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應對土地空間規劃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雙重改革要求,從數據治理、指標模型建設、功能設計等方面構建土地空間規劃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為實現土地空間規劃的實施監督和多部門業務信息的共享與協調,為促進項目實施、促進空間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持和手段。
一、引言應對國家關于土地空間規劃改革的新要求,落實《關于建立土地空間規劃體系和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全面開展土地空間規劃的通知》提出的關于建立土地空間規劃體系和監督實施的內容和要求。2019年7月,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土地空間規劃一圖建設和現狀評估的通知》,明確提出在土地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建設土地空間規劃一圖。開展土地空間規劃的動態監測、評價和預警,加強規劃的實施和監督。2019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強 *** 職能轉變,簡化行政權力,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促進空間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在土地空間規劃改革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以下簡稱雙重改革)的背景下,根據國家和省級制度建設要求,結合當地實際管理需求和基礎,建立土地空間規劃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可為早期規劃生成、建設條件協調、項目業務審批、項目全過程監督提供底板,實現感知、學習、治理、自適應智能規劃提供信息支持。
二、建設思路2.1 建設理念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五個現代化一體化創新驅動系統的建設需要改變過去各種空間規劃的編制、審查、實施和監督,以信息手段促進空間規劃全過程的有效聯系,確保規劃的實施、傳導和有效監督?;谌驍底只?、智能編制、實時監督、準確決策、 *** 管理五個現代化一體化的化一體化的概念。在建設覆蓋全球各要素土地空間的數字和信息底板的基礎上,通過新的信息技術,促進規劃編制和審查的智能化,實現規劃實施過程的全面感知和實時監控,幫助 *** 部門做出有效、準確的決策,提高土地空間的精細管理水平。(2)垂直和水平連接的開放共享 縱向層面,實現國家、省、市、縣各級制度的相互整合,對土地空間規劃進行動態監測、評價、預警和監督;同級平臺為上級平臺提供業務支持服務,通過數據接口向上匯交數據;對下級平臺提交的數據進行標準化審查、驗收和倉儲,監督和指導下級土地空間規劃的實施。在水平層面上,為本級其他相關部門和單位提供項目審批和業務處理所需的數據支持和空間審查服務,加快項目建設項目審批,接收相關部門的項目審批和業務處理反饋信息,多維土地空間規劃的實施和監督。
圖1 對外關系系統縱橫聯通(3)動態互動的有效監督澄清了動態監測、及時預警和定期評價之間的相互關系,通過監測、評價和預警之間的動態互動,實現了對土地空間規劃實施的有效監督?;趧討B監測,對土地改造、土地利用變化、環境質量變化等土地空間開發利用保護行為進行監測和監測。根據指標預警水平和閾值,獲取動態監測的相關信息,及時預警突破約束性指標風險的情況。根據土地空間開發利用的現狀,通過獲取長時間序列的動態監測相關信息,對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狀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評估,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動態調整完善、底線管控等提供依據。2.2 建設 ***
鞏固現狀數據底板。夯實現狀數據底板。
圖2 基圖數據治理集成路徑(2)建立數據內生關聯,形成數據流鏈接,充分挖掘各種數據之間的內生關系,建立數據聯系的橋梁,形成土地空間規劃數據流鏈接,實現現狀數據、規劃數據、管理數據、社會經濟數據,為土地空間規劃的編制、實施、監督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提供更豐富可靠的數據基礎。
圖3 現狀-規劃-管理-社會經濟數據聯系圖2.2.2 國土空間規劃指標體系是支持規劃編制、使用控制和規劃實施監督的重要基礎和載體?;谌采w、實施和定制的基本要求,設計系統的指標體系。指標全覆蓋,即指標內容包含各種國土空間規劃結果確定的預期和約束性信息。指標可以實施,即指標可以通過圖紙的相關數據和其他補充數據進行科學計算,并可立即計算和反饋土地空間規劃監測信息的動態輸入。該指標可以定制,即該指標可以根據當地特點進行擴展,并根據管理和應用程序的需要進行靈活定制。(2)土地空間規劃模型系統的構建是支持數字編制、評估和實施控制的基礎。模型可以組合,即使用計算機語言編寫應用程序模型的源程序算子,并通過安排和管理各種監測和評估預警算子,構建適合國土空間規劃不同場景的模型,實現模型的建立、測試、操作和監控。模型可配置,即在算法實現中,可分解模型涉及的各種監測、評估和預警算法,編程開發和包裝計算過程;在算法管理中,已實現并包裝DLL管理文件,包括算法注冊、算法刪除、算法元數據編輯等。在模型設計中,通過配置數據源、算法(包括操作參數)和結果存儲形式,建立一個模型,并編輯和修改已建立的模型。模型可以著陸,即模型構建基本的評價模型,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和土地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以滿足應用程序的需要,為規劃編制提供基本的支持。建立規劃實施評價模型,為空間優化和因素配置提供決策支持。根據空間規劃的上下關系和業務控制要求,建立規則模型,開展規范化應用,如規劃成果審查沖突規則、編制成果質量檢驗規則、項目成果審查控制規則等。.2.3關鍵技術支持實現應用落地系統SOA技術架構,實現技術應用與業務目標和應用場景的匹配,滿足讓數據跑得更多,讓人們少跑腿的服務要求。利用基礎設施云、大數據技術和平臺技術構建系統建設的關鍵技術體系?;谖锫摼W、虛擬化、云計算等技術,深化基礎設施云建設?;诖笠幠祿?、并行計算、分布式存儲的需要,構建大數據技術,利用數據湖,ETL、實現大數據技術,實現大數據技術的深度應用。GIS、微服務、人工智能、應用容器等平臺技術,服務于高性能基礎平臺的建設和應用。通過身份認證、資源管理等技術,為用戶提供多元化服務。
三、整體結構系統的整體框架包括應用層、運維層、服務層、模型層、數據層和基礎設施層(如圖4所示)。基礎設施層基于土地空間規劃的基礎信息平臺,建立基礎設施支持,建立安全、穩定、靈活、按需分配的基礎設施環境,為整個系統提供高性能的資源服務。數據層基于統一的數據標準和交換機制,重點關注當前的底圖和土地空間規劃的編制結果,整合現狀數據、管理數據和經濟社會數據,實現動態更新。模型層包括指標管理、模型管理、規則管理和算法管理,實現模型的統一管理和應用,為土地空間規劃的編制、審批、預警和評價提供模型計算支持。服務層提供空間規劃成果輔助審查和倉儲、建設項目審批實時監督、監控評估和預警結果動態反饋、共享信息發布和意見收集等服務。運維層提供功能管理、數據管理、安全管理和系統管理,為系統應用程序提供操作和維護支持。應用水平為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其他部門和單位提供長期監控、定期評估和及時預警。圍繞整個系統的設計、研發、實施、推廣和應用,制定相關的數據標準、業務技術規則、技術和安全規范,完善數據共享、更新和管理機制,制定與信息化相匹配的管理體系。
圖4 4.功能和特點4.1 系統功能
系統根據服務于土地空間規劃全生命周期的要求進行功能建設,并與項目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進行對接。通過建設指標數據庫和模型數據庫、土地空間規劃圖應用、土地空間規劃分析評價、土地空間規劃成果審查管理、土地空間規劃監測評價預警、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土地空間規劃指標模型管理等功能模塊,實現土地空間規劃和實施一站式管理。
圖5 系統功能設計集雙重改革于一體國土空間規劃一圖應用功能模塊服務于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和管理,為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和管理提供資源瀏覽、專題圖制作、對比分析、查詢統計等功能。
圖6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應用模塊土地空間規劃分析評價功能模塊服務于土地空間規劃的編制,提供規劃底板數據處理、自然資源分析評價、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土地開發適宜性評價等輔助工具。
圖7 國土空間規劃分析評價模塊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審查管理功能模塊面向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審批流程,提供規劃成果質量檢驗、規劃成果輔助審查、規劃成果管理、統計分類賬等功能,管理和利用審批(檢查)各階段的規劃編制成果。
圖8 國土空間規劃成果審查與管理模塊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價預警功能模塊主要服務于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通過建立動態監測、及時預警、動態評價等功能,支持責任部門監督實施主要責任,協助管理者做出決策。
圖9 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模塊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模塊集成或訪問資源環境監測預警數據,實現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智能分析和動態可視化顯示,開發綜合監督、動態評價、決策支持等功能,促進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
圖10 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模塊國土空間規劃指標模型管理功能模塊服務于系統的運行和維護,可以實現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價和預警過程中指標和模型的可視化管理和配置,滿足業務調整的需要。
圖11 國土空間規劃指標模型管理模塊4.2 系統特色
根據業務的實際需要,建設形成了數據驅動、編輯管理協調、智能決策、多應用四個聯動的系統特征。(1)數據驅動程序。根據系統建設全面支持規劃編制、審查和監督全過程的數字需求,進行數據管理和集成,完善實用的圖片,形成全球覆蓋、實時準確、動態更新 一張圖成為落實國家土地空間和自然資源治理政策的要求,支持地方 *** 科學決策,合理配置空間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驅動力。(2)編制和管理協調。針對規劃、實施、監督、研發成果審查管理、監測評價、預警等系統功能,以指標設計、規則制定、算法開發、模型研究等技術為核心支持,有效實現規劃的編制和管理協調。(3)智能決策?;诳臻g規劃的大數據集成和集成應用程序,支持智能 *** 決策和現代空間治理能力。為 *** 決策智能化與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支撐。
五、結語實現對土地空間的全面透徹感知、廣泛的互聯和智能融合的應用。實現對國土空間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廣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
部門簡介:大數據中心是國家科技信息產品和智慧城市建設技術支持部門,負責信息產品功能研發、前沿技術和技術研究,可提供自然資源和城鄉空間規劃建設管理信息集成解決方案,致力于推廣大數據、人工智能、城市信息模型等新信息化技術從智慧規劃到智慧城市的實踐應用。以專業和創新提供一流的行業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設全流程服務。責任編輯:林冬娜、鄧小云
文章鏈接:研究︱“雙重改革”背景下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建設
智慧國土空間規劃全流程解決方案
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的目標、內涵與路徑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二:智慧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新理念、新 *** 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三:基于 “雙評價”的城鎮開發邊界劃定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四:國土空間規劃底線思維具體實現的有力保障:雙評價軟件設計與實現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五:從用途管制到空間管制的新要求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六:空間規劃體系下對國土空間整治與生態修復的思考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七:盤活存量的路徑與趨勢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八:“五化融合、四位聯動”——國地科技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管理系統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九:耕地與基本農田保護政策體系及相關建議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十:面向“可感知、能學習、善治理、自適應”的智慧國土空間規劃理論框架構建與實踐探索研究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十一:國土空間規劃差異圖斑處理 *** 探析 ——以廣東省廉江市為例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十二:基于開放數據的城市功能識別模型研究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十三:新時代國土空間數字化生態的技術支撐—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十四:面向國土空間用地變化監測的集成模型研究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十五:基于深度學習的建筑物識別及其在空間規劃“三線”智能監管的應用研究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十六:智慧國土空間規劃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以信息化技術賦能國土空間規劃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十七:村莊規劃信息化支撐:縣鄉(鎮)一體化村莊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國地科技“智慧國土空間規劃”解決方案系列之十八:基于多元時間序列影像的土地覆蓋類型變化監測及其應用研究——以廣東省為例想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歡迎關注國地科技旗下的公眾號→「 國地資訊 」(ID:guodizixun)、「 空間規劃大數據聯盟 」(ID:kjghdsjlm)