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地鐵四期規劃
浙江省 *** 近日發布《浙江省重大建設項目“十四五”規劃》,向社會公眾征集意見。其中提到了大家最關心的杭州地鐵三期和規劃四期建設、滬杭城際、杭州下沙至長安城際鐵路、滬乍杭鐵路、杭州至德清城際鐵路等。
關于杭州地鐵四期規劃,明確提出,擬建線路共13條(新線7條、延伸線6條),全長299.8公里。
滬杭城際(滬乍高鐵復線)設計為雙線,電化。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全長202公里,其中浙江境內100公里。
杭州下沙至長安城際鐵路起自杭州地鐵1號線文海南路站,終于海寧汽車西站,途經杭州下沙、海寧許村、長安,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全長約22.7公里。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2019年的時候,有關部門啟動長安至杭州下沙軌道交通規劃研究,連接海寧長安鎮和下沙大學城北。
按照2018年海寧方面規劃的線路方案,這條連接線從蕭山國際機場向北引出,過錢塘江后經奧特萊斯,到海寧(高鐵)西站。
基本按照北起仰山路與青年路交叉口,經仰山路、長安路(規劃)、天明路(規劃)、海航路(規劃)、啟航路、安瀾路、建設路、文海北路,至文海南路與學府街交叉口的走向設計。
全線初步規劃設站20座,主要有中心廣場站、東方學院站、海杭路站、啟潮路站、白沙路站、啟輝路站、奧特萊斯站、銀海街站等。
當時初步設計的線路總長為19公里左右,現在的公告中顯示,總長達到22.7公里左右,線路長度有所增加,輻射的范圍也會增加。
如按照地鐵模式建設,長安鎮不僅能通過杭海城際連通杭州,也可以通過長安至下沙地鐵連通杭州。
而長安至下沙地鐵線經過的沿江區域,或許有機會成為類似“錢江新城二期”的開發熱土,成為海寧擁江發展、打造國際住宅和商務區的前沿地。
滬乍杭鐵路設計為三線,電化。設計速度160-350公里/小時,客專全長192.7公里,其中浙江境內141.6公里;貨線全長74.2公里,其中浙江境內57.6公里。總投資437億元。
杭州至德清城際鐵路以地鐵10號線新興路站為起點,途經余杭仁和、德清城區,終于德清高鐵站,全長約36.1公里(德清境內約24.5公里、杭州余杭境內約11.6公里),設站13座。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
2020年6月,杭州至德清城際鐵路啟動國際招標,當時的招標公告上,杭德城際鐵路全長約35公里,起于杭州地鐵10號線一期工程終點站新興路站,終于寧杭高鐵德清站。其中,余杭區內約11.5公里,德清境內約23.1公里。這次“十四五”規劃意見中可以看見,杭州至德清城際鐵路又變長了1公里。
一直以來,杭德城際鐵路備受杭州、德清兩地市民的關注。它的線路走向,站點分布又是怎么樣的?
根據2019年10月25日,德清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發布的《杭州至德清城際鐵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專題報告編制項目》招標公告中“項目概況”一欄,可以得知,杭德城際鐵路由杭州軌道交通10號線一期終點站——新興路站(逸盛路與港虹西路交叉口)引出,向北下穿G25長深高速后,沿仁和大道敷設,穿越仁和街道中心折向西沿啟航路敷設,穿越東苕溪后,平行于長深高速公路進入德清縣,之后沿規劃杭德快速路敷設,穿越德清中心城區,止于寧杭高鐵德清站。
將來,杭州地鐵10號線可以和杭德城際鐵路換乘。而10號線又能和杭州地鐵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換乘,也就是說,從市區任何一個地鐵站坐上地鐵,或可一路換乘,直達德清。
全線共設站12座,其中地下站9座,高架站3座,換乘站2座。據相關軌道規劃專家透露,目前規劃的12個站點,分別為新興路站、云會站、仁和南站、仁和站、仁和北站、三合站、地理信息小鎮站、科技新城站、永安街站、北湖東街站、環城北路站、德清高鐵站(具體以項目批復時為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二十九條 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應當優先安排基礎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妥善處理新區開發與舊區改建的關系,統籌兼顧進城務工人員生活和周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村民生產與生活的需要。
鎮的建設和發展,應當結合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先安排供水、排水、供電、供氣、道路、通信、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和學校、衛生院、文化站、幼兒園、福利院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
鄉、村莊的建設和發展,應當因地制宜、節約用地,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引導村民合理進行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杭州地鐵四期國家批復需要多久
三個月。杭州地鐵四期是指杭州市的四期地鐵城市軌道規劃項目。截止到2022年10月8日,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四期建設規劃環評已取得生態環境部批復,在2022年8月初已經進行通過了專家評審,需要在三個月的時間獲得國家批復,因為后續審批流程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杭州市地鐵建設管理暫行辦法(2015修改)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加強杭州市地鐵建設管理,保障地鐵建設順利進行,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杭州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地鐵建設及其相關管理活動。第三條 杭州市地鐵建設工程是本市社會公益性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杭州市人民 *** 將地鐵建設工程納入本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長遠規劃,分期組織實施。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應當服從和支持地鐵建設,不得阻礙或影響地鐵建設工程的實施。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地鐵建設,包括地鐵建設工程、輔助工程、與地鐵相連的地面和地上軌道工程以及地鐵站點配套服務用地范圍內的綜合建設。
本辦法所稱地鐵設施,是指地鐵的軌道、隧道、高架線路、地面線路、車站(含出入口、通道、通風亭等)、車輛及車輛段、機電設備系統、變電站(所)等,以及為保障地鐵運營而設置的相關設施。第五條 本市地鐵建設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建設、統一營運、統一管理”和“分開出資、分開開發”的原則。
統一領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一負責地鐵建設重大問題的決策和協調工作。
統一規劃。統籌規劃全市地鐵線網和站點布局,使其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地鐵沿線城市設計等專項規劃相銜接。
統一招商。建立統一的招商工作班子,加強地鐵工程及物業開發招商工作。
統一建設。實行統一的地鐵設計、技術、規范標準及建設組織模式。
統一營運。實行統一的營運模式,確保地鐵營運的安全可靠、集約利用。
統一管理。實行設計、建設、營運、開發“四位一體”的經營管理模式,發揮資源的協同效應。
分開出資。市 *** 和地鐵沿線相關的區 *** (管委會)是地鐵建設的出資主體,共同分擔地鐵建設資金。
分開開發。支持地鐵投資各相關主體充分利用地鐵資源,以市場化方式進行地鐵站點周邊及上蓋物業開發。第六條 市軌道交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地鐵建設重大問題的決策和協調。
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指揮部負責地鐵建設工程的日常指揮協調工作,市軌道交通建設資金籌措辦公室負責本市地鐵建設的資金籌措。
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地鐵集團)為我市地鐵建設的主體,具體負責地鐵建設的實施。
市發展改革、規劃、建設、土地、房產、財政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及各有關區人民 *** (管委會)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做好地鐵建設的有關工作。第二章 規劃管理第七條 地鐵建設應當按照國家基本建設項目管理規定和國家批準的杭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及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進行。第八條 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編制地鐵沿線控制性詳細規劃。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應當采取召開座談會、論證會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有關單位和個人的意見。第九條 規劃地鐵站點用地時,應當根據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以及客流量、乘客換乘需要和用地條件,預留換乘樞紐、停車場等公共交通和公共設施用地。
未經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規劃預留用地不得改變用途。第十條 為保證地鐵建設的順利進行和地鐵建成后的安全營運,本市設立地鐵建設規劃控制區和特別保護區。
規劃控制區范圍如下:
(一)地下車站和隧道兩側各50米內;
(二)地面車站和高架車站以及線路軌道外邊線外側各30米內;
(三)出入口、通風亭、變電所等建筑物、構筑物外邊線外側各10米范圍內。
如需變更規劃控制區范圍,須經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軟土、砂土、溶洞、高含水率地質條件特殊的地段,報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規劃控制區范圍可以適當擴大。
特別保護區范圍如下:
(一)地下工程(車站、隧道等)結構邊線外側5米內;
(二)高架車站及高架線路工程結構水平投影外側3米內;
(三)地面車站及地面線路路堤或路塹邊線外側3米內;
(四)車輛段用地范圍外側3米內;
(五)高壓電纜溝水平投影外側3米內。第十一條 在地鐵建設規劃控制區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的,應當制定地鐵設施保護方案,并征得地鐵集團同意,按規定報市規劃、建設等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一)建造、拆卸建(構)筑物;
(二)從事基坑開挖、爆破、樁基礎施工、頂進、灌漿、錨桿作業;
(三)修建塘堰、開挖河道水渠、采石挖砂、打井取水;
(四)在地面線路和高架線路旁進行敷設管線等作業;
(五)其他對地鐵產生影響的建設行為。
測繪全國甲級資質是什么概念
相當于醫院的三級甲等。這懂啊?是這個行業更高級別的了!
具體關于測繪資質的參百度百科:
全國甲級測繪單位
2008年10月24日
北京市
北京愛地地質勘察基礎工程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市地質工程勘察院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
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
北京長地友好制圖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國電水利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鐵道部專業設計院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
中國地圖出版社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司
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
北京市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國家測繪資料檔案館)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建設部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建設部遙感制圖中心)
北京國電華北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北京勘察技術工程公司
北京城市空間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四維圖新導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華星勘查新技術公司
北京航天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
高德軟件有限公司
易圖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靈圖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地質出版社
北京蒼穹數碼測繪有限公司
天津市
鐵道第三勘測設計院
中國地震局之一監測中心
中交之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
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海事局海測大隊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天津市勘察院
天津水運工程勘察設計院
天津港灣水運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地質工程勘察院
天津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天津航道勘察設計研究院
天津市測繪院
天津金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河北省
河北地礦建設工程集團冀東公司
河北省建設勘察研究院
河北省第二測繪院
石家莊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一局測繪大隊
河北省之一測繪院
河北省欣航測繪院
核工業航測遙感中心
廊坊開發區中油四維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北方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國化學工程之一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華北分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勘察設計院
河北中核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冶金工業部勘察研究總院
水利部河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河北煤田地質局物測地質隊
河北省制圖院
保定地質圖制印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測繪工程中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地質勘查總局測繪中心
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河北總隊
秦皇島市測繪大隊
地質礦產部河北水文工程地質勘察院
河北省水利水電第二勘測設計研究院
保定九華地質勘查測繪總院(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九大隊)
保定金迪地下管線探測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省
山西省基礎地理信息院
山西省地質礦產局測繪隊
山西省工程測繪院
太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西省第六地質工程勘察院
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水利部山西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山西省勘察設計研究院
山西省第二地質工程勘察院
山西省地圖集編篡委員會編輯部
西山煤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煤田地質綜合普查隊
山西華晉巖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山西省第三地質工程勘察院
陽泉新宇巖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省第五地質工程勘察院
內蒙古自治區
蒙古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航空遙感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地質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內蒙古自治區電力勘測設計院
包鋼集團勘察測繪研究院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內蒙古大興安嶺森隆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地圖制印院
包頭市測繪院
內蒙古自治區測繪院
核工業二○八大隊
遼寧省
沈陽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沈陽市地理信息中心)
大連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遼寧省第二測繪院
中冶沈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遼寧有色勘察研究院
中煤國際工程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
遼寧省之一測繪院
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遼寧地礦測繪院
遼寧省第三測繪院
遼寧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院
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設計研究院
遼寧省交通勘測設計院
遼寧電力勘測設計院
遼寧省冶金地質勘察局地質勘察研究院
大連九成測繪信息有限公司
遼寧經緯測繪科技有限公司
沈陽市公路規劃設計院
遼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吉林省
吉林市勘測設計院
中水東北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吉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吉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長春市測繪院
吉林省地理信息工程院
吉林省之一測繪院
吉林省第二測繪院
吉林地礦測繪院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
吉林省公路勘測設計院
黑龍江省
黑龍江地理信息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二大地測量隊(黑龍江之一測繪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三地形測量隊(黑龍江第二測繪工程院)
國家測繪局第四地形測量隊(黑龍江第三測繪工程院)
哈爾濱地圖出版社
大慶油田建設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測繪院
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哈爾濱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哈爾濱測量高等專科學校測量工程公司
黑龍江省林業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電力勘察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省測繪航空遙感中心
黑龍江農墾勘測設計研究院
黑龍江航道局測量大隊
黑龍江省土地勘測規劃院
黑龍江省測繪科學研究所
齊齊哈爾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黑龍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佳木斯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齊齊哈爾市水利勘察設計研究院
牡丹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上海市
上海市海事局
上海達華測繪公司
國家電力公司華東電力設計院
上海市測繪院
上海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上海東亞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
中船勘察設計研究院
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勘察工程公司
上海海洋石油局之一海洋地質調查大隊
上海市地質調查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上海同濟規劃建筑設計研究總院
江蘇省
江蘇省地質測繪院
長江口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中國化學工程南京巖土工程公司
華東有色測繪院
南通市測繪院有限公司
徐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江蘇省工程勘測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市測繪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蘇省測繪工程院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下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南京北極測繪研究院
江蘇省電力設計院
鎮江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無錫市測繪院有限責任公司
蘇州市測繪院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
江蘇省工程物理勘察院
江蘇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
淮安市測繪勘察研究院
淮安市水利工程勘測院
蘇州工業園區測繪有限責任公司
常州市測繪院
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江蘇蘇州地質工程勘察院
浙江省
冶金工業部寧波勘察研究院
浙江省電力設計院
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國家電力公司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測繪大隊
溫州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浙江省之一測繪院
浙江省第二測繪院
浙江煤炭測繪院
浙江有色測繪院
杭州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寧波國土測繪院
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水利水電河口海岸研究設計院
義烏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
安徽省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安徽地質測繪技術院
合肥市測繪設計研究院
安徽省之一測繪院
安徽省第二測繪院
安徽省第三測繪院
安徽省第四測繪院
安徽省公路勘測設計院
蕪湖市勘察測繪設計研究院
安徽省長江河道管理局測繪院
安徽省基礎測繪信息中心
馬鞍山市華東探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福建省
福建省地質測繪院
福州市勘測院
福建省之一測繪
福建省第二測繪
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國家地震局廈門地震勘測研究中心
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福建省航道局勘測大隊
福建省八閩煤田測繪院
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廈門市測量隊
福建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江西省
南昌市測繪勘察研究院
江西省第三測繪院
江西省之一測繪院
江西省第二測繪院
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贛西地質調查大隊
江西省水利規劃設計院
江西煤田地質局測繪大隊
江西地質礦產勘察開發局贛西地質調查大隊
核工業華東地質局測繪院
江西有色地質測繪院
江西省交通設計院
江西省瑞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山東省
青島海洋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
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東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省地質測繪院
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勘察設計開發院
淄博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東省國土測繪院
山東中煤物探測量總公司
山東省城鄉建設勘察院
山東省地圖出版社
山東省經緯工程測繪勘察院
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
維坊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中國石化集團勝利油田管理局
河南省
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
化工部鄭州地質工程勘察院
中鐵大橋局集團之一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地質測繪總院
河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河南省航測遙感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煤炭工業部選煤設計研究院
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測繪工程院
河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河南省地圖院
河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河南省水利勘測總隊
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河南黃河水文勘測總隊
河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焦作市中緯測繪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小浪底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河南省有色測繪有限公司
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北省
武漢科島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勘察設計研究院
武漢大學設計研究總院
武漢武大吉奧信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武漢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
武漢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長江航道局
湖北省之一測繪院
湖北省第二測繪院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中游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
長江水利委員會綜合勘測局
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
葛洲壩股份有限公司測繪總隊
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漢測繪院
湖北省地圖院
機械工業部第三勘察研究所
中南勘察設計院
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
湖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中國石化集團江漢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處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湖北省國土測繪院
湖南省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一八隊
湖南地質調查研究院
湖南中揚建設工程公司
湖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株洲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工程勘察院
衡陽市規劃設計院
湖南省第三測繪院(湖南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長沙勘察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
湖南省第二測繪院
湖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
湖南省之一測繪院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省地質測繪院
核工業衡陽第二地質工程勘察院
長沙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湖南地圖出版社
長沙科創巖土工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湖南有色測繪院
湖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湖南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
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隊
浙江省測繪管理條例(2013修正)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加強測繪管理,保障測繪事業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維護國家 *** 、安全和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及其相關活動,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應當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領導,將測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地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地理信息資源共享,促進測繪事業發展。第四條 省測繪局是省人民 *** 管理測繪工作的部門(以下稱省測繪管理部門),負責本省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設區的市和縣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稱測繪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本級人民 *** 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部門有關的測繪工作。第五條 縣級以上測繪管理部門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宣傳貫徹執行測繪法律、法規,依法查處測繪違法行為;
(二)管理測繪基準、標準并監督執行;
(三)管理和組織實施基礎測繪;
(四)組織管理地籍測繪,監督管理行政區域界線測繪、房產測繪及其他測繪;
(五)管理和監督測繪資質資格和測繪市場;
(六)管理地圖編制、地圖審核、地圖產品和地圖市場;
(七)管理測繪成果,向社會提供基礎測繪成果和測繪公共服務;
(八)管理和維護測量標志;
(九)法律、法規和本級人民 *** 規定的其他職責。第六條 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測繪活動,必須經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軍隊測繪主管部門批準,并報省測繪管理部門備案,由省測繪管理部門抄送國家安全機關。第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應當采取措施,鼓勵測繪科學技術研究、創新和進步,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測繪科學技術水平,支持測繪成果的開發、應用。
對在測繪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獎勵。第二章 測繪系統與測繪標準第八條 省測繪管理部門根據測繪事業發展的需要,依法建立與國家坐標系統相統一的全省平面坐標系統,制定本省測繪技術規范和標準。
從事測繪活動應當使用國家規定的測繪基準、測繪系統和全省平面坐標系統,執行國家和本省規定的測繪技術規范和標準。第九條 因建設、規劃、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的需要,確需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按以下程序報測繪管理部門批準:
(一)建立杭州市、寧波市城市或者杭州市、寧波市行政區域和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省測繪管理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報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二)建立其他設區的市城市或者市、縣行政區域和省重大工程項目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設區的市測繪管理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報省測繪管理部門批準;
(三)建立縣級市城市或者縣人民 *** 所在地的鎮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由縣級測繪管理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報設區的市測繪管理部門批準。第十條 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應當與全省平面坐標系統相聯系。一個城市或者行政區域只能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
申請建立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單位,應當提交論證報告、技術方案以及與全省統一平面坐標系統的聯系方式。第十一條 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的測繪成果應當經具有測繪質量檢驗資質的機構檢驗合格。第三章 基礎測繪第十二條 基礎測繪管理實行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定期更新、保障需求、促進應用的原則。第十三條 省測繪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下列基礎測繪項目:
(一)建立和復測全省統一的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和空間定位網;
(二)測制和更新全省1∶10000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及其數字化產品;
(三)測制和更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所在地的城市規劃區1∶5000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及其數字化產品;
(四)省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
(五)建立和維護更新省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六)建設和維護省基礎測繪設施;
(七)編制省綜合地圖集、普通地圖集以及按照國務院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和省人民 *** 規定應當由省測繪管理部門組織實施的其他基礎測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