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四川地質災害防治單位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目錄一覽:
- 1、四川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2012修正)
- 2、四川有幾家,地質災害整治乙級資質。知道的朋友介紹一家。謝謝!
- 3、四川地質災害工程甲級資質那里有啊
- 4、四川省哪個單位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單位乙級資質證書???
- 5、“6·”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群發泥石流
- 6、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四川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2012修正)
之一章 總則之一條 為了保護、改善和合理利用地質環境,防治地質災害,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四川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地質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地質體和地質作用的總和。第三條 在四川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區域地質環境、城市地質環境、礦山地質環境、地質遺跡的勘查、評價、監測、利用、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第四條 地質環境管理實行保護和利用相結合的方針,堅持誰利用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地質環境管理工作的領導,制定地質環境保護、利用規劃,并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使地質環境保護、利用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 ***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地質環境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 *** 有關部門依照各自的職責,做好地質環境的保護工作。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地質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破壞地質環境的行為進行檢舉或控告。
禁止侵占、損毀地質環境保護工程設施、設備。第八條 對在地質環境保護、利用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 *** 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 地質環境影響評價第九條 制定城市、村鎮總體規劃和國土綜合開發重點區、經濟開發區、農牧業區規劃,應當進行區域地質環境勘查,作出地質環境影響評價;鐵路、公路、港口、機場、水庫等工程建設項目以及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工程建設項目,在規劃選址階段應當進行地質環境勘查,作出地質環境影響評價。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地質環境勘查評價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范進行。第十條 開發地熱、礦泉水、地下水應當進行地質環境影響評價。
開發地熱、礦泉水還應經省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按國家標準鑒定。第十一條 地質遺跡由省級以上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認定。開發利用地質遺跡,應當進行地質環境影響評價。
具有重大科學研究或觀賞價值以及珍貴稀有的地質遺跡,可設立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
設立和開發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應按規定報批。第十二條 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應當報縣級以上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未經審核同意的,不得作為規劃或建設項目選址定點的依據。
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應當按國家地質資料匯交規定進行匯交。
建設項目地質環境影響評價應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內容,依照國務院《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第三章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第十三條 勘查、開采礦產資源應當保護礦山地質環境,防治地質災害、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依法做好水土保持、植被恢復和土地復墾。第十四條 開采礦產資源應當進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價。采礦權人應當繳納礦山地質環境保證金,具體辦法由省人民 *** 制定。第十五條 采礦權人應當嚴格按照批準的礦山建設設計方案和施工規范,進行建設、施工,修筑尾礦場、攔渣壩等工程設施,防止因采礦造成疏干、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第十六條 采礦權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向縣級以上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年度報告中,如實反映地質環境保護情況,接受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第十七條 勘查、開采礦產資源造成地質環境破壞或引發地質災害的,應及時向當地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并采取必要的恢復和治理措施,防止災害擴大。第十八條 采礦權人停辦或關閉礦山,應按期完成有關水土保持、植被恢復、土地復墾等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治理工作。第四章 地質災害防治第十九條 省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編制全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報省人民 *** 批準后實施。
縣級以上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上一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組織編制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報同級人民 *** 批準實施,并報上一級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跨行政區域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 *** 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相關地區編制。
四川有幾家,地質災害整治乙級資質。知道的朋友介紹一家。謝謝!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乙級資質施工單位要求:巖土工程、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預算專業技術人員和項目經理、施工員、安全員、質檢員等管理人員總數不少于三十名;近三年內獨立承擔過五項以上小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項目,有良好的工作業績;具有與承擔中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相適應的施工機械、測量、測試與質量檢測設備。
四川地質災害工程甲級資質那里有啊
四川有甲級資質的單位有: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604大隊 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隊 攀枝花市康特制造有限公司 四川省西南地質勘查工程公司
四川省哪個單位有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單位乙級資質證書???
這個問題非專業人士不能回答。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實驗室”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那里的老師能夠回答你的問題。給你個電話試試:028- 84073193 。
“6·”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群發泥石流
1 泥石流概況
2011 年 6 月 16 日晚 20 時至次日凌晨 6 時,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普降暴雨,越西縣普雄河下普雄流域地區發生短歷時暴雨過程,更大降雨量高達 138mm。乃托鎮、普雄鎮、鐵西鄉、拉普鄉、爾覺鄉、四甘普鄉、拉白鄉等 7 個鄉鎮多處發生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群發性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直接造成成昆鐵路下普雄火車站至拉白火車站段鐵路多處被掩埋,鐵路運行被阻斷,乃托鎮至普雄鎮縣級公路多處被泥石流沖毀,電力、通信設施損毀嚴重。46 戶農戶住房被沖毀或淤埋,24戶農戶住房成為危房,直接經濟損失達 800 萬元。
普雄河流域位于越西縣東部,海拔 1600 ~1900m,屬山谷相間的中山寬谷地貌,褶皺緊密,彎曲嚴重,地質構造復雜,巖石破碎,地質環境條件十分脆弱,一旦遭遇暴雨,極易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
此次群發性泥石流災害,由于巡查、監測到位,預警準確及時,縣、鄉 *** 和村、組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領導靠前指揮,鄉村干部群眾反應迅速,臨災處置措施得當,撤離避讓及時,將危險區內141 戶644 人進行安全轉移,無1 人傷亡,成功避讓 7 起群發性泥石流、滑坡災害。
圖 1 越西鐵西鄉打支村 1、2 組泥石流
圖 2 越西縣拉普鄉阿柳吾村彎洛組泥石流
2 監測與應急避險
2. 1 排查、巡查與監測
越西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按照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避讓在先”的防御方針和群測群防的工作機制,未雨綢繆,早在汛期來臨之前已做好地質災害防治準備。一是提前編制了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和應急預案,調整充實了縣地災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同鄉鎮簽訂了 2011 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目標責任書。二是及時編制下發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表雙卡”,通過簽訂目標責任書和下發 “一表雙卡”,層層分解落實了防災責任。三是積極開展隱患點排查、再排查工作,分別為汛前排查和 6 月、7 月再排查,特別重視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復查。四是建立專職監測員制度,積極開展地災防治知識宣傳和培訓工作,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識災、防災、避災的意識和能力。五是嚴格執行重要氣象信息預警預報和汛期 24 小時值班等制度,整合應急、國土、氣象等部門資源,建立預警預報信息平臺,全年累計向各鄉鎮、礦山企業、水電工程建設項目、預案點監測人、責任人電話預警預報 5000 余人次,發送地災氣象預報預警短信 12000 余條。
2. 2 險情發現與應急避險
6 月 16 日下午 4 時,越西縣國土資源局接到涼山彝族自治州國土資源局 “切實做好強降雨天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緊急通知”短信預警和縣氣象局 “我縣今天晚上至明白天有大到暴雨”預警電話后,值班人員立即發手機短信給各鄉鎮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16 日19 時36 分至 20 時 21 分縣地質災害領導小組辦公室值班人員又將災害性天氣信息電話通知各鄉鎮領導、各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及相關單位和工程項目業主,要求務必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做好防災準備,密切關注雨情、雨量。
各鄉 *** 接到縣地質災害防治辦公室電話預警通知后,迅速將信息傳達到各村組及住戶,并安排各村組干部、監測人員對隱患點進行巡視、監測加強防范。晚上19 點,許鐵西鄉、拉普鄉一帶下起了冰雹,緊接著便是傾盆大雨,隨后其他鄉鎮也開始降雨,20 時 30 分已轉為大暴雨,鐵西、拉普、爾覺、四甘普、拉白 5 個鄉 *** 果斷命令各自轄區內的各村組干部迅速組織危險區域的村民立即撤離,接到命令后,各隱患點監測員及鄉、村干部立即敲響銅鑼組織村民疏散撤離。
16 日晚 22 時 00 分至第二日凌晨 3 時,越西縣乃托鎮、普雄鎮、鐵西鄉、拉普鄉、爾覺鄉、四甘普鄉、拉白鄉等 7 個鄉鎮共發生 7 起泥石流、滑坡災害。直接造成成昆鐵路下普雄火車站至拉白火車站段鐵路多處被掩埋,鐵路運行被阻斷,乃托鎮至普雄鎮縣級公路多處被泥石流沖毀,電力、通信設施損毀嚴重。46 戶農戶住房被沖毀或淤埋,24 戶農戶住房成為危房,直接經濟損失達 800 萬元。
2. 3 應急處置
災情發生后,越西縣 *** 立即啟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要求鐵西鄉、拉普鄉、四甘普鄉、拉白鄉 *** 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同時組織村組、黨員、干部、民兵、村民進行自救互救。隨后縣委、縣 *** 成立救援、民政、醫療等小組趕赴災區進行救援、安置等工作。
3 經驗與啟示
此次成功避讓 7 起泥石流、滑坡群發性地質災害,主要得益于以下幾點:
一是縣委、縣 *** 高度重視地災防治工作,責任落實到位。年初縣 *** 將防災責任分解落實到各鄉鎮負責人,并簽訂責任書。4 月上旬,按照省、州要求認真組織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行動,狠抓地災防治工作。
二是大力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通過 2008 年 “農村地質災害防治知識萬村培訓”活動、2010 年 6 月 “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及五到位”培訓活動以及今年地質災害宣傳月專項宣傳培訓活動,讓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地質災害的危害,識災、防災、避災、救災意識和能力增強,能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到防災避險工作中。
三是相關部門密切協作,預警機制健全。這保障了信息的及時溝通和傳遞,確保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及時傳達到鄉鎮、村組干部和相關責任人手中。
四是群測群防防災 *** 體系和工作運行機制健全。鄉鎮、村組干部掌握監測巡視預警預報 *** ,廣大群眾具有識災、防災、避災意識,臨災自救互救能力進一步提高。
五是省級領導督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6 月 16 日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領導專家組、督導組對越西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治理工程竣工驗收及重要隱患點復查核查,反復強調并指導地質災害隱患排查、監測預警、值班值守、預案演練與主動避讓等措施和工作。
(本節基礎資料由四川省國土資源廳提供 責任編輯 褚宏亮)
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
全國地質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一、地質環境監測機構基本情況
四川省的地質環境監測機構由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四川省國土資源廳)、21個市(州)級監測站(分別各相關市(州)國土資源局)和60個縣級監測站(分別各相關縣(市)國土資源局)組成,從業人員共計43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76人(高級職稱者20人,中級職稱者45人,初級職稱者111人),其他人員156人。但新成立的29個縣級監測站目前還未配備從業人員(表1)。
從左至右:副站長李勇、黨委副書記屈超錦、站長兼黨委書記李云貴、總工程師肖智林
表1 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機構及隊伍現狀表
續表
續表
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建于1959年,以地下水觀測為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直由四川省地礦局成都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代管,直到2000年11月9日,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和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聯合下文(川國土資發〔2000〕131號和川地勘發〔2000〕108號),將總站正式劃入省國土資源廳。2001年5月23日,省編辦〔2001〕64號文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確將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劃歸省國土資源廳管理,為省國土資源廳直屬全額預算管理事業單位,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在川國土資函〔2001〕214號文“關于明確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職能、內設機構的意見”中明確總站屬公益性和基礎性的事業單位,主要從事全省地質環境(包括地質災害、地下水、地質遺跡等)的調查、監測和評價工作,面向社會,為省 *** 和國土資源管理服務,并對市(州)地質環境監測站進行業務指導。
各市級監測站和縣級監測站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本轄區地質環境監測網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管理,進行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以及市級和縣級地質環境監測、地質災害防治等相關調查和綜合研究。
二、監測網點建設情況
目前,四川省主要在地下水環境、地質災害等方面開展監測工作。
四川省地下水動態監測工作始于20世紀50年代,現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的地下水監測區范圍包括成都平原主體部分、重要城鎮成都市城區及近郊和德陽市城區及近郊,控制面積分別為6473km2、300km2和80km2,總面積6853km2(表2)。監測內容主要包括地下水開發利用情況、地下水水位、水溫和水質的動態特征及變化情況,以及因地下水不合理開發利用引發的環境地質問題。各級監測點均為每10日觀測1次,水溫觀測與水位觀測同時進行,并同時觀測記錄氣溫,河水位觀測與地下水位同時同精度進行。水質監測在枯、豐水期各取1次水樣進行分析,除對全區地下水進行一般性控制外,還在區內主要污染源附近布設了監測取樣點。水質化驗分析內容除一般理化性質指標外,還包括部分毒理學指標等。各種監測資料取得后,及時進行室內整理、檢查校核和數據庫錄入,年終由技術人員對全部觀測資料和化驗分析資料進行系統的綜合分析,最后編制地下水環境監測年度報告。
表2 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地下水監測情況一覽表
注:成都、德陽兩城市重點監測區位于成都平原內。
四川省地質災害監測網點主要分布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包括突發性地質災害監測點和緩變性地質災害監測點兩類,由專業監測點和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點構成。
目前,全省專業監測主要集中在重大工程治理點勘查、設計、施工階段及施工后期效果監測階段進行。監測內容以地表位移、深部位移和雨量監測等為主。另外,總站現承擔華鎣山地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范區建設項目,項目始于2008年,計劃至2010年分3年完成。
截至2008年,群測群防點共計14167個,其中突發性災害點13958,緩變性災害點209個,包括滑坡7608處,崩塌2885處,泥石流1565處,不穩定斜坡1722處,其他387處,監測方式以簡易監測、宏觀巡視為主,“5.12”汶川地震后,全省逐步安裝了一些滑坡伸縮儀、裂縫報警器等監測預警設備,進一步提高了群測群防監測預警水平。
三、監測裝(設)備配備現狀
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設備主要包括:越野車4輛;地下水簡易監測設備;地質災害監測設備43套(全站儀1套,手持GPS 36套,另外由總站代為管理的設備有泥石流次聲預警器4臺、鉆孔測斜儀1套、SWS型多波列數字圖像工程勘查與工程檢測儀1套);以及其他相關數據處理、繪圖和辦公等設備。
四、信息化建設情況
(一)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和遠程應急會商系統建設
為滿足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和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會商的需求,2005年,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委托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專門建立了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會商室。在此基礎上,2008年3月始開展了基于衛星通訊的突發性地質災害遠程應急會商系統建設工作。目前正處于安裝調試階段。
(二)地質環境信息網建設
四川省地質環境信息網自2002年開通至今,一直安全運行,每年年均發布信息350條。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啟動以來,預警預報結果均通過網站對全社會發布,擴大了受眾面、提高了發布質量,確保了及時發布。除此以外,網站還為宣傳地質環境政策法規,普及地質環境信息知識,樹立 *** 形象、擴大社會影響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災害預警預報會商室
(三)地質環境數據庫建設和數據管理
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在國土資源部和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的統一部署下,已經建成了地下水動態監測管理數據庫、1:10萬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數據庫、1:5萬縣(市)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與區劃數據庫、1:50萬環境地質數據庫、縣(市)地質災害搬遷數據、1:5萬四川省丘陵區紅層找水數據庫、1:20萬水文地質空間數據庫、1:50萬水文地質空間數據庫等數據庫系統。其中全省的1:5萬縣(市)地質災害詳細調查與區劃數據庫正在建設中。
四川地質環境信息網
五、主要監測成果和服務
自2002年,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與省氣象局聯合開展了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試點工作。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與四川省氣象局、省氣象臺于2003年6月24日聯合發布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通過電視、廣播、 *** 、傳真、電話等多種傳媒形式向社會發布。
至2008年,四川省氣象預警預報共計成功預報665次,避免人員傷亡34279人,避免經濟損失近4.3億元(表3)。為各級 *** 和社會各界及時提供地質災害預防信息,為制訂防災與國土整治、社會發展與建設規劃,以及為地質環境的監督管理提供宏觀依據,減少或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表3 四川省2001~2008年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成功范例統計
2008年度,四川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的地下水監測范圍內共完成水位、水溫觀測2772次。其中,地下水水位、水溫監測2448次,地表水水位、水溫監測324次;采取全分析和污水分析樣92件。同時,每年還編制提交了成都平原、成都市、德陽市3個地區的上一年度《地下水水情通報》、本年度《地下水水情預報》、上一年度《地下水環境年報》和本年度《地下水水情半年報》。
六、法制建設
1.《四川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1999年8月14日四川省第九屆人大常委會十次會議通過,1999年8月14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公告第20號公布,并于公布之日起執行。“條例”共分7章,分別對地質環境影響評價、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監測工作內容、要求進行了規定,同時也對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了明確,是四川省之一部關于地質環境管理方面的法規。
2.《四川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2008年3月20日四川省 *** 第2次常務會審議通過,以川府函〔2008〕75號文下發,于5月1日執行。《辦法》共17條,其中明確了履行礦產資源合理開發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義務的責任主體為采礦權人,明確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是指采礦權人為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義務而繳納的保證資金,同時,《辦法》中還對“保證金”性質、收取標準、管理返還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關于四川地質災害防治單位和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