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自然資源和林業主管部門,省海洋局,廳機關各處室、廳屬各事業單位:
為切實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省自然資源廳研究確定了《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生態修復類)》,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 ? ? ? ? ? ? ? ? ? ? ? ????????????????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
? ? ? ? ? ? ? ? ? ? ? ? ? ? ? ?????????????? 2021年11月5日?
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
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
(生態修復類)
1.加大國土綠化投入力度。對符合條件的森林城市、森林鄉鎮、森林村居,以及林業生態修復保護工程、森林生態廊道樣板工程、山區生態綠化工程、規模化生態林場和鄉村林場,按照《山東省人民 *** 辦公廳關于實施造林綠化十大工程的通知》(魯政辦字〔2018〕73號)規定給予獎勵。
2.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綠化。充分發揮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作用,支持國土綠化相關產業發展,將有股權融資需求的項目納入基金投資項目庫向基金機構推介。基金投資的國土綠化產業項目,引導基金按規定讓渡增值收益。鼓勵各地在國家儲備林建設、林業旅游休閑康養服務等林業領域運用 *** 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和撬動社會資本投入。
3.完善社會參與國土綠化機制。鼓勵各類社會主體通過聯建聯營、綠化冠名、捐資造林、股份合作等方式參與造林綠化。支持有條件的市、縣(市、區)對依托森林、濕地資源開展生態旅游的景區,提取 *** 門票收入的10%用于生態效益補償。支持各市、縣(市、區)對重點生態區位的商品林通過贖買、置換等方式調整為公益林。
4.合理安排綠化用地。各地要根據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和國土空間規劃,綜合考慮土地利用結構、土地適宜性等因素,科學劃定綠化用地,實行精準化管理。以宜林荒山荒地荒灘、荒廢和受損山體、退化林地草地等為主開展綠化。鼓勵通過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利用廢棄閑置土地增加村莊綠地;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科學規范、因害設防建設農田防護林。依法合規開展鐵路、公路、河渠兩側,湖庫周邊等綠化建設。嚴禁違規占用耕地綠化造林,確需占用的,必須依法依規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嚴禁開山造地、填湖填海綠化,禁止在河湖管理范圍內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
5.完善森林采伐管護政策。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政策,優先保障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林分更新改造等采伐需求,促進森林質量提升和災害防控;放活人工商品林自主經營,規模經營的人工商品林可單獨編制森林采伐限額,統一納入年采伐限額管理。將造林綠化后期管護納入生態護林員職責范圍,并與生態護林員績效掛鉤。
6.加強公益林保護管理。集體林地林木劃定為公益林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嚴格按照公益林管理規定經營管理,履行管護責任,不得隨意改變公益林的性質、范圍和保護等級。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管護人員的指導培訓,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承包經營者簽訂公益林管護責任書或管理協議,完善必要的管護設施,提升管護能力。鼓勵支持建立生態林場和鄉(鎮)、村集體林場,實行林場化管理。在不影響整體生態功能、保持公益林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允許對承包到戶的公益林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進行調出和補進。
7.積極穩妥推動林權流轉。鼓勵集體林權公開、公平、公正有序流轉,支持公開市場交易,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鼓勵和引導農戶以入股、租賃、互換、轉包等多種流轉方式流轉林權。對仍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的集體森林資源資產,在流轉前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評估機構對森林資源資產價值或價格進行評估,出具評估報告,并依照有關規定公開相關信息。
8.健全支持集體林業發展扶持政策。符合條件的農戶和生態林場、集體林場、家庭林場、股份合作林場、林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等林業經營主體,可按規定享受造林補助、森林撫育補助、林業貸款貼息補助、森林保險保費補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農機購置補貼等優惠政策。
9.完善森林保險制度。簡化森林保險理賠程序,做到科學定損、快速理賠。鼓勵保險機構開發差別化商品林保險產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特色經濟林產品保險。對地方開展特色林業保險,省級財政按照市縣級財政保費補貼總額的50%-60%給予獎補,單一險種省級獎補資金不超過500萬元。對公益林、商品林保險保費予以補貼,公益林林農承擔的保費由各級財政承擔。
10.加強國有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將國有林場的森林資源保護培育、基礎設施、人才隊伍建設和財政支持政策等納入林長制實施內容,發揮林長制對鞏固擴大國有林場改革成果、推動國有林場綠色發展的作用。將國有林場經營管理范圍內的道路、供電、供水、通訊、管護用房等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等,納入同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鼓勵金融保險機構開發適合國有林場特點的金融保險產品,籌集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所需資金,提高國有林場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鼓勵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等方式補充國有林場專業技術人員。鼓勵國有林場建立職工績效考核結果與薪酬分配掛鉤制度,探索經營收入、社會服務收入在扣除成本和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用于職工獎勵的措施。
11.加強林木種質資源保護。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應將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工作納入林業發展總體規劃,根據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規劃和保護需要,建立林木種質資源庫、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區或者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地,保存林木種質資源。對創建的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國家財政給予扶持。鼓勵和扶持林木種質資源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對在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對在林木種質資源收集、搶救性收集和保存等活動中受到損失的單位和個人,縣級應當給予合理補償。
12.積極推進濕地生態修復。充分發揮 *** 投資的主導作用,形成 *** 投資、社會融資、個人投入等多渠道投入機制。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將濕地保護管理、濕地生態效益補償等所需資金列入財政預算,探索通過財政貼息、融資擔保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濕地保護,有條件的地方可研究給予風險補償。
13.規范濕地用途管理。充分利用我省濕地資源豐富的優勢,科學有序推進濕地生態旅游,探索濕地合理利用,推進濕地對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凈化處理示范區建設。完善涉及濕地相關資源的用途管理制度,合理設立濕地相關資源利用的強度和時限,避免對濕地生態要素、生態過程、生態服務功能等方面造成破壞。進一步加強對取水、污染物排放、野生動植物資源利用、挖砂、取土、開礦、引進外來物種和涉外科學考察等活動的管理。
14.明確國家和省級濕地公園設立條件。濕地面積在20公頃以上,資源權屬清晰,管理機構明確,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濕地生態系統在全省或者區域范圍內具有典型性或濕地自然景觀優美的,可以申請建立省級濕地公園。經批準后,可以享受省級濕地公園相關政策。成為省級濕地公園兩年以上(含兩年),濕地生態系統在全國或者區域范圍內具有典型性,保護管理機構和制度健全,省級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實施良好,土地權屬清晰,相關權利主體同意作為國家濕地公園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濕地公園。經批準后,可加掛國家濕地公園牌子,享受國家級濕地公園相關政策。
15.加強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修復。要切實加強自然保護區生態資源調查監測,對主要保護對象或生態系統面臨威脅和存在隱患的,采取自然恢復為主、人工干預為輔的方式,進行必要的生態保護修復。省自然資源廳在對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考核評估時,將把生態保護修復效果作為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并在提出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資金分配方案時適度傾斜。
16.鼓勵礦山土地綜合修復利用。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國有建設用地修復后擬改為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可由地方 *** 整體修復后,進行土地前期開發,以公開競爭方式分宗確定土地使用權人;也可將礦山生態修復方案、土地出讓方案一并通過公開競爭方式確定同一修復主體和土地使用權人,并分別簽訂生態修復協議與土地出讓合同。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國有建設用地修復后擬作為國有農用地的,可由市、縣 *** 或其授權部門以協議形式確定修復主體,雙方簽訂國有農用地承包經營合同,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或者漁業生產。
對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土地中的集體建設用地,集體經濟組織可自行投入修復,也可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修復后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并經依法登記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所有權人可出讓、出租用于發展相關產業。
各地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在礦山修復后的土地上發展旅游產業,建設觀光臺、棧道等非永久性附屬設施,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以及不破壞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和不影響地質安全的前提下,其用地可不征收(收回)、不轉用,按現用途管理。
各地可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利用礦山修復后的國有建設用地發展教育、科研、體育、公共文化、醫療衛生、社會福利等產業,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按有關規定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鼓勵土地使用人在自愿的前提下,以出讓、租賃等有償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礦山修復后的國有建設用地可采取彈性年期出讓、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的方式供應。
17.盤活礦山存量建設用地。各地將正在開采礦山依法取得的存量建設用地和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建設用地修復為耕地的,經驗收合格后,可參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騰退的建設用地指標可在省域范圍內流轉使用。其中,正在開采的礦山將依法取得的存量建設用地修復為耕地及園地、林地、草地和其他農用地的,經驗收合格后,騰退的建設用地指標可用于同一法人企業在省域范圍內新采礦活動占用同地類的農用地。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土壤環境質量要求、不改變土地使用權人的前提下,經依法批準并按市場價補繳土地出讓價款后,礦山企業可將依法取得的國有建設用地修復后用于工業、商業、服務業等經營性用途。
18.合理利用廢棄礦山土石料。對地方 *** 組織實施的歷史遺留露天開采類礦山的修復,因削坡減荷、消除地質災害隱患等修復工程新產生的土石料及原地遺留的土石料,可以無償用于本修復工程;確有剩余的,可對外進行銷售,由縣級 *** 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銷售收益全部用于本地區生態修復,涉及社會投資主體承擔修復工程的,應保障其合理收益。土石料利用方案和礦山生態修復方案要在科學評估論證基礎上,按“一礦一策”原則同步編制,經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報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后實施。
19.簡化渤海生態修復項目用海審批手續。項目實施中,需要種植堿蓬等植被、進行沙灘人工補沙等無構筑物建設的,以及拆除養殖池、構筑物等臨時施工行為的,無需辦理海域使用審批手續;對于建設非透水構筑物、修筑潛堤等輔助設施的,在科學論證生態修復方案的基礎上,可適當簡化海域使用審批手續并壓縮辦理時限。?
原標題: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職責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生態修復類)的通知
鏈接:http://dnr.shandong.gov.cn/zwgk_324/xxgkml/ywdt/tzgg_29303/202111/t20211111_3770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