會更加廣泛。

攝影測量與遙感的內容簡介

《攝影測量與遙感》系統講述了攝影測量與遙感的基本原理和作業過程,主要內容包括影像信息獲取及其基本知識、單張航攝像片和航攝立體像對解析、立體測圖原理及 *** 、解析空中三角測量基礎、數字攝影測量基礎、數字高程模型、像片糾正原理與正射影像圖、攝影測量外業工作及遙感技術基礎知識。

《攝影測量與遙感》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測繪工程專業攝影測量課程的教材,對從事測繪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攝影測量與遙感精品課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攝影測量與遙感精品課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客服微信號碼

客服微信號碼

客服微信號碼

客服微信號碼

留言咨詢
提交留言

您將免費獲得

  • 全面診斷

    您將獲得專家對您公司申請資質所需條件的全面診斷服務,我們不同于傳統代辦公司,僅是提供一些通用的,淺顯的建議

  • 找出疏忽點

    我們在了解您公司的基本情況之后,將挖掘出您公司目前不利于資質申請的疏忽點,還將詳細說明您在申請資質時應當改善的確切的事項。

  • 分析需求

    我們通過豐富的從業經驗,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確認好符合您實際經營情況的資質需求。

  • 定制方案與報價

    對您的需求深入了解后,將結合您公司目前的情況,我們將為您量身定制一份資質代辦方案及報價單。

獲取方案

×
請設置您的cookie偏好
歡迎來到資質參謀
我們希望在本網站上使用cookie,以便保障本網站的安全、高效運轉及服務優化,有關我們使用cookie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查看了解更多。
接收Cookies
決絕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