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忠的履歷
1984年7月至1991年10月天津市和平區武文忠測繪資質,在國家測繪局人事教育勞動司工作天津市和平區武文忠測繪資質,期間1984年8月至1985年10月在陜西測繪局 鍛煉。
1991年10月至1994年6月任國家測繪局辦公室局常務會議秘書(副處級)天津市和平區武文忠測繪資質,
1994年6月至1997年1月 先后任國家測繪局人事教育勞動司人事處副處長、專業人才處處長。
1997年1月至1998年5月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大學學習。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998年5 月至1999年9月任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設施項目辦公室副主任(正處級),
1999年9月至2000年12月任陜西測繪局局長助理(正處級 )。
2000年12月至2006年9月先后任國家測繪局國土測繪司測繪成果管理處處長、標準與質量監督處處長。
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任 國家測繪局國土測繪司副司長,
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任國家測繪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司長。
2010年12月至2015年4月任陜西測繪局黨組書記、局長。
2015年4月至今任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與地圖司(測繪成果管理司)司長(正局級)。
陜西測繪局的領導簡介
武文忠 黨組書記、局長天津市和平區武文忠測繪資質,主持局全面工作內設機構:機構設置
成燕輝 黨組成員、副局長天津市和平區武文忠測繪資質,分管財務、規劃、計劃裝備、政策法規、多種經營,政務、宣傳和機關日常工作
肖 平 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基礎測繪、科技與國際合作、安全生產工作
王曉國 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人事工作、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管理和應用工作
岳建利 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行業管理、測繪產品技術質量監督工作,分管黨群工作(聯系局工會)
施仲剛 黨組成員、黨組紀檢組組長,分管紀檢、監察審計、后勤、基建和離退休工作
臧克福 巡視員,協管后勤、基建工作,協管人事工作,負責政策研究、測繪學會、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工作
路冠陸 局工會委員會主席,協管黨群工作
張合安 副巡視員,協管財務、三產開發及機關服務中心會計結算相關工作
陳向陽 副巡視員,協管生產組織管理和技術協調工作、質量監督檢查和內部質量控制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的管理現狀
作為中國經緯度起點的中國大地原點標石,并非無暇,多年來身負舊傷。陜西省測繪局辦公室表示,大地原點并未損壞,測量精度不受影響。
瑪瑙原點上的小痕跡是在其剛設立不久的時候,某單位前來進行測量,其重力鉛錘不小心跌落,砸到了瑪瑙邊緣上,造成一小塊痕跡。幸運的是,瑪瑙中心代表原點的十字絲沒有受損,因此對于科學上的測量,沒有任何影響,精度也不會因此降低,所以多年來一直保持這種狀態,沒有更換。 2004年9月29日,陜西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陜西省測繪條例》,該條例規定了對位于陜西咸陽市涇陽縣的中國“大地原點”進行保護的措施。
《條例》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位于陜西省咸陽市涇陽縣境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是國家重要的測繪基礎設施,當地人民 *** 應當做好有關宣傳、保護工作。
在大地原點半徑1000米范圍內,禁止修建加油加氣站、易爆物品倉儲場所、養魚場,實施采掘、爆破以及其他可能危害大地原點地基穩固和影響正常觀測信號接收的行為;在大地原點半徑3000米、方位299°10′±1°、329°39′±1°的兩個扇形區域范圍內,禁止建設海拔44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物以及從事其他影響正常觀測的行為。
《條例》出臺,使大地原點保護有了法律依據,防止人為因素對中國大地原點的干擾與破壞。多年來,從未發生過影響大地原點的事情。
2014年9月22日至24日,陜西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在西安召開。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對《陜西省測繪成果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修改稿)》進行了審議。根據測繪成果管理和應用的發展變化情況,陜西省人大在2014年對《陜西省測繪成果管理條例》作出修訂安排。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在陜西省人大的指導下完成了《修訂草案》的修改工作。 2012年10月15日,中國科協印發《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命名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被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成為中國第五個測繪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12月11日,陜西省測繪學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舉辦了“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科普教育基地”掛牌儀式。
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武文忠,陜西省科協紀檢組組長任建斌出席掛牌儀式并致辭。 2011年3月,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與陜西省 *** 達成共識,結合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信息化發展目標,發揮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在人才、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優勢,在大地原點所在地——西咸新區涇河新城建設中國原點地理信息產業園,將地理信息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納入西咸新區總體建設規劃。
中國原點地理信息產業園將圍繞測繪地理信息產業鏈條和社會應用,以政策扶持和社會需求為帶動,以測繪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核心,融合地理信息采集、處理、加工、應用等技術,建設集設備研發、儀器制造、軟件開發、系統集成、數據分發、咨詢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群,最終打造成為政策優良、空間廣闊、科技密集、競爭力強、輻射全國的國家級地理信息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