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向全國人大提交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并在3月17日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獲得了通過。建國以來,我國的國務院機構隨著國情的變化和需求,曾經進行過多次調整,每次都會撤并或者新建一些部委以適應國家經濟建設或社會發展的需求,但是這次的機構改革是改革開放以來更大規模的改革之一。
雖然是“國務院”機構改革,但實際上,卻包含了全國從省、自治區、直轄市到市、縣甚至鄉鎮一級的改革,是全國性的機構改革。而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內容之一,是建立自然資源部,“不再保留”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而“不再保留”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即“撤”與“并”。這次改革是一次義無反顧的徹底改革,其結果將是測繪地理信息融入自然資源部,將更好的實現服務于自然資源的調查與管理。但是,測繪地理信息局為什么要撤并?
組建自然資源部不僅是治本的改革 而且還杜絕了部委間職能交叉隱患。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自然資源部,不再保留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這個決議和此前的傳聞相比,有些出乎意料,但從根本上理清了國土、住建、林業等部門的眾多矛盾和隱患。
據了解現在國土、住建、林業等部門存在職能交叉的現狀,各個部門的調查手段,比如在土地調查方面,農業部門、林業部門,都有自己的調查手段,調查標準不一致。這次成立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的改革,是大刀闊斧的,將前期的根源和矛盾解決,甚至把前期的調查和規劃合并在一起,能夠更好地理順此前各部門制定出標準之后的實施環節。當時的空間規劃體系中,呈現出“縱向”自上而下的部門垂直管理和“橫向”多規并行、相互滲透的運行特征。內容交叉、管制重疊、標準不一的各類規劃,組成了一個復雜的體系,共同對空間進行規劃布局和管制,給規劃實施層面帶來的諸多問題。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新的部門整合了此前8個部門的職能,核心在于規劃和調查職能。十八大以來,中央開始一直強調、貫徹多規合一、生態文明、用途管制、空間治理的關鍵詞。2013年12月,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之一次提出建立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2014年8月,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住建部聯合印發了市縣一級多規合一試點工作的通知,包括后來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這些都強調了要開展多規合一。
那么國土資源部撤銷之后,它的眾多職能轉移整合到哪兒去了?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從《改革方案》中看到:國土資源部主要職能劃歸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劃歸生態環境部(新組建);有關農業投資項目管理職責劃歸農業農村部(新組建);地質災害防止職責劃歸應急管理部(新組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等管理職責劃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新組建)。另外,國家發改委的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住建部的城鄉規劃管理職責,水利部的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原農業部的草原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林業局的森林、濕地等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職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職責,將整合劃歸自然資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